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艳
【摘 要】女大学生就业难,传统观念以及自身期待较高两方面影响不言而喻,但是女大學生自身胜任力不足是制约其就业的关键所在。本研究通过对五所高校200名女大学生就业能力数据的实证分析,了解到女大学生就业胜任力不足主要体现在知识面狭窄、社会适应能力欠缺以及内在特质有待提高等三方面。据此,提出提高女大学生就业胜任力策略:兼顾专业知识学习和综合能力提高,注重内在特质的提高,对自身要进行准确定位。
【关键词】女大学生;胜任力;就业能力
Study on Improving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Employability Based on Competence Theory
LI Yan
(School of Mathematics and Statistics, Fuyang Teachers College, Fuyang Anhui 236037, China)
【Abstract】Though traditional view and high expectations of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are the main influence factors of low employment of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competence deficiency of female students is the key to restrict employment. This article finds that competence deficiency of female students reflects narrow range of knowledge, lack of social adaptability, inherent characteristics to be improved through empirical analysis. Improving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employability need professional knowledge,ability and inherent characteristics of improvement on competence theory.
【Key words】Female college students; Competence; Employment ability
高校扩招政策实施以来,大学生总数逐年增长,毕业生数量节节攀升,2010年毕业生总数达630万,2011年达660万,2012年增至680万,2013年达到699万,2014年有727万。在此增长过程中,女大学生所占比例已赶超男生。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胜任力是一个优秀大学生的关键性标志,是大学生顺利走向职场的助推器,是大学生实现成功就业的根本保障,借助它大学生可以向用人单位彰显自己的良好素质、态度、能力、形象和价值,展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和成功的潜力[1]。但胜任力不足是制约当代女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原因,本文从胜任力理论角度对女大学生就业问题进行研究,为女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提供建议,从而使其满足用人单位需求,实现成功就业。
1 胜任力内涵
McClelland(1973)认为知识和技能测评并不能预示工作绩效的高低和个人生涯的成功,应该直接发掘那些能真正影响工作业绩的个人条件和行为特征,据此他提出“胜任力”概念,通过胜任力来找出那些造绩效优异者和绩效平平者之间差异的最显著特征。[2]此后,众多学者从各角度对胜任力进行研究,大大扩展了胜任力的内涵,其中Spencer(1993)给出一个较完整的胜任力的定义,即胜任力就是“能将某一工作中有卓越成就者和表现平平者区分开来的个人深层次特征,它可以是动机、特质、自我形象、态度或价值观、某领域知识、认知或行为技能,即任何可以被可靠测量或计数的,并且能显著区分优秀与一般员工的个体的特征”[3]。
对于大学生就业胜任力的内涵界定,学者们的观点并不统一。从国外学者的定义来看,比较有代表性的是Harvey的观点,Harvey(1999)认为大学生就业胜任力是他们所展示的雇主们所期望的在将来的岗位中能有效工作的行为特征[4];Robinson(2000)将大学生就业胜任力归纳为三种能力,包含听、说、写等基本理论能力,包含理解、决策等的高级思维能力以及包含团队精神、高效、自信等的个人属性[5]。国内学者中采用最多的是郑晓明(2002)的定义:就业胜任力是指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通过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开发而获得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本领[6]。
基于上述研究,笔者认为女大学生就业胜任力是其专业知识、能力、性格、品行特质、个人形象等方面的综合体现,是她们在应聘过程以及就业后展现出的综合素质、体现其职场价值。
2 女大学生就业胜任力状况分析
笔者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专家访谈以及自身学生管理工作经验对女大学生就业胜任力进行整体分析,总结出女大学生胜任力主要包括知识技能、适应社会能力、个人内在特质3个维度共21个指标。采用访谈和问卷调查两种方式对她们的就业胜任力状况进行了解,访谈对象是从合肥和阜阳的5所高校抽取10名正在实习的大四女生和10名刚毕业的女生,同时发放问卷180份。实习的女生有工科、理科、文科等,有师范生、非师范生,毕业的女大学生工作单位不同、工作性质不同,20人均为本科学历。问卷中注重程度下面所对应的数值表示选择该选项的人数占有效调查人数的百分比,项目平均值为选择很注重、注重、一般、不太注重、不注重五个选项分别经赋值1、2、3、4、5后,以相应的百分比作为权重所得的加权平均数。维度均值是有项目均值所得的平均数。平均值愈小,说明注重度越高,反之则越低。问卷调查结果采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SPSS11.0)进行统计分析。
2.1 重视专业知识学习
调查如表1显示,这些维度均值在三个维度中最高,说明女大学生对各个指标总体关注度高。70%以上的女大学生都注重专业知识学习。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掌握知识可以在将来的就业市场上有优势;另一方面,现在国家以及高校加大对高校学生的奖励资助力度,各式各样的奖励资助门类多、金额大,学校政策导向倾向于以成绩作为主要考核指标,成绩优异者,一般都可以得到丰厚回报。女大学生较男大学生而言,由于自身的生理、心理以及传统观念影响,心思细腻,更多考虑家庭经济负担。因此50%以上的女大学生注重评奖评优,她们重视专业学习成绩,满足于完成学校设置的课程,对于在综合测评中可以加分的各级证书很重视,调查显示67%的女大学生注重考级考证。但她们却忽视知识的扩展,调查显示只有17.1%的女大学生较为注重各种讲座。
表1 女大学生知识学习注重度调查结果统计
2.2 社会适应能力欠缺
调查如表2所示,女大学生在胜任力必备的社会适应能力方面明显不足,60%以上的女大学生不注重参加社会实践。访谈中了解到女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对于是否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随意性较大,有些观察周围是否有人参与,有些看岗位是否称心,有些看重报酬多少,很少考虑是否能够积累经验或者提高能力,大部分受访对象表示不会主动去参加类似青年志愿者活动式的公益活动。同时部分女大学生不珍惜学校提供的实习机会,如笔者所在院校的部分师范专业的大四女生,她们不参加学校统一安排的教育实习,通过一些社会关系做些材料来躲避实习,学校只有明文规定参与实习的比例。调查显示,70%以上的女大学生不注重各类校内活动,在团队协作、创新能力等方面关注度低于20%。女大学生也不太注重人际交往,注重和很注重的只占23.7%。访谈中了解到有些女大学生大学几年很少去其它女生宿舍,和男生的交流屈指可数,除上课外其交际范围只限于自己寝室内部。还有个别大四女生明确表示到目前为止不适应所在院校饮食习惯、气候、当地习俗等。访谈中还了解到,有一些女大学生尽管在校期间参加了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能力也不错,但是不注重观察细节,应聘过程中罗列很多自身优势,但却没有展示与理想岗位相符的能力与素质,详述对于心仪岗位自己有何独特优势,从而错失很多良机。访谈中发现,女大学毕业生表示不管在学校还是在工作中,主动去展示自己,适应环境并善于应对压力,才能胜任工作。
综上,女大学生总体交际范围有限、知识面狭窄、学习能力较弱、视野狭小、缺乏必要的社会实践锻炼,沟通能力及团队合作意识欠缺,当遭遇突发状况时,缺乏相应的应变能力及心理承受能力。
表2 女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注重度调查结果统计
表3 女大学生课程自身素质培养注重度调查结果统计
2.3 内在特质有待改进
女大学生的内在素质是其胜任岗位的内在驱动因素。在当今激烈竞争的职场中出现道德丧失的现象,内在素质越来越受到重视。调查如表3显示,个人魅力的指標均值最低,说明女大学生总体注重个人魅力;但从注重程度来看,对上进心选择注重和很注重的占到51.9%,个人形象比例为49.5%,而女大学生对个人魅力的这两项选择注重及以上占调查总数的45.2%,但是选择很注重的比例最高,达到36.6%。以上说明女大学生注重个人魅力、个人形象,同时具有很有上进心。而自信心、责任心、乐观开朗三个指标项目均值较为接近,注重度居中。各指标中项目均值最低的是亲和,说明女大学生总体对其注重度低,选择注重及以上的占调查人数的比例为17.6%。通过访谈,笔者了解到大多数女大学生明确表示不愿意到西北偏远以及农村基层地区就业,即使迫于就业形势选择了,也是应一时之急,态度不端正,工作不积极,时刻准备走人,工作效果可想而知。同时还了解到,多数女大学生缺乏对自己的准确定位。她们考虑最多的是“我想到哪里去工作”、“我想从事什么职业”,很少从社会需求和招聘单位的期待方面综合评估自身,易陷入择业期望值过高的误区。
3 胜任力理论视角下的女大学生就业能力提高对策
从胜任力角度分析的意义不仅在于评价,更多的是据此建立相应的人才培养模式。作为女大学生培养基地的各高校来说,开设就业指导相关课程时,要结合女大学生特有特征,针对不同类型岗位所需进行胜任力结构分析,及时向女大学生传达。但能否时刻提高自身以胜任工作归根取决于于女大学生自身。
3.1 女大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工作能力的提高同步进行
专业知识和技能是外显的,属于冰山模型的水上部分,而实际工作能力是内隐的,是水下的部分。女大学生强化专业知识的学生,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功底,可以为将来的职业发展良好基础。另外,女大学生还要多听各种讲座,各种讲座都是在学校的精心准备下而开设,有专业学习相关的,有能力提高、自身发展等指导性的,无论是听课还是课堂互动,都可以开阔视野、扩大接触面,对学习及自身发展的影响潜移默化。在注重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习时,时刻关注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与应用。用人单位即需要员工具备专业素质,同时要求他们拥有实际工作能力,两方缺一不可。现在很多单位尤其是一些名企,在招聘时特别注重学生的社会实践经验以及实习经历,因为通过这些经历女大学生可以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锻炼实际工作能力,增强团队合作意识以及沟通能力,而这些都是工作中所必须具备的。
3.2 女大学生要注重内在特质的提高
内在特质包括乐观开朗、自信进取、诚信、亲和、上进等内隐性胜任特质,其改进是一个长期且艰难地过程。乐观开朗、自信进取的性格会给大学生会增加人际吸引力;诚信、亲和会为自己塑造美好的个人形象,形成良好的心理氛围;具有上进心、态度认真能够弥补大学生在工作经验以及社会阅历的不足,从而取得用人单位的支持与认可。女大学生通过学习,要摆脱传统男女不平等观念,具备责任意识,自立才能自强。要积极参加校内外提供的各种实践活动,通过做事情来培养自己的吃苦耐劳精神以及团队合作意识,提高自身的沟通协调能力,增强个人魅力,增加自信。
3.3 女大学生要对自身进行准确定位
女大学生要时刻站在他人角度对自身进行SWOT分析,了解和自身胜任力相匹配的有哪些工作,在哪些地区、有哪些行业、具体哪些单位能够提供相关工作岗位,这些岗位各自有哪些具体要求。了解这些才能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女大学生要注重发挥自身优势,平时多参加一些礼仪相关课程学习,在言行举止、仪表形态、举止风度、服饰搭配等方面多加注意,无形中增加自信,同时可以给招聘人员留下好印象。求职过程中对即将应聘岗位的要求反复思考,找出自己的优势所在,应聘过程中不仅要表现你对工作的兴趣、热情等,而且更需要全面展示自己能够胜任工作所具备的能力及素质。
【参考文献】
[1]韩秀景.基于胜任力的大学生就业研究[J].哈尔滨: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10):10-11.
[2]McClelland.D.C.Testing for competence rather than for intelligence[J].American Psycholo- gist, 1973(28).
[3]Spencer L.M Spencer S.M. Competence at Workers for Superior Performance[M]. New York, John W ile. Inc,1993.
[4]Harvey L.Employ ability Audit Toolkit(Birmingham,Centre for Research into Quality)[Z].1999.
[5]Jacquelyn P Robinson. What Are Employability Skills The Workplace[J]. 2009:1-3.
[6]郑晓明.就业能力论[J].北京: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5:91-92.
[责任编辑:汤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