杨军
自2000年10月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以来,我国的信息技术教学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期.作为一门新兴课程,许多教育工作者都在探索和研究信息技术教学的模式和方法.下面笔者谈一下自己的体会.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源泉.学生只有对信息技术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主动探索知识,掌握操作本领.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的首要任务.教师应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等方面入手,认真研究教材、研究学生,正确引导学生,使其对计算机的兴趣发展为对信息技术的兴趣,从而促使学生自主参与学习活动.
1.精心设计教学任务,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
兴趣是学习的巨大动力.实践证明,学生如果对所学的内容有浓厚的兴趣,便会由被动变为主动,心情变得愉快,注意力变得集中和持久,观察力变得敏锐,想象力变得丰富,创造思维更加活跃,从而保持亢奋的学习劲头.为了激发这种兴趣,教师应该精心设计教学任务,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
2.注重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育家斯维特洛夫说:“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教师富有哲理和情趣的幽默,能深深地感染和吸引学生,使紧张的气氛变得和谐,使沉闷的课堂变得活跃.因此,把幽默诙谐的语言引进信息技术课堂,能使学生好学、乐学.在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基本概念和理论性的教学内容,往往使教师感到棘手,使学生感到抽象,记忆困难.在教学中,如果教师运用风趣的语言,适当的比喻,就能化繁杂为简洁,化沉闷为轻松,给学生以深刻的印象.
二、创设主体环境,培养学生自主
学习能力
要让学生主动地、全面地得到各方面的发展,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时刻以学生为主体.信息技术教学本来就是一个寓教于乐、上机实践的活动过程,所以培养学生的兴趣只是一个起点.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主动性,创设实践条件,让学习者自主地去探究、去发现,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1.目标设计以学生为主体
要在教学目标设计上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教学相长的思想,则要求信息技术教师不光要备教法,更多的是要备学法,必须将“教案”与“学案”融为一体,设计出符合教学规律的立体化的教学方案.同时立体教案还必须突出素质教育的宗旨,目标设计要突出以学生的能力发展为主体,而不是以知识灌输为主体.因此,必须要注意到以下几个方面:①确定教学内容或选择教学材料主题要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社会生活密切相关.②要给予学生个体选择的机会.在选题方面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在教学内容方面最好有一定的弹性.③要照顾所教学生的认知水平.④要重视每个学生的学习成果,要尽量给学生展示、说明的机会.
2.时间安排以学生为主体
传统的教学为填鸭式教学,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主,教师或一讲到底,滔滔不绝;或一问到底,或以问代讲,有时甚至自问自答,学生的主体地位完全失落.而素质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精神.这就要求信息技术教师应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实践中去亲身体验创新和自学的乐趣.这不仅能深化教学内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而且还有利于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
三、整合其他学科,提高主体综合
素质
计算机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内容和方式,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在做好基本信息技术教学的同时,应努力探索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让学生自觉做到“学以致用”.
1.与德育的整合
Internet是一个知识的宝库,由于它的储存容量大,媒体种类丰富,检索容易、快捷,不失为学生学习的好载体.由此,我们可借用互联网和校园网对学生进行适时的思想品德教育.
2.与其他课程的整合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与各类学科联系紧密的综合学科,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应该加强与其他课程的整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之,信息技术是一门不断发展进步的学科,信息技术教学对每位教师来说都是一种挑战.教师只有努力探索、刻苦钻研、与时俱进,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才能让信息技术教学永远充满活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