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飞宇 潘浩
摘 要: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不断深化,各地纷纷兴建形成了一校多区的办学格局。多校区办学拓展了新的教育发展空间,弥补了教育资源的不足,提高了高校的竞争优势,解决了一些矛盾,也带来一些新问题。作为高校教育教学工作重要组成部分的学风建设,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如何科学、高效、合理地开展多校区学风建设,成为高校学生管理部门一项重要课题。本文在分析校园学风建设在多校区办学中的作用,提出多校区办学校园学风建设的优化和整合的一些思路。
关键词:多校区;学风建设;四川建院
学风是一所大学的灵魂,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支柱,良好的学风是学校的宝贵财富。加强大学生学风建设,创建优良学风既是学校改革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学校发展,搞好学校稳定的重要保证。可以说,学风建设搞得好不好,学风正不正,直接关系着能否完成和谐校园的建设。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高校通过高校合并、建设新校区等方式形成了一校多区的办学格局。多校区办学拓展了新的教育发展空间,扩大办学规模,弥补了教育资源的不足,对提高了高校的竞争优势,对提高整体办学、科研水平,都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多校区办学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进程中的新生事物,从其形成的方式或途径来看,有不同的形态。即为合并重组型、新建扩展型或创建虚拟型等①。从其内部结构来看,也有其不同形态,有的以学科群落划分校区,有的以年级层次划分校区,有的则交叉混合划分校区。而随着办学型态的变化,必然导致大学的校园学风建设选择的多样性。
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于2001年升格为西南四省(云贵川藏)唯一的建筑类高职院校。2013年,获准开办全日制本科专业工程造价、土木工程。学院先后合并四川省建筑工程学校、四川省城市建设学校、四川省建筑职工大学、中国二重机械职工大学,实现了强强联合。2013年启用新成都校区,形成成都、德阳两地办学的战略格局。再一次扩展了未来发展的空间。可以说它既走了自我扩展型的发展道路,同时也进行了合并重组,继而再次扩展自身发展空间。
1.多校区的办学模式与学风建设的关系
多校区的发展与学风建设之间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在多校区办学的结构模式中,校区各子系统虽不能离开整体而孤立存在,但却又是相对独立的。同理在校园学风建设中,各种科技、学风、艺术、人文、体育、文娱活动的举办使各子系统的师生相互尊重、相互鼓励、相互理解和相互支持;使师生逐渐形成一种认同的价值观、信仰,形成无形的不可低估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不断强化师生的校园归属感、责任感和荣誉感;使师生都深刻体会到,无论在学习、工作,还是在生活方面都离不开校园这个大集体,从而形成一股难以替代的巨大力量。甚至各校区之间也可以由此而產生比学赶超的良好局面。
2.当前高校学风建设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校的学风状况总体上是好的,绝大多数大学生具有远大的理想和崇高的信念, 他们学习目的明确, 学习态度端正,学习认真努力。但是,确有少部分大学生进入大学后,没有了中学时那种明确的追求目标,忘我的学习态度和顽强的拼搏精神。所以,我们仍应清醒地看到,当前高校学风的某些方面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2.1软件劣势
目前许多学校存在重硬件,轻软件的现象,在上基建,上规模,增设备等方面抓得比较紧,而对学风建设等方面抓的比较松。
与传统的一校区办学相比,多校区管理显得较为分散、以形成多头管理。另外,新建校园由于本身办学时间没有历史积累和沉淀,缺乏校园学风底蕴。
2.1.2 硬件不足
就新建新校区而言“一穷二白”,普遍存在办学资源不足的突出问题。高校新建校区一般都地处偏远,周边经济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人文气息比较淡薄。特别是新校区比较年轻,缺乏大学应有的校园氛围,学生与高素质的教师和师兄师姐的接触与交流普遍偏少,缺乏教师的人文关怀。办学资源的短缺对开展校园学风活动造成不少的障碍,再加上新校区缺乏传统的校园氛围,更加大了新校区校园学风建设的难度。如校区图书馆资源相对比较少、实验室数量不够、实践教育基地缺乏等。对于新建扩展型多校区高校来说,为了开展校园学风建设,发挥校园学风的功能和作用,必须建设校园学风的物质环境,于是,便存在校园物质学风重复建设的问题;开展校园学风活动存在成本大增的问题,效益下降,本来一场讲座可以完成的事情,在多校区办学的高校必须开展若干场;同时,新校区要么只有低年级学生,要么只有部分从校本部剥离出来的专业院系,造成不同专业和高低年级之间缺乏必要的交流机会。存在优良学风传播速度递减、影响力降低等问题。
所以,四川建院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独辟蹊径,除了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外,还充分挖掘自身潜力,尤其是充分利用原四川省建筑工程学校、四川省城市建设学校、四川省建筑职工大学 几所原驻蓉院校特点发挥多校区办学的优势,做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四川建院实践性教学环节占所有教学时间的40%以上,从进校到毕业前,四川建院学生至少将经历三次由学校统一组织的实习:认识实习,参观建筑施工现场,了解建筑企业,建立感性认识;生产实习,结合所学课程参加生产实训,将知识有效地运用到实践中,在实践中查漏补缺巩固完善自身认知与理论体系。
2.2 就学生个体而言
一部分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读书只是为了混一张文凭、有的大学生学习时很茫然,完全机械地应付以图过关。部分同学理想脱离现实,没有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他们对学习抱有急功近利的实用主义态度,忽视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组织纪律观念淡薄,不能正确处理学习,生活,工作等方面的关系。大学生上课迟到,早退,逃课想象时有发生,上课时间外出上网,迷恋网络游戏也不是个别现象。 于是,学生违纪想象屡见不鲜,纪律松弛,考试作弊现象屡禁不止,严重影响和破坏了校园学习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