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怡
关于历史主题教学的内涵,学术界有多种理解。黄牧航认为其核心就是拓展学科专题的现实和社会意义,而依据其外延的不同,又可将主题教学分为单元式、学科式和学习领域式三个层次。齐健则从三个角度阐述他的理解:主题教学的根本目的是要求学生围绕教学主题,运用多种学习资源,培养实际能力;主题教学的内容中心是教师以学生发展为根本目的而设计的主题内容和相关教学资源;主题教学的方式是一种学生围绕教师设计的一个或多个结构化主题而进行学习的教学方式。王继平综合概括了主题教学的内涵,“主体化”课堂教学以“主题”立意作为课题教学的主线,以学生的兴趣为引导,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设计实效化的教学环节,使教学逻辑严密、紧凑,以便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提升课堂教学的思想内涵,增强历史教育功能。无论何种表达,历史主题教学都显示出它特有的价值诉求。
一、统整综合,有效课堂的建构
历史教学内容庞大复杂,线索繁多,加上现有的模块教学打破原有的时序性和传统的叙事逻辑性,给学生的历史学习增加了诸多困难。而高中历史教学无论是课时还是学生所花精力都受到高考模式的制约,因而历史教学中产生了一个基本问题: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即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主题教学围绕一定的主题,通过统整学科领域的相关内容,或拓展相关教学资源,建立起相关的知识体系,并赋予孤立的历史知识一定的历史意义,从而形成学生的历史认识,达到教学目标,推动有效课堂的建构。
例1:在讲述《辛亥革命》这一课时,教师将革命前的时代背景及革命后的影响等内容重新解构和整合,以“铁屋·突围·探索”为主题阐发“辛亥革命”这一传统教学内容的全新语脉体系。“鐵屋”代表殖民主义和专制主义的双重压迫这一背景;“突围”代表反帝反封建的时代主题;“探索”则是近代不同阶级突围方式的选择:师夷之策——改良之路——革命之举——文化之新,将新思想萌发、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等内容综合在一起,勾勒出鸦片战争以后先进中国人探索救亡图存之路的宏大叙事,揭示出重大事件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整体意识,形成有迁移力量的知识群块和宏大开放的大历史观。
二、释疑解惑,历史思维的点化
历史教学的特殊性在于不可能通对某一知识点的学习来还原历史的全貌,这就需要明确每一堂课的重点,立足重点,形成突破。历史教学的重点是依据教学目标,在对教材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确定的最基本和核心的教学内容,是教学设计、教学组织的关键节点。历史教学中的难点是指学生难于理解和接受的内容,具体表现为枯燥、抽象、隐蔽、混淆等知识点。主题教学中主题的确立就是依据教学的重点难点,以更高的立意呈现,然后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来突破重点、释疑解惑,点化思维。因此,围绕教学重点进行主题教学能在一定程度上加深学生对重点知识的掌握、理解和运用;能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形象、化枯燥为生动。
例2:《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这一课,掌握并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和特点,认识英国对世界民主制发展所做的贡献是本课重点。依据学生已有知识的储备,对君主立宪制、议会民主制、责任内阁制等政治概念的理解和价值的分析会有很大难度。为此,教师确立“英国人的政治智慧”这一主题,从世界文明史的角度切入,在重构本课内容的基础上获得独特感悟—— “革命是推动进步的重要动因,而适时妥协则是一种政治智慧”、“传承中创新也是一种政治智慧”、“和平中渐进同样是独特的政治智慧”。并最终引入钱乘旦教授对英国史的研究成果来理解英国的政治智慧,“渐进改革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要求社会的共识,要求各方的妥协”,“各方要放弃自己立场的一部分,最终达成整个社会的利益平衡。这需要高度的责任感和高超的政治技巧,统治者和被统治者都必须承担责任”。这一主题设计从一开始便打开了学生的思路,引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探知的欲望,没有过多纠缠枯燥艰涩的概念,而是将深奥隐蔽的问题各个击破,很好地将具体感知与抽象感悟相结合,激发了思维,启迪了思考。
三、探究质疑,理性认识的升华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历史课程目标在于培养各种能力,包括阅读、获取信息的能力;通过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全面阐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等。主题教学对于培养学生历史学习的各种能力,提高他们的思维品质以及养成理性思考、合作交流等习惯具有某种探索与实践的意义。可以说,主题教学提供的思维空间越广阔,历史的认识越多元。
例3:“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这一内容涉及很多经济学理论,且与整个资本主义发展有密切的纵向联系,是高中教学的一个难点。高三复习课中,教师以“经济政策之变”为重点,确立了教学主题“从公平与效率的平衡看经济理论与经济政策的变化”。在梳理了重商主义、古典自由主义与自由放任政策、凯恩斯主义与国家干预经济、货币供应学派与里根主义、福利国家等知识点后,根据提供的若干材料,设计了三个探究问题。从公平与效率角度说明由自由放任到国家干预的转变原因;围绕公平与效率说明凯恩斯主义、里根主义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合理性;从对福利国家的评价认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这一教学过程中,有对材料的阅读、提取信息、分析概况;有小组合作,互动交流,批判质疑;有多角度思考,全面综合阐释;更有理性认识的升华——忽视社会公平的发展最终会影响经济效率,超越经济承受能力的社会公平追求会导致经济衰退,关键在于寻求公平与效率的平衡点。这较好地体现出主题教学突出题旨、大处着手、言宏意远的特色。
四、共情体验,人文精神的培育
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历史教育的功能之一就是通过历史学习使学生具有一种高尚的情操和趣味,对个人、家庭、天下以及整个人类的命运有一种担当,一种成己成物、悲天悯人的博大胸怀,升华自己的人生境界,追问人之为人的终极目的。主题教学的倡导者窦桂梅老师认为价值主体给予一代又一代人精神的滋养,它们如果能在儿童生命中生根、生长,他们的生命便会具备基本的格调与品质。将这两者结合在一起,历史学科的主题教学追求的境界之一同样强调培养学生对于文化的认同和传承,以及追求个体的反省、自我目标、价值、品格的确立,从而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例4:《马克思主义诞生》这一课,简单机械地灌输马克思主义诞生背景、《共产党宣言》内容、巴黎公社等内容,很难引起学生思想与情感的共鸣。为此,教师以学生的情感价值观体验为基调设计了“关注人类命运,追求民主平等”的教学主题。在导入新课环节,教师从调查学生的个人理想入手,将学生的理想与17岁时马克思的理想进行比较。这样既拉近了学生与历史的距离,又将学生个体价值纳入到社会乃至人类价值的命题中,找到了与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共情的触点。然后围绕“关注人类命运”这一主题,形成三个新的板块,分别是“工业文明下的命运悲歌”、“叩响人类命运的大门”、“命运的抗争,平等的追寻”。三个板块中又分别设计了三个活动:假设学生为当时社会一员来思考如何改变不公命运的可能性;假设学生为一名新书评论员,围绕“关注人类命运”为《共产党宣言》写一个简短的评价;假设学生为一名贝尔拉雪兹公墓景点的导游,围绕“抗争命运,追寻平等”为游客做一次激情澎湃的介绍。整个过程紧扣教学主题,创造性地挖掘知识内容背后的思想,实现了学生的角色体验,增强了学生的历史现场感,催生了学生的激情和智慧。师生在互动分享中将人生境界、价值理念、人文关怀潜移默化地印刻在头脑深处,养育着精神与心灵。
【参考文献】
[1] 黄牧航. 论中学历史主题教学的三个层次——兼论2005年来广东省高考历史科命题的主题选择[J].中学历史教学,2011,(4-5):112
[2]齐健.走进历史教学现场[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87
[3]王继平.论历史课“主体化”课堂教学[J].历史教学问题,2012,(3):119
[4]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4
[5]徐金超.也谈“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对王叶军《人民版“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教材分析》的一些补充[J].历史教学,2010(1):14
[6]齐健.走进历史教学现场[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2008.90
[7]张汝伦.我国人文教育的现状及出路——张汝伦教授在上海“世纪人文论坛”上的演讲[J].复旦教育论坛,2006,(1):29
[8]窦桂梅.朝向“伟大事物”——主题教学的新思考[J].人民教育,2010,(5):42
[9]陳莹静.高中历史课中主题式教学初探[J].丽水学院学报,2012,(8):128
(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市青山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