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经营对民办独立学院发展战略的启示

2014-10-22 00:39朱芳
经济师 2014年9期
关键词:经营学院资源

虚拟经营对民办独立学院发展战略的启示

虚拟经营是企业适应多变需求与竞争环境的动态经营观的产物,它顺应了当代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有着传统经营方式不具备的诸多优势。文章在阐述独立学院必须树立经营学校理念的基础上,讨论了将虚拟经营引入独立学院的背景及其可借鉴性,重点分析了虚拟经营对民办独立学院外部资源战略的重要启示,并提示了实施虚拟经营策略需要注意的问题。

虚拟经营 民办独立学院 外部资源战略 启示

任何一个组织都不可能在每个运营环节都处于最佳优势地位,这就需要把那些薄弱环节或劣势职能以某种方式转移给其他组织,通过整合外部资源为我所用,弥补自身的劣势和不足,来拓展自己的发展空间,这种方式可以称之为虚拟经营。参与者合作的基础是双赢,组织主体的动因是借势或借力发展,其他组织提供自己优势职能的目的是获得额外利润。虚拟经营方式是20世纪70~80年代在世界上迅速兴起的,“虚拟经营”的概念由罗杰·内格尔等美国学者于1991年最早提出,它的产生和发展并非偶然,而是新经济时代的必然产物,它顺应了当代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有着传统经营方式不具备的诸多优势,因此现在全球各行各业越来越多的组织实施或效仿虚拟经营模式而获得成功。在我国,伴随着高等教育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独立学院树立“经营学校”理念,面向市场,根据市场规律和教育规律的要求,合理利用和配置教育资源以实现教育目标最大化,已成为其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虚拟经营的特点

1.节约资源。在虚拟经营时,仅保留最关键的功能,把有限的资源集中在高附加值的功能上,而将其他的功能虚拟化,这样既可以节约大量资源,又可以避免弱项功能影响组织的快速发

2.协同竞争。在虚拟组织中,组织成员之间的关系是动态组合的,相互之间以协同竞争为基础,风险共担,资源利益共享,是一种既有竞争,更注重双赢的合作关系。

3.高弹性化运作。虚拟经营更多注重的是短期利益,形成一种进可攻、退可守的高弹性运作方式,以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一旦市场发生变化,或组织的战略目标有所改变,往往就要解散旧的虚拟组织,组合新的虚拟组织,以创造新的竞争优势。

二、独立学院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树立经营学校的理念

伴随市场经济体制的日臻成熟和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目前高等教育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无论从适应社会深刻变化发展的形势要求,还是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审视,独立学院都将面对多重压力。一是来自独立学院内部管理体制落后及面临发展瓶颈的困境;二是独立学院及其他民办高校之间的竞争压力;三是公办高校强大的资源优势及其管理体制改革全方位推进带来的竞争压力;四是国外高校抢滩中国生源市场及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后,对国外教育产品的购买力日益增强带来的严峻挑战。

面对上述压力,独立学院应正确区分管理与经营的关系,不仅要重视管理问题,更要重视经营问题。一般来说,管理关乎效率和成本,而经营关乎生存和盈亏,制度、人才、内部激励属于管理范畴,经营问题包括市场、消费需求、行业环境等。管理与经营最大的区别在于,如果说管理是如何把事情做对,那么经营就是如何选择对的事情去做,如果做的事情本身是错的,那么不管管理做得如何好,其实都是没有意义的。从这个角度上来说经营大于管理,因为经营决定着组织的生死存亡。因此,经营学校应该成为独立学院的重要实践活动,学校要改变过去重管理轻经营的办学方式,构建有效的经营机制,把经营理念引入到学校定位、招生、筹资、课程建设等各个方面,主动适应市场的需要,满足消费者和社会的需求。另外,面对竞争,独立学院不仅要对已有资源优化配置提高使用效率,还要从社会获取更多的资源。经营水平必须比管理水平更高,独立学院的持续竞争优势才能得到保证。

三、民办独立学院引入虚拟经营理念的理论和现实背景

生产社会化、全球化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一种不可逆转的生产力发展总趋势。社会生产最终将由孤立、小规模的个体生产走向统一、大规模生产,这种社会化是所有生产要素的社会化,包括生产力(人力资源)、生产资料(包括资本货物和金融资产)、科学技术(包括专利等有形技术及生产经验、个人专门技能等无形技术)、土地、信息、经营管理(生产组织要素或企业家才能要素)的社会共享。

近年来,诸多先进的管理理念也为虚拟经营实现创造了契机。一是效率的提升从内部转移到寻求外部挖掘;二是价值活动从追求“大而全”、“小而全”转为“强而精”,即从涵盖全能功能以求做大转为打造专精功能以求做强;三是为增强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组织结构更趋于柔性化、扁平化、虚拟化;四是完全竞争的观念逐渐被协同竞争所取代等等。

虚拟经营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活化资本,减少独立学院经营风险。独立学院若采用传统的经营模式运营,一般是筹资征地、兴建校舍和场地、购置设备、重金招聘各级人员,每个环节都要投入大量资本。而从社会总体来看,产品的产业周期呈越来越短的趋势,所以这些投入时时都要因技术进步和市场变化而贬值,直至沉淀和报废。面对这样的情况,虚拟经营可以将资本尽量以流动资产形式运转,因而减少资产的套牢风险。

四棱豆种子皮较坚硬,不易发芽,为提高发芽率,应进行种子处理,先晒种1~2天,再用55℃的温水浸泡15分钟,后用清水浸种24小时,捞出,用湿纱布包好,28~30℃条件下催芽。待种子“露白”即可播种。

高等教育的买方市场发展趋势决定了独立学院必须树立市场导向意识,构建柔性管理模式。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和发展,人们越来越期待着教育服务能够更加个性化和多样化,表现在从对单一学制管理的屈从到对弹性化学制的追求,从被动接受学校统一制定的课程表和在校培养计划,到谋求按照自身的需求选择个性化的课程表和在校培养计划,从仅仅满足于在一个专业和学校范围内选课到要求跨专业、跨院系甚至跨学校选课等等。过去人们很在意教育学历年限,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教育品质,传统的以固定时间地点和教育方法进行批量生产的教育模式根本无法满足消费需求的个性化需要。独立学院要在未来发展中要对公办高校实现弯道超越,必须摒弃公办高校原有的那种管理科层制和教育服务批量生产的传统模式,以相对柔性的管理模式和快速反应能力来应对受教育者的消费需求。

四、虚拟经营在独立学院发展战略中的应用

(一)虚拟经营对民办独立学院发展战略的可借鉴性

虚拟经营在组织结构上突破了传统的有形界限,联盟对象广泛,甚至包括竞争对手,联盟成员之间是独立的运营关系,每个主体都是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联盟与协作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是动态的,参与者在一个没有产权关系的虚拟组织内组织资源、共享信息、开展运营。而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资本多元化背景下,将优质教育资源和社会资本有机结合的一种办学模式。作为一种新型高等教育机构,它是在公办教育资源不足的情况下,借助公立高校的有形和无形资产设立的,经费主要来源于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或个人投资等非财政拨款的社会资源。在日趋激烈的高等教育市场竞争态势下,独立学院依托母体、社会参与、市场调节、独立运作等特点,与虚拟经营对资源的大量节约、竞争模式的协同性、运作方式的高弹性化特点,都决定了虚拟经营对民办独立学院发展战略有较高的借鉴价值。

(二)虚拟经营模式对独立学院发展战略的几点启示

1.“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虚拟经营战略。独立学院一般没有国家财政支持,与公办高校相比,充分利用低附加值的外部资源,将内部资源集中在高附加值功能的开发和利用上尤显重要。传统的发展思路,资本积累和集中至关重要,而现代经济资源中,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日益普遍,人们发现往往持有所有权比使用权风险大得多,资源经营权越来越显得比所有权更实用、更有意义。比如对独立学院来讲,在筹资方面,利用银行信用借入信贷资金,一般要比吸收投入资本其成本和风险要小很多;又如在固定资产投资方面,社会科技进步越快,固定资产贬值风险越大,而且越是高精尖的设备越如此。只要能运用好经济资源,带来理想的经济效益,资源究竟属于谁所有并不很重要。因此独立学院应当淡化所有权并强化使用权观念,对于各种有形和无形的资源,打破过去取得、保持其所有权的狭隘观念,以取得并充分利用使用权来实现实际效益的不断增长,以促进真正可持续发展。

2.“业务外包”的虚拟经营战略。业务外包(Outsourcing)就是为了获得比单纯利用内部资源更多的竞争优势,将非核心业务交由合作者完成。通过整合利用外部最优秀的专业化资源,从而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充分发挥自身核心竞争力和增强对环境的迅速应变能力的一种管理模式。

独立学院可以根据自身实际将价值链体系中相对薄弱的环节完全或部分外包给其他单位或个人。特别是在组织结构上,完全不必照搬公办高校的模式,去追求完整齐全,更不必沿袭过去那种先搭班子,后铺摊子,到处招兵买马扩编制的外延型、粗放型发展模式,而只要强调精干高效,在“价值链”分析的基础上实施“流程再造”,在正式编制内仅保留若干核心职能机构和核心人员,将部分非核心功能外部化,充分利用社会优质资源,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如:

(1)人力资源管理的外包。包括人力资源规划、人力资源培训、薪资调查及方案设计、制度设计与创新、机构整合流程再造、员工满意度调查、组织文化设计、劳动仲裁等等。

(3)聘用部分兼职教师。独立学院师资队伍一般由专任教师、母体高校委派教师、社会外聘兼职教师三部分组成。保持一定比例兼职教师对满足管理的灵活性是非常有必要的。市场的需要决定了学生的需要,学生的需要决定了学校课程的开设。学生需要开设的课程,如果专职教师满足不了,可以灵活地聘请兼职教师来上课,课程结束了,兼职教师也就自然“下岗”,而如果全部使用专任教师,即使他们的课程没有学生选了,要想解聘他们也并非易事。

(4)实践性教学的业务外包。相对与高校教师而言,将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实地示范、实验教学、专业实习、社会调查、专业劳动,职业技能培训等外包给有资质的外部机构来进行,将更有利于学生对实践技能的掌握。

(5)心理素质培训、创业培训业务外包等等。由于办学时间短,校园文化沉淀不足,学校还应该加强学生专业能力之外的其他素质的培养。如果缺乏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人士,可以将这些业务外包。

3.“特许连锁”的虚拟经营战略。特许连锁是指特许者将自己所拥有的产品、商标、商号、经营模式、专利和专有技术等以特许经营合同的形式授予被特许者使用,被特许者按合同规定,在特许者统一的业务模式下从事经营活动,并向特许者支付相应的费用。

在这种经营模式下,虚拟经营主体无需投入大量物质、货币资本,而只进行品牌或技术输出,无需承担被许可方经营失败的直接损失,既能凭知识产权取得可观的许可使用费收入,又能迅速扩大知名度。而且,参加连锁经营的单位越多、经营规模越大,特许者的市场地位、市场价值就越高。由此可知,进行特许连锁经营是握有专有知识产权、经营模式或先进技术的组织飞速扩张的一大法宝。

独立学院一方面可以有偿提供冠名权以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另一方面可以用社会信用、专业品牌、师资力量、管理模式等无形资产进行投资作为实现战略扩张和超额回报的低风险快速发展模式。

4.虚拟经营模式下优势互补的“战略联盟”。战略联盟是指若干经济实体为了实现某些共同的战略目标,在平等、互信、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基础上,签订彼此交换关键资源、强项互补、共同开发产品和市场的协议。虚拟经营模式下战略联盟的最大特点是以共同的战略目标而不是以产权关系为基础。

独立学院可以根据自身特点,选择最能推动自身发展的合作伙伴,寻求非产权关系的优势互补的价值联盟,这种联盟可以是校际合作,也可以是与其他社会组织之间的联盟。另外,国务院早在2003年372号令中外合作办学条例中就明确了:“鼓励引进外国优质教育资源的中外合作办学,鼓励中国高等教育机构与外国知名的高等教育机构合作办学,对中外合作办学实行扩大开放、规范办学、依法管理、促进发展的方针。”这为独立学院办学走向国际联盟提供了政策依据。

5.虚拟经营模式下的“品牌战略”。虚拟经营固然有很多优点,但并不靠产权关系来维系,需要通过与其他组织合作才能完成经营过程,以致受他人制约的可能性一直存在。因此虚拟经营策略,要建立在自身的核心竞争优势的基础上,并通过高素质的管理人员来实施,这样才能有对资源的整合力量,与虚拟对象的合作才能稳定,并能不断吸引新的虚拟对象加入。独立学院从最初的二级学院发展至今已经历了10余年的历程,随着时间的推移,母体高校“光环效应”的将逐渐减退,独立学院要确立核心竞争优势,必须拥有自己的品牌特色,品牌化经营已成为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

(1)社会需求导向下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独立学院的办学定位应该根据生源的实际情况和社会需求来决定。独立学院是普通本科高校按照新机制、新模式举办的本科层次的学院,其学生的入学分数平均比普通本科低得多,其文化基础也相对薄弱,但这些差异不能简单地用高低、优劣来区分。社会的需求是多样的,高等教育层次中,已有的普通本科院校,专科院校、高职院校,已自然形成了一定的社会分工,以不同类型的人才为培养方向,独立学院应该根据市场需求和培养客体的差异性,对自身进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应该包括很多层面:如按类型定位,可分为研究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实践型、实践型;按层次定位,可分为本科教育、专科教育、高职教育等;根据服务的地域、行业和层面,可以进行面向定位;依据社会的需要和可使用资源,可以进行规模定位等等。虚拟经营模式下的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必须要有自己的品牌特色,因为这不仅决定了学校的发展方向和内部资源配置,同时也决定了学校对外部资源的整合利用能力。

(2)市场细分下差异化品牌的选择。独立学院的“核心能力”应该是创造附加值最高的、并且是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能力,首先应当能显著提高运行效率,在创造价值和降低成本方面具有核心地位,另外还应当能实现受教育者所特别看重的价值。很显然,独立学院和公办高校相比在很多方面并不占优势,因此独立学院也在千方百计回避与公办高校竞争中的弱势,但却又不可避免地导致了独立学院内部的恶性竞争。例如,在专业设置上,许多独立学院根据市场需要选择了短线专业、热门专业,却又导致了独立学院之间的专业趋同,据统计,全国300多所独立学院中开设英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会计学等热门专业的均超过了半数以上。

虚拟组织正是由于有效地整合了各个个体独特的优势,产生了巨大的协同效应,从而获得了单个组织无法企及的利益,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虚拟组织中的个体如果不具备核心竞争优势,没有独到之处,就找不到愿意合作的伙伴,虚拟经营本身要求参与者必须具有各自不同的核心专长,相互之间才有战略联盟的吸引力,才能使虚拟组织中的每一项功能或流程尽可能最佳。因此,如何考察目前的和潜在的竞争者,保证品牌策略实现差异化,不求“第一”、但求“惟一”,是新时期独立学院面临的重要课题。

虚拟经营战略下,独立学院要确定自身的品牌特色,市场调研是前提,建立独特的期望形象和品牌坐标是目的。以此为原则的品牌定位可依照市场调查与细分、评估和选择目标市场、分析品牌差异的价值并明确差异化竞争优势、品牌具体定位、传播已定位品牌信号等步骤施行。

(三)独立学院在实施虚拟经营策略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1.与盈利性组织经营目标的区分。独立学院尽管可援引企业的经营模式,渗透市场理念,但是,学校教育作为“育人”活动,必须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企业从事经营活动的直接目的是实现利润最大化,而独立学院作为非盈利的公益性组织,其经营的最终目的是教书育人,追求最大限度地增进受教育者的知识水平和行为技能,其经营目标与盈利性组织是根本不同的。

2.注意虚拟经营业务由直接控制变为间接控制后带来的经营风险,充分防范外协方失控的风险。在实施虚拟经营时,要注意“虚实结合”,不能全部借助外部力量,必须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准确地判断和定位自身的核心能力,控制住关键性的资源,以免受制于人。

3.组织文化的构建。虚拟经营在引入外部优势资源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会伴随着外来文化的输入,因而各成员组织内部极易产生一种对外来文化的消极抵触感,发生种种冲突,另外,虚拟组织临时性的特点,一方面带来灵活性的优势,但同时势必会伤害到组织成员的忠诚度以及统一持久的组织文化的建立。因此,独立学院在建设组织文化时,要注意整体利益和长远发展,同时,努力减少各种文化的摩擦并使之相互融合。

4.虚拟经营模式下核心竞争优势的保持。在虚拟经营模式下原本各自分散的核心竞争力得以有效的整合之后,虚拟经营主体便具有了自身发展所需要的核心竞争力。但是核心竞争力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有可能随着竞争形势和市场需求的变化而出现削弱、甚至消退,所以还必须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过程看作一个永不停止的过程,不断地填充新的活力,使其保持可持续的领先优势。

[1]叶永玲,王雷.虚拟经营的实践动因和理论依据[J].科技与管理,2003(5):76-78

[2]叶莹莹,刘勤.虚拟经营:一种值得重视的资源组织形式[J].岭南学刊,2000(5):57-59

[3]杨家栋.树立“经营学校”理念促进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2(3):3-8

[4]李钊.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应树立“经营学校”理念[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5(2):52-57

[5]李金花.我国企业虚拟经营研究[D].郑州大学,2006

[6]刘大勇.虚拟经营——21世纪企业经营模式的战略选择[D].东北农业大学,2002

(责编:若佳)

F016

A

1004-4914(2014)09-218-03

朱芳,江苏师范大学审计处副处长,曾任江苏师范大学科文学院财务部主任,会计师,中国矿业大学工商管理硕士,研究方向:高校成本管理与控制江苏徐州221116)

猜你喜欢
经营学院资源
初等教育学院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学院掠影
“特许经营”将走向何方?
独立学院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思考
我省加强烟花爆竹经营安全监管放宽经营限制
独立学院:“我该如何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