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理人汉语?商务篇》课文主题中文化内容研究

2014-10-21 20:06王宏岩
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 2014年39期
关键词:课文

王宏岩

摘 要:在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影响下,经济商务朝着国际化的方向发展,发展好商务汉语,对于汉语走向世界有着重要的作用。由于各国的语言、地理、宗教、价值观念的差异,世界各国的文化必然存在着不同点。本文对使用人数较多的商务汉语教材《经理人汉语.商务篇》课文中的文化内容进行研究,对商务汉语教材中文化内容的编写提出建议,以适应多元文化的大环境,减少商务活动中因文化差异造成的负面影响,更好的发展商务汉语。

关键词:商务汉语;商务汉语教材;课文;文化主题

一、引言

中国综合国力提高,经济实力增强,国外对华投资不断扩大,商务汉语的实用价值日益凸显。发展商务汉语已经势在必得了。“要习得和运用一种目的语,必须同时学习该语言所负载的文化。”商务汉语教材作为商务汉语知识的载体,是商务文化教授的主要途径。本文对《经理人汉语.商务篇》课文中的文化主题进行研究,提出自己的见解,商务汉语教材的编写。

二、 商务文化的重要性

商务汉语的主要目标就是培养学习者的交际能力,特别是商务交际能力。这就使商务活动成为一种带有多元文化因素的经济活动。由于参加商务活动的主体来自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这就会影响着商务活动双方的处事风格、表达方式、行为习惯。

具有一定的交际能力但是不了解对方的文化背景,在商务活动中并不一定能实现有效的交际。例如:中国人喜欢在饭桌上谈生意,通过吃饭加强彼此的感情交流,进一步去了解对方,从而达成生意的意向。然而对于德国人来说,在饭桌上谈生意太过于随意了,没有严肃性。掌握文化知识是具备交际能力的重要方面。在国际商务沟通中,只停留在掌握商务专业知识的水平是不够的,多元文化因素是目前影响国际商务活动的主要障碍。

三、 教材中的文化主题

《经理人汉语.商务篇》是目前使用人数比较多的商务汉语教材。由张红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本文是对商务汉语商务篇的上下两册共20课课文的内容中出现的文化主题进行分析。

1.课文中文化项目。教材中以听力理解、口语表达、阅读理解三种形式讲授,共140篇课文。本文结合娄毅(2006)对文化教学中对中国知识文化的分类方法以及孟子敏对交际文化的分类方法将中国文化知识分为以下几类,对140篇课文主题的文化内容进行统计。经济活动18课,社会现象及变化17课,地理6课,语言内涵5课,节日及民俗1课,其他的民族、饮食、运动、禁忌等都没有涉及到。有学者认为,知识文化不会影響交际的正常进行,然而在商务活动中,知识文化与交际文化有同样的作用。具有一定的知识文化,会让学习者在学习商务知识,进行商务活动时锦上添花。

2.课文中文化主题内容呈现形式。语言教学与文化相结合具有重要作用,是符合语言教学的客观规律的。语言教学中的文化容量体现在语言现象与文化关联的代表性和典型性上。要求语言与文化处在同一层面上。文化导入要遵循阶段性、适度性、规范性、科学性。正确的文化存在形式更有利于语言教学与文化的结合。

2.1文化的显性存在。《经理人.商务篇》上下册,共20课,共140篇课文。其中第十五课的主题是企业管理与文化,以海尔公司为例,讲解中国公司发展是具有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第十六课主题是经济特区和开发区,通过听力练习的方法,介绍了我国的经济特区,重点讲解深圳的历史和几个发展阶段,按照娄毅先生对文化知识的分类,这是属于地理文化。这样的文化导入方式有利学生有的放矢地学习文化主题,然而在商务汉语教材中,这种文化导入的形式不能使用频率过高,否则就喧宾夺主了,商务汉语教材主要的还是教授与商务有关的知识。

2.2文化的隐性存在。这里所指的是没有把文化内容明确指出来,而是通过其他各种形式的表达,让学习者无意中习得。比如课文第一课听力部分情景一“贵公司通知我下周三上午9点在贵公司会议室参加面试。”本课主要讲的是求职与应聘,在讲授主要内容的过程中将敬语称谓的文化内容加入进去,不过仅仅是一带而过。第二课口语表达部分语法的例句“当你去面试的时候,最好穿西装。”这是公司的礼仪文化。第三单元商务实践内容中涉及大连地域经济发展情况。在词语讲解时提到“过奖”的中国的谦虚文化内容和“客随主便”的待客之道。

文化的这种隐性导入形式一方面是有利于学习者在商务语言学习的过程中无意习得,另一方面由于这种隐性的导入形式没有对相关文化进行阐释,对于基础薄弱的外国学生来说是很难意识并掌握这样的文化,给老师教学和学生自学都带了不便。

四、对商务汉语教材课文中文化内容的建议

基于《经理人.商务篇》的课文中的文化主题的优缺点,我对以后编写商务汉语教材的课文的文化部分提出相关建议。

1.文化导入要科学。正确的文化导入形式,会让学生在学习商务知识的过程中,事半功倍得掌握中国文化。既要明确表达文化,同时又要保持一定的度,不要在商务汉语教材中,让文化喧宾夺主;既要寄文化于商务知识中,又不要给老师教学和学生自学带来困难。文化导入要科学,要遵循适度性。

2.知识文化与交际文化并重。《经理人汉语.商务篇》中对于文化的内容和主题主要偏向与交际文化,对于一些知识型的文化涉及得太少。在某种程度上知识文化更能体现出学习者对语言的掌握程度。 在编写商务汉语教材时,不能顾此失彼,对知识文化和交际文化要一视同仁。

3.文化主题涉及面要广。通过《经理人汉语.商务篇》的文化主题研究可以发现其主题主要是围绕着经济和社会进行的。华夏五千年的文化,博大精深,教授商务汉语同时可以多角度,多方面地介绍中国文化,从更多方面引起学者学习汉语的兴趣,更有利于商务汉语知识的学习。

4.设有专门的文化模块。商务汉语教材以商务汉语知识的学习为主,中国文化作为一个微小的部分会影响商务汉语的学习。单调的文化输入并不能对教材的趣味性起到什么作用,但如果适当地增加文化的小模块,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在课后可以设一个“豆丁文化”模块,简短却有力。

参考文献:

[1] 刘询.《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2.

[2] 李晓琪《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研究》 商务印书馆,2006.

[3] 芦薇.《商务汉语教材内容评估及编排探讨》 华东师范大学,2009.

[4] 袁建民《关于“商务汉语”课程、教学和教材的设想》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4年3月第2卷第2期。

猜你喜欢
课文
把握课文特点,习得写作方法
挖掘文本特色 构建引子课文阅读教学模式
我背课文很慢,怎么办?
大还是小?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国宝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