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水彩基础教学改革探析

2014-10-22 19:15曙光
艺术科技 2014年10期
关键词:高校改革

摘 要:水彩画教学是高等美术专业院校必不可少的专业课程,也是为地方经济建设和文化发展及培养专业人才的主要途径之一,努力探索水彩画教学新思路是目前美术院校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高校;水彩教学;改革

1 水彩画教学改革的背景和思路

美术发展的整个历史都伴随着美术教育的发展过程。正是一代一代的美术教育,造就了一批批伟大的艺术家;[1]水彩画教学也不例外,在国内外已有很长的历史,承担者培养水彩艺术家和高素质教学人才的责任,成了诸多水彩艺术家成长的摇篮。高校作为专业美术教育的承担着不可忽视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为了进一步提高水彩画教学质量,使水彩画课程的教学日益走向完善和成熟。使学生深入学习掌握水彩画基本技法的基础上结合中国传统艺术技法体系,从创作观念上入手,崇尚外师造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等几方面进行探索美术教学改革问题将当下美术教学,达到人文精神、造型与表现、创造力等整体素质的培养目标。

2 从中国传统艺术中吸取营养

在人类文明发展的漫长岁月中,逐步形成了东方和西方两个各具特色的文化体系。每当这两种文化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融合时,就会产生出新的文化形态,使本土文化增添新的活力。[2]水彩画虽然是外来画种但它水为媒介的特点与中国传统水墨画有着很多相似之处和相通的地方;如:技术、工具材料和表现形式上的用水渗化、晕染、画面上的轻松明快、淋漓酣畅、奔放流动、轻盈等表现特质都体现了水彩画和传统水墨画的相通之处。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为水彩画提供了丰富的素养和强大的生命力。这种鲜明的民族特色也是中国水彩画的灵魂,又是中国水彩画家共同追求的目标。在水彩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向学生灌输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悠久历史、优良传统及博大精深,让他们从外在形式和内在精神上理解和感受到中国画深厚的中华民族文化底蕴和魅力气度,然后直接或间接的尝试水墨画当中的“破墨”,“浓墨浅色”“水墨淡彩”等等技法,因为这些水墨技法用笔流畅、不呆板、不凝滞、不照抄自然,是作者思想情感的某种联系而进行表达,能够体现所绘物体的神韵的同时更能直接的抒发作者的情感与思想追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掌握西方绘画中探索的科学精神与中国画博大精神及它们在造型、构图、色彩、审美等方面的差异,让学生能够使用各种材料工具来体验各种不同的艺术效果来表现自己的思想感情和社会生活。这样的教学既能使学生吸收到自己民族文化的精髓,又能发挥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创造力有重要的教育意义。中国早期水彩画家李铁夫先生在国外生活四十多年熟练掌握西方绘画的精湛技巧之后始终探索同中国民族艺术结合的路子,他在作品《四川峨眉》的创作中用宣纸,水彩颜色里加入墨色,利用中国画的笔法等方法,创造出了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好作品。

3 发挥地域优势个性化发展

人的生存和发展总是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中进行的,在一定程度上,自然条件决定了人类的生存状态和思想意识。[3]中国各地各民族地区都有了自己独特的地形地貌、气候环境,各民族都有独特的发展历史和文化积淀、风俗习惯、思想观念和宗教信仰等这些地域人文特色给水彩画的创作民族化提供了源头和动力。广袤的地理环境提供了魅力特色的风景素材,那些具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的琐碎的细节或精神实质,让人神思妙想,不断地提供挖掘、联想的空间。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水彩画走向多元化的道路,中国各省、区都逐渐形成了很多地方群体和地域风格。例如,上海、江苏、浙江、北京、湖北、湖南、广东、东北、山东、巴蜀等地方群体努力探求各自的创作道路,真诚的表现生活,表达对生活的真实感情,对水彩画观念的更新、风格的多样化、题材的广泛性、民族风格及艺术的个性化方面甚至整个中国水彩画艺术的发展与繁荣起到重要的影响。“自然与生活”是创新的源泉。这些地方画家不管处在浩瀚的大海边、秀美的江南、独具风貌的巴蜀地区,还是在白山黑水间,共同的特点就是从没离开过朴实、真诚的地域特色,他们注重深入生活,热爱本土,热衷于描写淳朴的风土人情,从平凡的景物或乡村田野中找出不平凡的题材,寄托深情,表现出美的意境。除了这些地貌优势以外那些精湛的民间艺术及其传承方式,也富有生命力,最坚实的文化积淀。

4 师法自然崇尚直观感受

在创作中想注入深刻的意蕴和意味离不开自然景象最深层的物象和作者情感最深处的感受的相互交合。“感受与表现”是一个从切入到呈现的过程,是从“直觉——心理”到“表达——外化”的过程,是艺术学习和艺术创作的主要过程。[1]艺术的本质就是传达感情,表达每个个体最个人化的独特感受。[4]直观感受的表达给学生的学习带来无限的乐趣,使枯燥的学习变成有趣的学习。那么使学生感受什么、怎样感受是个美术教育的重要的问题和首要重任。在水彩画教学中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室外写生起到很好的作用。想成为一名水彩画家就离不开生活,离不开大自然,因只有在自然与现实生活中艺术家才能抒发自己的思想、情感。希施金是19世纪最伟大的风景画大师之一,他的作品正在遵循着走进自然这个原则,才光彩夺目。[4]画家沟通自然走入生活的最佳途径就是莫过于实地写生。那么学生通过实地写生可以提高艺术素养,可以收集很多创作素材,用心灵去感悟大自然给予的一切,捕捉生活中的诗情,也可以磨炼绘画技巧和提高对物象的整体感受、局部细节的研究以及问题的相互比较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外还减少概念化的理解、发挥个性创造条件。所以走出画室感悟自然、感悟生活对于今天的水彩教学有着重大意义。

5 开展实践与讨论相结合的方法

教学中开展实践和讨论的模式是教学中的一条有效途径。它是在学习当中遇到的问题出发或不断地找出问题通过大家来讨论、探究、总结而达到解决问题或学习目的的方式。例如,鼓励学生作品参加各项画展,参观画展、博物馆、听讲座或参加艺术实践活动后组织学生讨论结果。另一方面多引导和鼓励学生自助查阅资料,如国内外经典作品图片,画册,理论书籍等。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他们发表见解、提出观点,提高思辨能力,也能扩大信息、广泛交流、可以创立一些适合自己的地域、环境及教学实际的新思路、新方法,给学生创造一个研究艺术的广阔天地,通过研讨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也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表现力、创造力及个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孙乃树,程明太.新编美术教学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127.

[2] 袁振藻.中国水彩画史[M].上海画报出版社,2000.

[3] 郭物.马背上的信仰——欧亚草原动物风格艺术[M].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4.

[4] 张弘.自然中的民族情怀[M].自然意境与风景写生[M].辽宁美术出版社,2004:55.

作者简介:曙光(1972—),男,内蒙古科尔沁左翼后旗人,内蒙古民族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副教授,研究方向:水彩。

猜你喜欢
高校改革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