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在高速公路工程测量中的实际应用

2014-10-21 20:05刘晓东章颖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4年36期
关键词:工程测量实际应用高速公路

刘晓东 章颖

【摘要】GPS技术具有定位精度高、观测时间短以及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解决了高速公路测量过程中基线过长和地形复杂等难题,已经开始逐渐运用到高速公路工程测量之中,这对我国的高速公路网络建设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本文简要概述了GPS的原理及特点,分析了GPS在高速公路工程测量中的实际应用,希望对我国高速公路工程测量有所借鉴和帮助。

【关键词】GPS;高速公路;工程测量;实际应用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不断升级,工程测量精密程度的高低直接决定工程质量的好坏,由于测量线路过长和山区地形复杂等因素,传统的测量方法大都难以胜任高效率的测量工作,已经逐渐开始被自动化的GPS技术取代。GPS技术以其精度高、适应性广泛和方便快捷等优点,极大地优化了测量结果,为高速公路建设提供了准确的测绘资料,成为了当前高速公路工程测量的首要选择。

一.GPS技术的原理和特点

随着信息科技的迅猛发展,GPS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已经日趋成熟,广泛应用于地形测量、工程测量、定位导航等众多领域,其应用原理和技术特点大致如下:

(一)GPS技术原理

随着1994年24颗GPS卫星地部署完成,GPS覆盖了地球98%的区域空间,从而为全球用户提供低成本、高精度的三维坐标和实时动态信息。GPS定位原理是通过测量用户接收机与多颗已知位置卫星之间的距离,另外由于接收机上的时间与卫星星载的时间并不完全同步,所以除了用户坐标的x轴、y轴和z轴之外还要引入另一个变量ΔT,即接收机与卫星的时间差,然后根据至少四颗卫星传送回来的位置数据,构建一个四元一次方程组,最后专业的卫星数据处理软件进行计算分析,从而确定接收机的位置,最终获取测量点的位置坐标,显然位置数据越多方程的解就越接近真实值,精密程度越高。

(二)GPS测量技术的特点

GPS测量技术拥有高精度性、自动化程度高以及实时全天候作业等优点,取代了强度大、效率低、周期长的传统人工测量技术,不仅满足了高速公路建设的要求,而且保证了建设工程的施工质量,总体来说,GPS测量技术具备以下几个特点:(1)高精度性,一般来说双频GPS接收机的基线精密度能够达到5mm+1ppm级别,这与红外测量仪的精度差不多,然而随着测量距离的不断延伸,GPS测量性能已经完全超越了红外测量仪。据多项实验报告显示,GPS定位系统在50km以内的基线测量过程中,其精度值能够达到1.2×10-5,在100-150km之间的基线测量中,其精度值能够达到10-6—10-7左右。(2)自动化程度高,在实际测量当中,测量人员只需将接收器对准某一方位,开启电源,监视仪器的工作状态,利用相关的数据软件处理接受的信息,即可得到测量点的坐标,上述的操作步骤简单快捷,且相关设备也日趋小型化、輕便化,GPS高自动化的操作排除了许多人为因素产生的误差影响,使得测量结果更加接近真实值。(3)全天候作业,GPS测量技术一般不受区域、时间和天气的影响,无论任何地形环境、任何时间和任意天气,都可以进行自动化精密测量,这是其他测量技术无法比拟的[1]。

二.GPS技术在高速公路工程测量中的实际应用

高速公路通常会跨越山区丘陵,地质情况复杂,并且路程较长,曲折度高、路面宽度窄,这往往就对测量精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在高速公路测量之中常常选用GPS技术,其在高速公路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大体上分为三个步骤,选点布网、外业观测和数据处理。

(一)选点布网

选点布网是GPS在高速公路工程测量中的基础,也是其核心步骤[2]。该步骤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可变性,并且细节要求非常高,一般来说,测量点的选取并不是固定的,而是依据实际勘测的结果,再加上事先搜集的理论数据,从而确定一个个测量点,最终形成网络。总体来说,测量点的选取一般需要符合以下几条原则:第一、测量点的选取一定要注意其周围位置的地理环境,确保测量仪器能够在该区域稳定牢靠地摆放,应当尽量避免斜坡、淤泥和土质风华严重的区域。第二、测量点应当选在视野相对比较开阔的区域,通视方向至少两个及以上,同时还需避免天空出现大范围的障碍物,这样可以将GPS技术同传统测量技术相结合,从而进一步提高测量精确度。第三、在一些比较特殊的工程建筑区域内,定点布网时需要特别注意,例如隧道、桥梁等,这些路段的除了原本的测量点之外,还需增设额外的网点,保证这些特殊工程建造的准确性和质量。

(二)外业观测

外业观测是在确立测量点的基础上利用仪器设备进行GPS卫星定位,常用的观测方式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卫星定位,另一种是实地放样。卫星定位是利用GPS接收器接收卫星发射回来的信息,再根据相关的软件程序进行计算分析,从而确定待测点的三维坐标,实地放样就是利用GPS卫星系统将各个测量点实时的放样到地面之上。显而易见,卫星定位的准确性远远高于实地放样,通常情况下外业观测都是指卫星定位,在定位的过程中天线的放置移动要平稳,不能够出现晃动,待安置完成之后,正常打开机器就能够接收卫星信号,然后将得到的数据进行储存。

(三)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的对象是经过外业观测所得到的卫星数据,由于该信号数据的数量十分庞大,计算过程特别繁杂,通过人力进行计算处理是难以完成的,这往往需要借助于专业的电子计算机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在数据处理分析之前,首先要检查所采用的数据软件是否需要具备检校闭合差、基线向量等功能,从而能够保证后续处理的精确程度,使得网平差和坐标转换等步骤不会存在较大的误差;然后再讲外业观测的数据传输至计算软件中,通过计算机软件的高速运算直接分析处理相关的信息数据,最终得到接近真实的三维坐标点,也就是高速公路测量点所需要的最终数据结果。

总而言之,GPS技术具有很多优良的性质,完全颠覆了传统的人工测量的理念,并在高速工程测量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这对于工程的测量的精确度和质量都起到了很大的提升作用,因此如何不断优化完善GPS技术使其能够更大限度地应用到工程建设的众多领域将成为今后GPS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刘娟. GPS在公路测量中的应用[J]. 西部交通科技,2006(03)

[2]李伟. 浅析GPS在公路测量中的应用[J]. 科技资讯,2013(05)

猜你喜欢
工程测量实际应用高速公路
为什么高速公路上不用路灯照明
GPS测量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以技能竞赛为导向《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研究
乡镇基层医院住院患者抗生素应用情况分析
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历史图片的开发及实际应用
轱辘心儿,高速公路上的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