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住宅小区规划设计特点与实践分析

2014-10-21 14:31刘雅晴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4年18期

刘雅晴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住宅的需求已经不满足于简单的居住要求,间隔多样化、户型多样化、良好的绿化环境、和谐的社区氛围已成为越来越多人的追求,如何创造符合时代要求的居住环境,如何为消费者提供布局合理、间隔优良、卫生环境好,既有舒适户内空间,又有雅致的室外园林绿化交往空间,这是摆在建筑师面前一个崭新的话题。即要求建筑师们必须更新创作理念,从住宅户型、景观设计、交通体系、设施系统诸方面,为民众创造一个休闲、精致、优雅的家园。

本文结合某小区建筑设计为例,以创造符合时代要求的人居环境、空间、文化、效益四项原则设计,以高品位、现代化居住社区为定位,以创造休闲、精致、优雅的家园。

关键词:居住小区 建筑设计 现代设计理念

一、工程概况

二、设计理念

建设现代的高尚居住小区,以超常规的住宅小区空间设计为布局主导思想。平面布局自由灵活,功能分区明确合理,强调居住区的空间序列感、私密性以及趣味性。注重对小区的人文环境及“小气候”环境的设计,营造社区独特的景观环境。因此设计此类住宅小区时,需要从整体上考虑小区的环境因素,选择合适的小区建设地点,合理的规划校区的建设密度以及容积率,确定建筑物的高度。

为了确保住宅小区与周围环境的和谐性,主要依据以下三个原则:第一,创造较好的通风环境:在设计构思过程中,不仅要预防冬天寒风的影响,同时夏天要为用户提供较好的室外通风环境,小区周围的生态设计需要参考当地的气象资料;第二,创造开放性的生态环境,比如,小区建设在绿地以及公园湖或者河道附近,通过绿色与水流的降温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夏天的炎热感,增强住宅小区的开放性;第三,在住宅小区内,栽种具有调节性的植被,比如,在小区住宅的南面种植落叶乔木,夏天,乔木繁茂的树叶可以为用户遮荫,冬天,乔木落叶之后,可以将阳光引入室内,也就是说,乔木能够满足人们在冬夏两季的相应要求,在小区住宅的北面可以种植常青树,它在冬季起到挡风的作用。

设计中要对小区的公共服务设施进行配套完善,增强小区的可居住性以及功能的多样化。小区道路的周边设有底层店面以便为小区提供生活上的服务。小区内在底层设活动室,设有棋牌、桌球、健身房等等康乐设施,以满足基本的生活娱乐需要,同时设有物业管理中心、老年人活动中心。在地下室入口附近设垃圾收集转换点。

三、住宅户型设计

本小区根据不同的住户心理要求,从市场的需求出发,根据场地环境设计造景,对一些户型做了一些调整和变化:如局部增加或减少一些面积,或增加圆型外窗,或者在转角部位有选择地增删转角观景台等等。整个创作初衷,即要根据现代人的生活需要,并适当超前考虑人们将来的生活模式,追求健康、舒适、生态的住宅户型,以体现真正意义上的“以人为本”。 在设计理念上以科学定义开间尺度,以简约塑造空间美学,64-122平米精工雕琢品质户型,南北通透,方正典雅,灿烂阳光洒满空间每一个角落;尊贵客厅、舒适卧室、全明厨卫、落地观景阳台、大尺度飘窗、双气入户、电梯直达、地板采暖、墙体保温,尊享健康宜居生活理念!

四、景观设计

1、以康居为首要出发点,运用高低错落、超常楼距手段保证最佳的住宅朝向以及最好的通风采光效果,让小区景观与区域大环境共融,做到居住小区东西各有景户户皆有景。应用人性化的建筑设计、完善的小区配套、高科技及环保材料,以处处体现康居住宅的舒适。

2、绿化系统点、线、面结合,形成居住区的呼吸系统,使居住区体现出旺盛的生命力。使小区中心区公共绿地景观空间与两侧的院落景观空间相结合,使小区的景观绿化及水景更具均好性,体现绿色、健康人居环境的规划设计理念。整个景观设计的终极目标即要以休闲家居生活方式作为这里现代人生活的经典体现,以明快、清晰、优雅的建筑形象,写意、灵动的自然庭园空间唤醒人们的自然归属感,使之成为一个生态、环保、时尚、舒适而富有品质的生活环境,使本项目能以现代、优雅、独特的个性,成为金山生活区的标志性建筑群体。

五、设施系统

该小区的設施系统主要立足点在于“节能、环保、智能化”。在建筑的外墙统一采用200mm厚的空心砖墙(新材料,粉煤灰砌块)外,本小区还采用了高档塑钢中空玻璃门窗,经测试与一般建筑相比较,可以降低能耗40%,降低噪声30%,可以根据住户需要自己调节温度,方便使用,有利节能。设在中心花园底下的地下停车场,不仅实现了人车分流,同时也避免了汽车尾气对小区空气质量的影响。多层次立体化的园林绿化配置既塑造了良好的景观环境,也对平衡小区的微观生态具有积极作用。

六、结语

住宅小区的设计是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在达到或接近小康生活中的城市市民,最为关心的是建筑的回归自然、反璞归真。这就要求建筑师对人们的居住模式、居住心理有深刻的探究。其次,重视住宅小区的区域价值分析,通过合理的规划和资源调配,重视住宅户型的合理设计,增加积极空间,减少消极空间。第三,注重设计手法与居民的实际需要出发,努力以简洁、明了、细致、质朴、人性化的设计,塑造舒适、和谐、有亲和力的新社区,以体现建筑师对人的关怀。

参考文献:

1、李斌,邹树兵.浅谈高层住宅的居住环境设计[J].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02).

2、林朝前.谈现代住宅建筑的规划设计[J].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0,(16).

3、何川,张雷,邓嘉萍.关于高层住宅小区规划设计的思考与实践[J].城市建筑, 2007,(01)

4、聂梅生.我国住宅产业化的发展途径[J].城市开发,1999, (11).

5、陈昌勇.城市住宅容积率的确定机制[J].城市问题,2006, (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