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 芳(江苏省张家港市南沙小学)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又是最让老师费心费神的.往往老师花大量时间和精力,逐字逐句地帮助学生批改作文,苦口婆心地讲解作文习作技巧,但学生的作文水平还是没有很大的提高.我想,既然作文是一种技能,技能可以通过练习得来.因此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就特别注重培养学生记日记的习惯.语文老师大多是班主任,我在实践中发现日记在我跟学生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之桥.在丰富学生内心情感、提高写作水平和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的同时,还大大促进了良好班风学风的形成.魏书生老师就特别注意培养学生写日记的习惯,他说:记日记能以美滋润心灵,能以美启迪智慧,能以美强健体魄,能以美提高悟性,能以没美激发创新.并把《日记美育》作为自己的研究课题.
但让我困惑的是:怎样让自制力不强、又不会写日记的小学三年级学生喜欢写并爱写,到最后养成习惯呢?我在教学中尝试了以下几种做法.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学生上三年级的一开始,我喜欢给学生这样一个心理暗示:进入三年级了,你有一件了不起的事情要做——记日记.然后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主要是消除学生对日记的陌生感和压力感,明确日记的格式要求.让学生理解老师的意图,并非想强迫同学们写,只是把生活中、学习中的真实感受表达出来,在写的时候,需要把你想说的让老师也知道.同时教给学生日记的基本格式:日期、星期、天气.当然不是重复讲,而是通过创设“我是怎样写日记”的情景,开展一些有趣的活动:收集“名人日记”、“交流写日记的好处”、“我写日记的秘诀”、“拓宽写日记的内容”和“明确写日记的格式和方法”等环节来告诉自己:写日记其实很简单,很有意义.在这种心理暗示下,达到让学生自己说服自己写日记的目的.
知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者不如好之者.写日记也是一样,特别是刚进入三年级的学生,不能在写日记起步阶段,就令其写作积极性受到挫伤,否则将会对他以后的写作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试想一下,一个写日记常常受到批评的学生,怎么还会把记日记当作是一件快乐的事并天天写呢?所以,在一开始老师就要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的创作积极性,培养学生对写日记的兴趣.
首先,要考虑学生的的年龄特点,从实际水平出发,明确目标,培养学生的写日记的兴趣.我根据三年级学生的语言发展水平,让学生明确日记的要求:能写出一段或几段通顺、完整的话,围绕一个意思写清楚、写明白,正确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这些要求在科学、民主、有效的说话训练的基础上,通过学生自身的努力,是能够达到的.当学生通过努力达到了老师所要求的,学生才会有兴趣.要求过高或过低都难于让学生产生记日记的兴趣.
其次是让学生体验记日记的成功与快乐,帮助其树立信心、调动积极性.具体的做法有以下几点:(1)开展丰富多样的日记评选活动.我经常在班级开展形式多样的日记评选活动.比如:我充满激情地朗读学生的好日记,评选出好日记,奖励五角星;再比如:小组评选,要求各组分别围成一圈儿,每个人读自己的日记,其他组员听评其作文的长处和短处,选出最佳日记、最长日记、最感人日记……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奖;然后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颁奖.在这种充分肯定的评价中,逐步帮助学生树立起记日记的自信心,人人都觉得自己行.(2)家校成合力,坚持“多鼓励”.由于写日记一般是在家完成的,所以我很注重赢得家长的支持和协助.通过交流,让家长明白:日记不是孩子的作业,更不是作文;要尊重孩子的隐私;多带孩子观察生活,平等交流;帮孩子树立信心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孩子说真话,勇敢面对错误;在孩子需要时给予鼓励或者监督等等.从家长那里,也反馈出一些好的经验来:对孩子不能急于求成;多激发孩子倾诉的欲望;为孩子营造宽松的环境,让孩子体验成功;父母热心参与等等.因此,写日记不但成了学生、老师、家长的多向交流:有三者间的真诚直接沟通、也有含蓄委婉的间接交流,为写日记创设了浓厚的、民主的、轻松的氛围.
在平时我注重把学生写日记和观察生活、课内外阅读、班队活动结合起来.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作文水平.三年级学生的日记多数为观察和记事日记,他们的日记都是建立在对生活中的人、事、物观察的基础上,能够写出自己所思所感的很少.针对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在引导学生写日记时总是鼓励他们说:“把你最想告诉老师、告诉同学的事写出来.一天之中,你会看到很多,听到很多,想到很多,你选取印象最深刻的来写.”于是,桂花开了,就写桂花;参加劳动了,就写拔草、擦窗、拖地等:有的写和小伙伴做游戏的;还有的写去哪里玩的……就这样,五光十色的生活让学生的日记更有生命力,更富有感人的童心.当然上好阅读课也相当重要.丰富的阅读对学生写好日记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学生在阅读、背诵了大量的课内外文章之后,他们在写日记时就会比较规范地运用语句,大大减少语句不通顺的情况.巴金就曾说过:背了很多文章,虽然自己没仔细去研究过它们,但在背了这么多文章之后,至少知道是怎么一回事.
为了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观察、阅读、积累,为日记收集素材,教师要向课堂上的四十分钟要质量,把课外时间最大限度还给学生,让其自由支配.对学生的日记,无论多忙,我都争取在中午前完成批阅:要么给他们的好句子画上一面小红旗、点出他们日记的得失;要么解释他们心中的疑惑,回答对错;要么评价他们得意的好句等等.接着在他们日记上写自己的“读后感”.然后给他们打上鼓励性的等级(优+五角星、优+、优-、良、合格).最后找出有进步的、有特色的、文辞精彩的,或者反映全班都注意的问题等文章在全班朗读,并引导评价.让他们不但会写还会评.这样做来,我高兴改,他们喜欢写.
让学生真正养成自觉记日记的习惯,让老师做好他们的鼓励者、指导者,让老师和学生在日记获得喜悦和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