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爽 王志宏
哈尔滨市都市休闲农业布局与发展策略研究
●牛爽 王志宏
都市休闲农业属于农业发展的新领域,它可以将农业的农业生产功能、科学普及功能、旅游观光功能、健身娱乐功能充分挖掘出来,将农业资源、环境资源及人力资源以优化配置的方式加以合理利用。文章从四个部分对哈尔滨市的都市休闲农业进行研究。第一部分通过阐述都市休闲农业定义,论述都市休闲农业对哈尔滨市发展的必要性;第二部分对哈尔滨市都市休闲农业的现状进行分析;第三部分对哈尔滨市都市休闲农业问题进行分析;第四部分从体制、定位、规范、管理及人才五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休闲农业 产业结构 体制管理 行业规范
都市休闲农业的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台湾是我国休闲农业开展较好和较早的地区。根据我国台湾“休闲农业辅导管理办法”上的定义,休闲农业指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结合农林渔牧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提供国民休闲,增进国民对农业及农村之体验为目的之农业经营。可见都市休闲农业对农业与农村的发展、提高农民收益、市民对农村与农业的认识以及城市的旅游深度开发有着重要意义,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精神高度一致。因此,进一步将哈尔滨市农业资源和旅游资源充分的结合起来,引导哈尔滨市农业从传统农业经营向生产休闲相结合的新型农业转型,已成哈尔滨市农业发展面前的一项新课题。
(一)发展都市休闲农业是城市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伴随经济的发展,哈尔滨市现代化进程中出现了一系列必须面对的城市发展问题,如人口的快速增长,使得公园、绿地、休闲活动场所与设备无法满足市民要求,交通拥挤,空气污染,生活节奏过快。市民需要一个可以回归自然的人性化环境,休闲农业恰好可以满足市民的这一心理需求。节假日出行时间增多,使都市休闲农业发展有了市场需求。因此,发展休闲农业是城市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发展都市休闲农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哈尔滨市经济快速增长,人均收入不断增加,经济社会资源朝着有利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合理配置。与此同时,快速的经济发展也带了社会利益格局的剧烈变化,而都市休闲农业将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及休闲、娱乐结合,给身居民增加了亲近大自然的机会,为居民提供了新劳动感悟、活动空间,有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实现城乡居民的相互理解,增进城乡居民的友谊。因此,发展都市休闲农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三)发展都市休闲农业是适应农业结构发展变化的客观要求
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外流和转移,哈尔滨市部分农村劳动力出现老人化与妇女化现象,促使农业经营需要采取减少劳力支出发展现代农业,以提高农业的效益,而休闲农业是一种高附加值的新型农业经营方式,也是目前我国许多城市和国外许多地方城郊农业发展的方向。哈尔滨市郊区农业为城市提供粮食需求已经改变,为城市居民提供休闲旅游场所的功能越来越发挥作用。因而,发展都市休闲农业是适应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变化的客观要求。
(一)哈尔滨市都市休闲农业自然条件基本情况
哈尔滨市大部分耕地为黑土带土地,养分充足。近年来,哈尔滨市加大生态环境建设力度,至2013年全市共有各级自然保护区12个,包括4个省级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面积共11.9万公顷。哈尔滨市地处东北亚的中心,是亚欧大陆桥和空中走廊的重要交通枢纽,高速公路和水运、航空网与国内外相连;市内各乡镇公路建设工作开展迅速。便捷的交通条件为新鲜的农产品向市区内及其他地方运送提供了充分的支持,为发展哈尔滨市都市休闲农业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二)哈尔滨市都市休闲农业产业基础基本情况
哈尔滨市是国家重点商品粮基地,其中8个县(市)被列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大县。2013年哈尔滨市粮食产量将超过2012年的320亿斤,同时哈尔滨市也是重要的乳制品和畜产品的生产基地,有较强综合生产能力。围绕设施农业,每年哈尔滨市都举办一系列活动,分别是6月下旬举办全国尚志木耳节、7月上旬举办南岗“农家游”、哈尔滨寒地园艺成果、北大荒都市现代农业成果展、8月中旬第五届松北区葡萄节、9月中旬阿城红叶节、11月冬季温室延后生产现场观摩会等。
(三)哈尔滨市都市休闲农业旅游资源基本情况
哈尔滨市地处松辽平原,松花江沿岸,是著名的避暑胜地。哈尔滨市确定了建设冰城夏都特色旅游区的发展战略,截至2013年底,哈尔滨市有国家级工农业旅游示范带4家,分别是哈药集团三精制药工业旅游示范园、北方现代都市农业示范园、黑龙江省农科院园艺分院、东金集团葡萄王国,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1家,为黑龙江省森工总局平山鹿苑,省级农业示范点9家,分别是黑龙江省正大集团绿海田园、延寿欣悦山庄、帽儿山生态旅游度假区、元宝村“中国土改第一村”、北大荒现代农业园、苇河林业局青山种子园、一面坡生态休闲旅游区、呼兰区双井镇护路新农村旅游示范区、呼兰区黄土山休闲旅游度假区。
(四)哈尔滨市都市休闲农业人文资源基本情况
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哈尔滨市拥有悠久的金源文化、京旗文化、移民文化、建筑文化、宗教文化、音乐文化及啤酒文化,人文资源丰富。哈尔滨市以“冰城”旅游品牌带动了“夏都”旅游品牌的发展,实现了四季互动发展,连续成功举办旅游文化节。旅游文化节期间包括开幕式、园艺节、森林音乐节以及啤酒节等大型节庆活动,登山节、露营节、农耕节、采摘节、大米节、莲花节、养生节等50余项特色节庆活动,涉及近百项旅游、经贸、体育、文化和艺术活动。
(五)哈尔滨市都市休闲农业消费市场基本情况
随着哈尔滨市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市民消费需求的不断增长,市民对农产品的要求不仅是数量的相应增加,对农产品的质量要求也有所高了。人们对优质肉奶蛋产品、果蔬产品以及珍稀农产品购买力的不断增强带动了高档食品消费的增长。同时人们迫切希望获得与都市文明相适应的田园风光和农业体闲方式,在其他方面提高生活品质,体验全新的生活方式。
(一)体制不够完善,部门间缺乏配合
目前与哈尔滨市都市休闲农业相关的综合服务职能以及综合协调职能还不能满足进一步发展都市休闲农业的要求,一系列问题如旧体制障碍、部门壁垒、行业界限以及条块分割等影响哈尔滨市都市休闲农业发展。各相关部门之间缺乏沟通配合,无法有效地协调解决项目审批、工商登记、土地使用、产品购销、交通运输、税收等方面遇到的问题。
(二)定位不够明确,缺少规划论证
哈尔滨市休闲山庄及度假村的建设缺乏明确的定位,盲目性和随意性的建设比较多,缺少整体的规划,缺乏科学的论证。哈尔滨市缺少高品位、高档次、多功能、知识型的休闲观光山庄,大多数休闲山庄园区规模小、档次低而造成社会知名度不高,吸引力弱;设施简陋、内容单调,容易受农业季节性制约;重饮食服务,轻休闲服务,存在有盲目发展的问题。
(三)缺乏行业规范,没有制度约束
目前哈尔滨市各区虽然都有自发的都市休闲农业景点在经营,规模较小的都市休闲农业项目占绝大多事,不能满足市民休闲需要。条件简陋,甚至存在违章搭盖,大部分是无证经营,缺乏明确的归口政府主管部门,没有行业协会等自律组织,难以违法被侵权现象的发生。
(四)监管制度不完善,服务有待全面提升
很多从城区来的游客,都希望能够品尝到正宗地道的农家菜,如土鸡、江鱼等。然而,部分经营者只顾眼前的利益,以次充好。因此如何加快农业监管制度完善,发展购物旅游,名特产品开发,增加农民收益是哈尔滨市发展都市休闲农业急需解决的问题。
(五)经营者素质不高,缺乏资源配合
从传统的农业生产转型为以服务理念为主的都市休闲农业,观念与作法都与传统农业有所不同,因此一般的经营者大多缺乏市场导向及行销实务的经验,无法针对市场需求变化确立行销策略,开创消费市场。在哈尔滨市都市休闲农业经营方面,缺少连锁经营,农户间或景点间之资源尚未能互补互利。无法实现游程的适当规划及活动项目的妥善安排,以满足游客多样性与多面性需求。
(一)完善哈尔滨市都市休闲农业体制
应明确都市休闲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为农业部门,制订关于都市休闲农业的基础设施建设、休闲农庄管理与服务监督的有效措施,制订都市休闲农业示范基地规划与补助的管理办法。
(二)规范哈尔滨市都市休闲农业定位
应依托资源、环境优势,以产品结构创新为突破口,引导都市休闲农业经营者正确定位。应赋予都市休闲农业以观赏、娱乐、消费、贸易和文化等新的功能,以农村农业文化、农业基地、农业设施为依托,充分挖掘东北风情、民俗、农业文化,把农业生态功能的开发与新农村建设以及旅游文化的开发三者充分结合。
(三)建立哈尔滨市都市休闲农业行业协会
应要引导都市休闲农业经营企业在自愿的基础上,建立行业组织,在市场准入、信息咨询、规范经营行为、实施国家和行业标准、价格协调、调解利益纠纷、行业损害调查等方面发挥自我管理的作用,切实维护和保障行业内企业的合法权益。
(四)明确哈尔滨市都市休闲农业管理
应加强对都市休闲农业的规划管理,规范对都市休闲农业的土地使用、规划方案、建筑面积等项目审批管理,把发展都市休闲农业与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结合起来,重点进行都市休闲农业项目补助规范管理,制订实施项目的效果检查考核指标。
(五)增强哈尔滨市都市休闲农业经营者素质
各级相关部门应当强化农业人才教育培训力度、提高农业人才开发的投入、完善农业人才服务体系、形成有利于农业人才成长的环境,建立都市休闲农业经营管理学科,着重培养都市休闲农业所需的规划设计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导游培训人才。
[1]钟平.休闲农业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2
[2]翁廷爕.台湾休闲农业游客行为与市场细分之研究[D].中南大学,2005
[3]戴美琪.休闲农业旅游对农村社区居民的影响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
[4]蒋燕旵.城乡统筹背景下合肥市休闲农业发展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2
[5]郭玲女.浙江省与台湾休闲农业的比较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2
[6]柯明哲.论政府在新兴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厦门大学硕士论文,2006
[7]陈菲菲.地方政府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职能分析.黑龙江史志,2010(12)
(作者单位:哈尔滨社会科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10;作者简介:牛爽,硕士,哈尔滨社会科学院农村建设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主要方向农业经济、技术经济;王志宏,哈尔滨社会科学院农村建设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方向农业经济。)
(责编:贾伟)
F127
A
1004-4914(2014)09-06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