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西方激励理论中有综合激励理论,此管理理论体系在现代实践中应用广泛,以此来分析当代高校激励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措施,有助于促进大学生很好地就业,解决当今严峻的就业问题,降低失业率,有助于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关键词:创业课程;创业意识;创业资金
中图分类号:G640
现在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国家计划在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技术型的国家必然需要大量的创新人才,这就需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努力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大学生是促进创新创业的主力,他们的力量不可忽视,改革和建设激励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机制势在必行。
一、当今社会就业存在的问题
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逐步迈入“大众化”阶段。据统计,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2009年已达611万左右,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严峻,面临毕业就失业的状况。上大学是否有价值,找到大学生们在社会上的位置,成为大家关心的焦点问题。近年来,教育部多次强调,要进一步提高创新人才的培养水平,高等教育应坚持以能力培养为重点,大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激励活动的正规化、制度化、系统化将成为我国高校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
二、我国高校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激励机制的现状
1.高校缺乏创新创业课程设置
当代教育主要是应试教育,创新创业课程是一种素质能力教育,大学主要关注课程考试的分数,不重视创新创业的能力,很少开设此类课程,加上缺乏相应的师资力量,学校只是零散地开些创业大赛和创业研讨会之类的小活动,因此大学生对此类知识知之甚少。
2.大学生缺乏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
在目前的应试教育体系中,从小学至大学,学校教育强调传授知识和技能,强调知识的学习,只局限于课堂内的学习教材,学生没有时间去参与外界的各种非常有用的智力活动,从而导致知识狭隘,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而且,大多数学生从来没有想过要创业,所以缺乏甚至没有创新和创业精神。
3.高校缺乏对大学生创业资金的赞助和精神支持
许多大学生充满创业激情,却创业失败,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缺乏创业资金,没有外界的资金支持,再加上精神上缺少安慰和鼓励。在学校,很少有学生在创业方面取得成就,更没有得到大学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因此创业激情逐渐减弱。但总的来讲,为中国的高校学生提供资金以供创新和创业,风险投资体系不健全,没有形成一个安全体系,学生申请的创业项目,也没有必要的财政保障。创业动机和创业的失败,却没有任何机制和专业的教师给学生精神上的鼓舞。
三、基于激励理論高校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激励机制
1.积极营造创业课程,让学生了解企业的知识,激发创业动机
麦格雷戈创立了X-Y理论,X理论是指人是懒惰的,尽可能避免工作,但基于X理论,又提出了Y理论,人有时不会偷懒,在正常情况下,他们愿意承担责任,更愿意发挥他们的才华和创造力,但应该是精神和物质奖励。因此,学生的兴趣成为创新创业的开始,并相应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此外,邀请经验丰富的企业家做教师,教师必须是有创业经验的人,这是非常重要的、实用的师资选择。有些人在社会上可能创业成功但受教育程度不是很高,无法达到高校教师招聘的条件,所以大学在这方面是需要勇气的。
2.以创造为价值导向的学习和实践激励机制
波特和劳勒创立的综合激励理论分为内激励和外激励两种。内激励包括:劳动报酬、工作条件、政策等,外激励包括社会、心理特征的因素,如认可、人际关系等。激励过程成为外部刺激、个体内部条件、行为表现、行为结果相互作用的统一过程。因此对大学生的创业激励应该采取内外激励相结合的原则。
3.多方位评价的价值评估系统以及相应的资金支持机制
波特与劳勒把激励过程看成外部刺激、个体内部条件、行为表现、行为结果相互作用的统一过程。很显然,对个体的激励价值愈高,其期望概率愈高,则他完成作业的努力程度也愈大。奖励是以绩效为前提的,人们对绩效与奖励的满足程度反过来又影响以后的激励价值。激励的最终目的不是奖励,而是通过多种激励方式,鼓励学生更多地参与创新创业实践,使创新创业思想真正内化到学生专业学习中。理想的大学生不应整日坐在教室里研读别人的教科书,老师只管“给分”和学生被动接受的现象应彻底改变。获取学分和奖学金也不再以分数为标准,而更倾向于以创新创业活动情况来评估。我国高校尚缺乏这种提倡创新创业的社会土壤。一方面,需要高校和企业进行科研方面的合作,使学生可以参与到这种实践活动中去,形成高校、企业、科研院所的联合培养,互惠互利。另一方面,高校可以开展校友节活动,优秀的校友可以向母校捐款,支持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并邀请优秀的校友来校开讲座和讲课,寻求社会组织的投资,向社会输送高学历、高能力的创新创业人才。
参考文献:
[1]杨阳.大学生自主创业激励机制的构建[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11(10):148-149.
[2]王玮.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综述[J].黑龙江教育,2011(8):98-100.
[3]吴金秋.中国高校“融入式”创新创业教育[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3(4):228-230.
[4]于淑玲,张占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机制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3(5):179.
作者简介:黄慧子,女,汉族,皖阜阳市安徽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教育学硕士,高等教育学管理学方向。
(作者单位 安徽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编辑 赵飞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