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犇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都产生了巨大的变革,物理教学从学生生活中引入丰富的资源,强化了学生实验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但我国物理教学长期以来存在着高耗低效的诟病——教师只注重知识的灌输,不敢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究,以致自己教的辛苦,学生也学的痛苦.所以教师应引领学生通过科学探究的方法进行学习,观察物理现象,通过积极主动的思考探索,掌握科学规律,培养学生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一、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
传统的物理教学中,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沦为接收的“容器”,限制了他们自主提问意识的发展.教师要善于课堂观察,不断捕捉新现象,引导学生发现有价值的问题.一方面,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如果对探索的问题有着深厚的兴趣,就会积极参与其中,使兴趣得以持久,探索得以深入.
第一,教师要加强课本与生活的联系,引入丰富的社会和生活资源,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物理的意义,从而增强学生动机.
例如,在讲“噪声及其控制”时,教者提出下列问题“城市噪声的70%源于汽车产生的噪声,它严重污染着城市环境,影响着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健康.请你分析汽车的哪些方面会产生噪声?有何良策减少汽车噪声的污染?”这种富有生活气息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第二,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特有的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物体的运动”点时,教者播放“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对接的视频,要成功对接,须控制好速度、位置、姿态等11个参数,让学生感受到运动学的无穷奥妙.
第三,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内心需求,让学生产生学习动机.
二、引导学生作出猜想和假设
科学发明来源于大胆的猜想和假设,而当前物理教学中,学生按照教师预设的程式学习,缺少自由想象的空间,以致学生出现不敢猜、不会猜的状况,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问题情境,引发学生产生猜想.
1.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教师要想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就要营造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放手让学生回答问题,即使回答错了,教师也不要轻易批评甚至训斥学生.对于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学生在短时间内难以独立完成,教师要让学生进行小组交流讨论,提出有价值的观点.
2.头脑风暴法教学.部分学生生怕发表错误的观点而引来同伴的讽刺、挖苦,以至于不敢提问.教师要强化学生的发散思维训练,鼓励学生毫无顾忌地发表自己的观点,才能产生有价值的新观点、新思路.
3.为学生搭建脚手架.有些知识远离学生生活背景,如果直接呈现就显得有些突兀,此时,教师要为学生搭建脚手架,引导学生主动猜想.因而教师设计的问题应难度适宜,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对于难度过大的问题,教师应将其转变为若干个小问题,让学生逐层深入,各个击破.教师还要在新旧知识之间、多层次知识之间、理论与实际应用的衔接处设疑,引导学生沿着有意义、有价值的方向思考问题.
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操作实验
1.演示实验策略.(1)改进已有的演示实验.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观察效果差的实验仪器进行改造,如在“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实验中,后排的学生根据看不到刻度尺上的刻度,影响了演示效果,教师可以将其投影到屏幕上,或用白纸加以放大显示,从而增强教学效果.(2)通过多媒体演示,增强效果.有一些物理实验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往往在短时间内无法完成.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进行实验,利用其图文并茂、交互性强的特点进行演示.
2.分组实验策略.教师要合理划分实验小组,按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划分,以确保每组都包括不同层次的学生.小组要明确每个成员的角色和任务,包括组织者、操作者、记录员等,以保证探究活动的顺利进行.当学生在操作中遇到障碍时,教师应及时给予指导,为避免造成时间上的浪费,共性问题集中解决、个性问题个别指导,当然教师指导也不是替代学生的思考,直接将结论告诉学生,而留有让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在参与学生讨论后适当予以点拨,让他们在教师的启发下顿悟,寻求到最佳的解决方案.
四、组织学生开展自评和互评活
动
探究活动注重学生的操作和亲历体验的过程,但其评价却未能受到应用的重视.评价作为探究活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能让学生意识到实验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能吸收成功经验,反思不足.教师要将评价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他们既要对实验探究过程中的环节是否合理、方案设计是否科学、数据处理是否得当、流程是否规范等方面进行反思,也要对实验的结论进行反思,看自己的猜想与假设是否与结论一致,产生差别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总之,初中物理教师要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改变当前物理教学高耗低效的现状,切实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