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鸟族的旅行天空飞过的痕迹才是风景

2014-10-21 20:22郝赢
城市地理 2014年6期
关键词:高翔猛禽观鸟

郝赢

在其他人眼中,这群人或许有点奇怪:他们的身影在各种地方都能见到,江滩、高山、公园甚至是人迹罕至的野外。他们的打扮和普通游客没有区别,但装备却不只是相机,还有一副望远镜和一个记录本。别人拿着旅游导览图游玩,他们的目光却只聚焦在鸟儿身上,并在本子上不停地记录着什么。我们追求的风景在山水之间,他们追求的风景只是天空飞过的痕迹。

这群人自称:鸟人!其实他们是重庆观鸟会的成员。

南泉观猛禽:2014年首个“千猛日”

2014年5月1日清晨,当很多人还沉浸在睡梦中时,“飞猫”与重庆观鸟会的另外三名核心成员周晓梅、张乔勇与李玫霖却早早地来到了巴南区南泉,登上了一座位于铜锣山山脉间的山峰。

自从2013年5月,有成员在缙云山等地观测到数千只大规模以凤头蜂鹰为主的猛禽过境后,重庆观鸟会便在重庆都市区的多座高山设立了观测点。凤头蜂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主要在我国东北以及日本、俄罗斯等地繁殖,以黄蜂、蜜蜂等为食。到了冬天,它们会迁徙到印度尼西亚,甚至更远的澳大利亚过冬。等天气变暖之后,又再从几千公里外的地方迁徙回来。如果说去年是首次发现,那么今年从4月份开始的多次观测便是重庆观鸟会对于猛禽过境的摸底,2015年就会组织人员进行专业的调查。

当天的观鸟者之一张乔勇告诉本刊记者,蜂鹰的迁徙路线是从西南到东北,而重庆西南东北走向的缙云山、南山、歌乐山等山脉恰好和它们的迁徙路线一致,这些山脉更有利于形成上升气流,它们在飞行过程中可以搭乘,以便节省体力。他为我们描述了猛禽过境时可能会看到的场景:鹰群随着气流盘旋,上升,并组成一个“鹰柱”,场面十分壮观,犹如一道黑色的龙卷风袭来。而这些鹰的飞行高度甚至可以高过飞机,即便使用普通望远镜也只能观测到一个移动的黑点儿。

当日,“飞猫”与张乔勇率先登上了山顶,可惜此刻天气不佳,山上弥漫着一层薄雾。本以为当日的情形是:迎着猛禽飞来的方向先看到一丝黑点儿,然后随之它们渐渐变大,逐渐飞过观鸟者头顶。可张乔勇他们遇见的情形却并非如此。“当日可能由于气压等原因,过境猛禽飞得很低,而且是突然就出现在了我们头顶处仅有20米左右的超低空中。我只听到‘飞猫大喊了一声‘来啦,来啦,就见他连包也顾不得拿就举起望远镜直奔向观测点。”

就这样,4个人一边观察,一边在自己的记录本上记录下猛禽的数量。在结束观测进行统计时,数据表明共有2341只猛禽过境。当日,竟然是今年重庆首个“千猛日”(超过千只以上数量的猛禽過境日)。后来,在探访重庆观鸟会的过程中,本刊记者获得了一系列数据,表明今年重庆过境猛禽数量已经位居全国前列。“根据这个数据,我们可以自豪地说,重庆是全国观看猛禽最好的地方之一。”重庆观鸟会的一位成员如此说道。

九龙滩观鸟:天地之间的一场自然秀

2014年5月18日的清晨8点,淡淡的薄暮如轻纱般笼罩在杨家坪鹅公岩大桥下的九龙江滩。时间尚早,这里却已经聚集了20多位“观众”,他们有5、6岁的孩子,有刚踏入大学校门的学生,也有已近30岁的中年人。只见他们或扛着脚架与相机,或挎着一副望远镜,或夹着一本封面上绘着美丽鸟儿图片的画册,但人人手里都拿着一个小本子与一支笔。原来这是重庆观鸟会在周末举办的针对初级观鸟者的一场鸟类观察活动。

说他们是“观众”名副其实,按照其中一位参与者的话说,今天实际是大自然这位“导演”的一出大戏开演。借着江滩、滩涂、草坪等演出场地,由金眶鸻、棕扇尾莺、白鹭、白颊噪鹛、矶鹬等约15种鸟儿构成的“演出团队”将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上演一场精彩的自然秀。

“观众”们沿着河滩边细细寻找着。突然,作为此次活动讲解者的重庆观鸟会会长匡高翔指着远处一根树枝说:“快看,那里有只棕背伯劳。”大家纷纷举起望远镜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看到的神情激动,没有看到的则一脸着急。匡高翔告诉本刊记者,观鸟是一项注重团队共享的活动,在遇到一只鸟儿时,首先看到的人需要立即告诉周边的鸟友。

当然,“演员们“并不安分,它们才不会老实地待在一个地方表演,有时候还会隐藏在草丛枝叶间,或在空中一闪而过。这不,伴随着一连串清脆的“吱咯、吱咯”的叫声,一只仅有10厘米大小的鸟儿从旁边快速掠过,让大家只闻其声,不见其面。匡高翔赶忙告诉大家快记下这种偶见于江边的鸟儿——棕扇尾莺。

就这样,观鸟现场轻松而愉快的进行。每当发现一种鸟儿,人人都会在自己的小本子里记上一笔,也会根据鸟儿的名称翻看图册。细心的孩子们甚至还在泥土地中发现了鸟爪踏出的足印。直到早上十点左右,空气中开始散发出阳光的炙热气息时,这场初级爱好者的观鸟活动才结束。匡高翔告诉本刊记者,其实观鸟活动说简单也简单,想成为一位爱好者,不需要繁琐的入门程序,带上一颗平和地对待自然的心就可以了。

匡高翔:观鸟是一场特别的亲子活动

匡高翔不但是重庆观鸟会的会长,本身还是一位鸟类专家。他从2000年左右接触鸟类,最初负责珍稀鸟类的繁育工作。2004年他申请课题调查园林鸟类状况,并逐渐对都市野生鸟类产生兴趣,之后通过自己摸索踏入观鸟者的行列。随着圈子范围越来越广,他与几位有着共同爱好的人一起成立了重庆观鸟会。在鸟会中,大家都尊称他为“匡老师”。

除了观鸟会会长这个身份之外,匡高翔还是把观鸟活动当作亲子教育融入生活中的一位父亲。他告诉本刊记者,儿子3岁时,自己做项目就带着他一同去观鸟,至今儿子对于城市内常见鸟类的名称、外观、叫声等都已有一定了解。

匡高翔所居住的小区就在九龙滩边,小区临江,绿化很好,自然吸引了诸多鸟儿驻足。除了隔三差五在小区中走一圈观鸟外,重庆可以观鸟的地方,他带着已经8岁的儿子几乎都走遍了。前文中提到的九龙滩其实就是他和儿子共同发现的“观鸟自留地”。在去年的一天,他带儿子来江边玩耍,突然听到了一种鸟儿发出的特别的声音,他与儿子在河滩中慢慢寻找,果然发现了一只苗条美丽的黑翅长脚鹬。之后父子俩又共同前来观看几次,便将这里作为一处极好的观鸟点。

他说:“现在都市里的孩子多从小与自然隔绝,这在国外有‘自然缺失症一说。自然中有很多乐趣,观鸟过程无疑是一种很好的接触自然、收获乐趣的过程。有人曾这么说过,观鸟是走向大自然剧场的终身免费门票。”但他也强调,不会把观鸟这个个人爱好强加给儿子,只是单纯作为一种接触自然的方式,锻炼他的观察力。

在重庆观鸟会中,匡高翔还有一个特点,也可以说是他的“绝技”——听到常见鸟儿的叫声就知道是什么种类。他说:“每种鸟儿都有自己不同的音调,就如同我们可以凭借周边人的声音听出他是谁。”

危骞:最清楚哪些鸟儿来过重庆

危骞今年33岁,平日的工作与计算机相关。作为重庆最早的一批观鸟者,同时也是现在重庆观鸟会的核心人员,危骞在观鸟会中算得上是风云人物。虽然观鸟只是他的业余爱好,但玩的过程中他展现了极强的专业精神,《重庆鸟类名录1.0(2013)》便是由他主要负责搜集、整理、制作的。

任何一位重庆鸟类爱好者都渴望能够知道本地具体有哪些鸟类,所以,一份鸟类名录就显得尤为重要。名录中鸟类数量和种数随年代的消长和浮动的事实也最能够反映出一个地区野生鸟类的区系、变革以及生态环境的变迁,甚至更多。

危骞正式观鸟开始于2005年,也正是从那时起,他开始制定重庆鸟类名录。8年多时间过去了,现在他依然没有放弃维护和发布这份鸟类名录,而去年正式发布的重庆第一份鸟类名录也就是在此基础上制作而成的。他告诉本刊记者,一份名录的面世,经历了整理、归纳、讨论、斟酌、考量、采納、编排和再创作的过程,其中斟酌和考量等去伪存真是最艰苦的工作。要证明一种鸟是否在这个地区存在,需要多方面搜集材料,如目击记录、照片、鸣声录音、调查文献等,再加以甄别。例如全球极危物种“青头潜鸭”,虽然重庆的历史文献有模糊的记录,但鉴于此鸟容易误认且数量极少,危骞权衡后暂时未将它列入重庆鸟类的名单

而在斟酌的过程中危骞还常常需要进行实地考察,比如为了在重庆和贵州交界处有记录过的“白颈长尾雉”,他曾前专门前往秀山县。虽然在那里辛苦地找到了猎杀的个体,但是这类记录无法作为有分布的确实证据,因此在野外未有收获的情况下,他仍然暂时没有收录它。

危骞表示,在生物类群中,因为鸟类多伴人类而居,与人类生活联系紧密,观鸟相对比观兽更容易。但想要将这种观察形成一个体系,耗费的精力却比观兽更多,毕竟鸟类这种生物体比较脆弱,警觉性更高,有时候一旦错过,就需要等待许多年。

让危骞开心的是,在他制作的名录中,重庆地区每年都会有新的鸟类被发现,目前名录中431种这个数字,还在逐年递增。

云湖邀月:重庆大学“狮雨林”的发现者

“云湖邀月”本姓周,是重庆大学的职工。虽然加入观鸟爱好者的队伍仅3年,可是她看过的鸟类已经有260种之多。《重庆大学鸟类名录(2013)》中有41个鸟种是由她发现并记录的,其中所记录的褐头鸫为重庆鸟类新记录,棕胸蓝姬鹟、乌鹃、灰背鸫以及黑喉红尾鸲为重庆市主城区鸟类新记录。

2011年6月,“云湖邀月”上网时被一张照片所吸引,照片的内容是一只嘴里含着鱼的鸟儿飞过。她说:“通过那张照片的作者,我认识了这群在大自然中观察并拍摄鸟儿的‘鸟人。除了被‘鸟人的美图深深吸引外,我也受到不少启迪。之前我也养鸟,而后意识到这种所谓怡情养性的爱好,对野生鸟类却是一种残忍,这一观念的转变对我而言尤为重要。”

从此,“云湖邀月”经常在中午顺道回家时开始观鸟,更是将周末的大把时间花在观鸟活动上。次数一多,自然就有各种各样的经历。一次她在学校的后山观鸟,坐在石梯上小憩,突然一只纯白色的寿带飞来。它拖着长长的尾羽在林间飞舞,瞬间又在空中翻飞扑捉一只彩蝶,整个画面恍如仙女下凡。还有一次她没有拍到目标鸟种,准备拍摄眼前一棵铁梗海棠后就收工。就在她刚把焦距调好准备按下快门的一刹那,一只叉尾太阳鸟跃上了枝头,正巧落在对焦点上。她屏住呼吸,控制住因激动而发抖的手,定格下了这美丽的一瞬间。

“云湖邀月”还给重大校园里一些观鸟点起了别致的名字。比如她曾无意中在校园里的一片树林拍到了一只艳丽的棕腹大仙鹟,之后她发现,由于具有较为独特的条件,每年迁徙季都会有不少鸟儿在此驻足歇息。因此她给这个小树林取名“狮雨林”,寓意南来北往的鸟儿会像美丽的狮子座流星雨一般降临。除此之外,还有诸如“月光小屋”、“东方林”等,都蕴含了美好的意境和希望。

除了自身观鸟,“云湖邀月”还曾为校园鸟类栖息地状况向学校提交了两份议案并得到了重视,同时也为观鸟公益活动在高校的推广不断努力着。她撰写的观鸟介绍也将被收录在重庆大学为新生发放的学习生活指南“羊皮书”中。

清秋心凉:处处有惊喜

“清秋心凉”是云南人,23岁,目前是重庆大学即将毕业的中文系本科生。他的特别在于因为对鸟类及自然的热爱,成功跨专业考取了本校生态学研究生。虽然从2011年才开始正式观鸟,却迅速成长为重庆观鸟会中的核心成员之一。

校园是“清秋心凉”每日必经的观鸟点。在重庆大学虎溪校区内,他根据自己的观鸟经验制定出了一条最适宜的观鸟路线。从2011年底参与了一次由匡高翔带领的照母山观鸟活动,到2012年9月与另外一位同学展开“重庆大学城鸟类多样性与城市生境”方面的调查,短短几年间,他已然成长为了一名较专业的“鸟人”。在这之中,“随时都会有惊喜”是他对观鸟活动最大的感受。

在他的带领与介绍下,本刊记者随他进行了一次校园观鸟之旅,体验了一下“处处有惊喜”的感受。首先在一片羊蹄甲林前,他举起了望远镜,小声地说:“就在昨天,在这片林子里,新发现了一对白颊噪鹛在筑巢孵小鸟。”本刊记者透过望远镜看去,果然树枝间搭建的一个鸟巢中可以看到一丛黑色的尾羽。

他还举例说,一次突然发现了一对成年灰胸竹鸡带着三只幼鸟横过道路。他回忆当时的场景:“一只幼鸟无法跃过路边的坎,于是成鸟带着小鸟走回到路中间,从那里开始小跑,临近坎时突然起跳,带着幼鸟顺利地跃了过去。没有想到它们这么聪明,还会助跑起跳。”

就在即将结束采访时,他突然兴奋地拍着本刊记者的肩膀,并拿起相机指着前方草丛中正在快步闪过的两只鸟儿说:“快看,那就是灰胸竹鸡!”虽然这不是今天的目标鸟种,不过却恰好碰上了,这或许就是他念念不忘的“处处有惊喜”吧!

除了观鸟,“清秋心凉”还给本刊记者讲述了众多与鸟相关的知识,比如伯劳会将食物挂在树枝上风干贮存等。在看到一对情侣正对黑天鹅拍照时,他立马走过告诫他们黑天鹅是一种会攻击人的鸟,最好不要靠得太近。

就在今年5月15号至5月18号,“清秋心凉”还与来自全国其他八个省市的27名鸟友一起参加了“2014朱雀新生中西部水鸟调查包头培训会”。提起这次培训,他说:“在乌梁素海保护区等地的观鸟活动中共记录了47种鸟类,还结识了很多朋友,了解了很多知识,不虚此行!”

猜你喜欢
高翔猛禽观鸟
售价68.68万元,全新一代福特F-150猛禽正式上市
3000多只受伤猛禽重返蓝天
湿地观鸟
《巧用对称形》教学设计
观鸟记
观鸟须知礼
不可貌相的小小雀鹰
4000只猛禽的就医之旅
观鸟总动员
“嘉德威”音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