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鹤
【摘 要】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的增加,大学生就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许多高校毕业生面临就业困难的窘境。如何做好高校毕业生的职业指导工作,尤其是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职业指导工作,已成为一项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职业指导工作的现象及产生原因,提出了几点工作建议,使得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职业指导工作得以完善。
【关键词】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职业指导;就业困难
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做好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13〕 35号),与此同时,2013年5月29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印发《关于实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的通知》(人社部发〔2013〕41号),从2013年起实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近几年,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的服务已经成为高校毕业就业指导工作的重点,受到各级政府和社会的关注。所谓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是指已经获得高校全日制毕业证书但没有找到工作的毕业生。
1 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职业指导工作的现状
1.1 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人数增加
鉴于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国家经济增长放缓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数量每年增多。以辽宁省为例:2014年辽宁省高校毕业生人数约为27.6万人,比去年增加0.4万人,创下历史新高点。截止到今年的7月末,辽宁省高校毕业生总签约率为80.96%;其中,研究生毕业人数为3万人,签约率为71.34%;本科生毕业人数为15万人,签约率为80.97%;高职专科生毕业人数为9.6万人,签约率为83.75%。离校未就业大学生人数达到5万多人,比去年增加一倍。随着高校毕业生的增加,留校未就业毕业生的人数也在逐年增加,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已经成为高校工作的重要课题之一。
1.2 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基本信息统计的时效性较差
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基本信息统计是开展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前提、基础。目前,高校对离校未就业毕业生信息统计仅仅停留在学校对学生信息的搜集和整理。由于很多学生离校后更换联系方式,据统计,在高校,毕业后有近50%学生的联系方式是无效的,无法和学生取得联系。因此,给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职业指导工作带来困阻。离校未就业的学生信息更新不及时,使得高校后续的跟踪职业指导工作很难落实到位,信息时效性较差,成为阻碍高校职业指导工作发展的现状之一。
1.3 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政策执行性较弱
国家出台多种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政策,比如:实名登记制度、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转业培训制度等,但是各个地方政策落实的不是很到位,政策执行力较弱。目前,对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职业指导主要是由县级公务员局的人才服务机构负责,有很多学生不知道这个机构、不了解情况,到人才服务机构寻求帮助的学生更少。
2 导致高校毕业生离校未就业的原因
2.1 从学生角度,学生主观意识认识不到位
首先,高校学生对自己未来职业规划模糊不清,很多学生不知道自己毕业之后应该从事什么职业,对什么职业感兴趣,就业的态度是一切随缘,导致离校未就业毕业生人数增多。
其次,部分学生认为离校未就业是件不光荣的事情,不重视这项工作。绝大部分学生毕业后没有找到工作,认为丢面子不光彩,各地政府部门开展“实名登记”工作,部分学生没有登记,因此,得不到母校或政府帮助,给就业指导工作开展带来困难。
2.2 从高校角度,高校“主人翁”作用发挥不到位
高校是毕业生联系最为紧密的主体之一,目前,高校对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工作落实不到位。据统计,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援助的对象依次为毕业院校占47.7%、个人努力占18.6%、亲朋好友及同学占18.5%、就业主管部门占15.2%。高校是未就业毕业生援助的主體。然而,高校对离校大学生的后续工作开展不全面、不积极、调研工作不及时,不能及时监测到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情况;因此,无法对离校未就业的学生提供就业指导和就业支持。
2.3 从社会角度,“人文关怀”不到位
首先,用人单位对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歧视。很多用人单位不愿意招聘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用人单位主观上认为这些学生能力不足,对往届毕业生常常带有有色眼镜看待。
其次,社会宣传力度不够,宣传效果差强人意,近三分之二的毕业生不知道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的援助政策。虽然国家已经公布该政策,并在就业宣传栏、就业网站和政府网站上能够搜索到,但是学生并不知情。可见,学校和社会对该项援助政策宣传力度不够,宣传工作停留在纸面上。
3 解决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职业指导问题的途径
3.1 改变学生就业观念
在探讨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问题上,学生是该问题的核心人物,学生必须改变消极、不健康的就业观念。学生在校期间,加强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力度,比如增加就业指导课程的课时量;开展就业模拟实训训练,提高学生的就业综合素质;宣传就业指导方面的国家政策,使得学生在面临就业困难时,能够知道向哪些部门寻求帮助,知道就业方面的有利政策。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就业思想观念改变,通过实例教学以及宣讲课程,让学生改变一些观念;比如很多学生喜欢“铁饭碗”愿意去公务员、事业单位或者大型国有企业工作,不喜欢到民营企业工作;找工作不靠自己、不努力、指望家长的帮助等等。只有逐渐改变学生“先就业,后择业”观念,学生就业困难的问题就会事半功倍。
3.2 高校加强毕业学生就业服务
高校对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掌握基础信息较差,应当建立全面的学生就业跟踪回访服务和离校高校毕业生的个人从业数据档案。首先,建立全面的毕业生就业跟踪回访服务。高校在搜集学生的信息时,尽量要全面,不仅要留存学生的手机号码还要留存其qq号码、微信号码和父母联系方式等,每个学期要回访调查学生的联系方式有没有变动,尤其是离校未就业学生每两个月学校要和学生进行沟通,为其提供就业信息,就业指导等,增强学生的安全感和自信心。其次,建立离校高校毕业生的个人从业数据档案。高校通过定期的跟踪回访建立离校高校毕业生的个人从业数据档案,并且定时更新,然后反馈给人力服务机构。这样才能够保证学生得到学校和政府的双重服务。
3.3 提升人才服务机构服务意识
社会对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的管理工作主要是由人才服务机构即为公务员局负责,要提高人才服务机构对学生的服务质量。人才服务机构要主动联系离校未就业毕业生,了解学生的就业情况,帮助毕业生。同时,人才服务机构要加强宣传工作,让毕业学生了解该机构,了解就业方面的信息。人才服务机构只有树立主动服务理念,树立热情服务意识,贴心做好服务工作,不高姿态,不摆架子,毕业生才能够主动上门寻求帮助。
3.4 政府重点帮扶已离校就业困难毕业生
政府对家庭经济困难、残疾家庭以及灾区家庭的离校未就业毕业生,重点帮助,对该类学生进行一对一的就业个性化辅导。与此同时,政府出面,可以向一些企业推荐这些重点帮扶的学生,积极落实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政策。目前,各个高校对困难学生在校补助政策的落实工作很到位;在高校,困难的学生可以通过国家、省级、学校的困难补助以及奖学金等制度,来获得补助,保障这类学生能够在学校正常学习。然而,对这类困难学生就业问题,政府也在想办法亟待解决。有的高校实行班主任制度,一位教师指导二十到三十人学生,这样,对学生能够有深刻的了解,尤其是毕业之后没有找到工作的困难学生,班主任实行一对一的帮助,及时给这类学生提供信息,帮助其就业。
3.5 为在校高校学生提供实习服务
企业在招聘的过程中,很看重高校学生的实习经验。为此,许多高校要求学生有本专业的实习经验。但是目前情况是,这个政策的执行流于形式,高校给学生提供实习岗位学生不愿意去,有的学校是让学生自己找实习单位,大部分的学生通过关系,盖得有实习公章文书,没有实习、没有得到实践锻炼。高校应该高度重视在校学生的实习工作,把这项工作落实到实处。可以把学生的实习作为成绩纳入到学生的总成绩中,同时也要进行宣传,树立学生实习的观念意识,做到让学生主动实习,愿意实习的思想观念。高校的实习工作在一些高职高专类院校落实的比较好,这类学校主动联系企业,根据学生的专业,给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同时还会给予一些报酬,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锻炼;有些优秀、上进的学生在实习单位表现突出,实现了自己的就业梦想。在校学生的实习工作,对于学生来说十分重要,是学生认识社会、步入社会的前提和基础。
3.6 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创业服务
信息资源的丰富化、学生就业观念的改变,当今,部分学生有自主创业的想法,不愿意拘泥于体制内的工作。然而,由于学生缺乏社会经验、欠缺系统的创业理念,需要学校、社会各界人士的帮助和指点。学校、政府、社會应当建立完善一套针对高校毕业生创业的服务体系。为高校毕业生提供自主创业政策上的咨询、自主创业培训、自主创业项目开发以及自主创业资金融资跟踪项目服务等。通过培训和政策上的解答解决自主创业毕业生创业思路的问题;通过小额担保贷款以及税费减免等融资项目解决自主创业毕业生资金问题。积极地推进大学生创业基地的建设,大力支持离校高校未就业毕业生从事网络创业、自主创业。
总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关系到社会良序健康发展,尤其是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更值得社会广泛关注。高校毕业生提升自我素质,摆正自我心态;高校充分利用自身资源,积极配合国家就业指导政策;才会促进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职业指导工作更好发展。最后,希望通过学生自身的努力、高校的帮助、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以及国家政策的扶持,能够积极解决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参考文献】
[1]庄一民,李淑娥.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需求调查研究[J].山西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2):1044-1047.
[2]刘志范.促进高职院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对策研究[J].长沙大学学报,2013,(9):109-111.
[3]张坤,黄婷,周清.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题与成功择业探讨[J].高教论坛,2013,(10):104-106.
[4]唐亭婷,蒙曦.试论高校如何有效开展未就业已离校毕业生的就业援助工作[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4(7).
[责任编辑:杨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