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华明
【摘要】本文通过对桥梁施工过程常见隐患的分析,提出了加强桥梁施工质量控制的管理措施,以期促进桥梁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桥梁施工;质量;控制;管理
加强桥梁建设施工质量的控制和管理,不但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也关系到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从控制工程质量的角度来看,建设工程目前实施的组织方式还不够科学合理,而且其管理组织系统也不够健全,这对于桥梁建设工程的质量无疑有很大的影响。工程的质量是施工控制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有效地促进建设企业的技术发展和设施优化。因此,提高桥梁建设工程的施工质量,加强桥梁建设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与管理势在必行。
1桥梁施工中的常见隐患
1.1裂缝的形成
裂缝是工程中最普遍的病害之一。裂缝一旦出现,将逐步积累、扩大,形成危害性较大裂缝。它将降低混凝土强度,削弱承载力,在持续的荷载作用下,较大裂缝出现脆性破坏,其结果导致桥梁断裂,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如果裂缝在允许的范围之内,一般不会影响桥梁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往往只影响结构外观。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有如下几方面。1)混凝土原材料质量差;2)温度变化引起的裂缝。
1.2局部蜂窝、麻面和气泡现象
蜂窝、麻面和气泡是指在施工时,不按照标准进行配料;在浇筑混凝土后,振捣不规范,不均衡,形成过振或漏振,使得混凝土结构局部疏松,不密实的现象。这种现象出现的结果,主要是使混凝土大大降低了结构的严密性,其疏松的结构强度几乎降低到最低点,在使用过程中其承受能力极大地减少,并且容易遭受腐蚀而造成重大的损伤,严重地降低了工程的承载力和耐用性。
1.3混凝土的涨模现象
涨模是指在浇筑混凝土时,混凝土对模板下口的所产生的侧压力更大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混凝土的自重,人为的操作不当等。混凝土的涨模现象,会使自重增加,增加经济成本,影响外观质量。
2桥梁施工中质量控制管理
2.1建立健全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桥梁施工关乎国家的经济发展及人民的财产安全,必须要构建具有法律支撑的制度体系,才能够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在施工过程中,对于恶意破坏工程施工质量的行为应当采取法律手段进行惩治,并尽量避免此类事件再次发生。对于施工人员在日常施工过程中应当注意的事项,施工企业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质量管理制度,采用规章制度来约束不良行为和习惯,以免发生施工故障,降低施工质量。
2.2原材料质量控制管理
在原材料控制上,应当注意以下问题:一是明确水泥与掺合料的不同品种。对体积比较大的混凝土,在原则上应当运用水化热比较低的水泥品种,从而避免产生早期的温度应力而造成混凝土的裂开。对体积比较小的混凝土来说,可使用标号为425号的普遍硅酸盐水泥或者I 级粉煤灰等调配而成的胶凝类材料,其干缩率基本上是一致的。在水泥细度上,由于水泥细度在水化放热过程中的收缩率不一致,水泥愈细,其所造成的混凝土收缩率往往就愈大。因此,在选配水泥细度的过程中要依据工程实际状况加以试验之后才能利用。当前,有大量水泥企业将水泥磨得非常细,在使用过程中合理地掺入一些矿碴粉或者粉煤灰,使其在施工过程中不至于产生裂缝等。同时,在选用水泥时要做到现买、现用,不可使用即将或者已经过期的水泥,并且确保水泥不会受潮与变质。二是加强骨料级配工作。骨料级配对混凝土收缩所产生的影响较为复杂。一旦级配不够合理,选料过于单一,就会造成骨料所构成的骨架不够紧密,这对混凝土的干缩将产生非常大的影响,而且也容易产生干裂、离析或者蜂窝、麻面等现象,因此,在确定混凝土混合比的过程中,尽可能多选用一些不同粒级的石子加以搭配,级配应当以降低空隙率为目的,运用试验加以确定。依据实验明确骨料体积的含量最佳值高于或者等于 70%。在满足运用混凝土进行粗骨料级配要求的前提下,采用相应的措施,将粗骨料级配控制在级配范围中。此外还可选择有利于降低收缩的高品质骨料。一般状况下,细骨料对混凝土干缩造成影响最小的砂为各类砂质中的机制砂,其中河砂的影响相对较大。粗骨料对混凝土干缩产生影响最小的碎石为各类石料中的石灰石碎石,其他如河砾石、机碎石等影响相对较大。所以,在选择合适骨料的过程中,细骨料最好选择机制砂,而粗骨料选择石灰石碎石。公路桥梁建设所在地没有适用的石灰石碎石,可在施工场地的周边选择符合以上条件的粗骨料,但绝对不能使用风化石、表土软石以及火山灰石等材料。在选择符合工程建设条件的粗骨料石过程中,一定要将其所附着的黏土等杂质去除,冲洗干净后使用。
2.3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在公路桥梁施工过程中,隧道掘进技术、梁片的预制安装技术、伸缩缝处理技术、台背回填技术以及桥梁盖梁施工技术等均属于关键性技术。为了强化对关键性技术环节的施工质量控制,切实消除公路桥梁工程有可能产生的质量隐患,保障工程能够达到内实而外美要求,提高公路桥梁项目的总体建设质量与品质,唯有实施项目管理的精细化质量控制,才能真正实现各项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为此,应当抓好以下三点:一是力求做到人力资源控制的精细化。在公路桥梁施工管理过程中,强化思想教育,落实施工人员尤其是各部门主要负责人的执行力。同时,还应当做到量体裁衣,合理地调配人力资源,要求每一位工作人员从点点滴滴做起,深入细化工作标准,做好具体工作。二是力求做到质量安全控制的精细化。严格把好质量关,在加强质量宣传的基础上对各个施工环节全面控制,实现施工过程的规范化与标准化。三是力求做到生产进度控制的精细化。积极开展针对工作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不断加大培训投入力度,积极鼓励劳动创新,运用职业技能竞赛、技术比武等形式促进公路桥梁施工工作的开展。
2.4 竣工验收质量管理
公路桥梁工程竣工后,一定要实施最终检验与实验。工程质量控制相关人员认真收集与整理项目质量评定表格中的各类数据,依据国家标准对以上数据开展综合分析,从而判断出公路桥梁工程的质量是否达标;认真分析影响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的原因所在以及所具有的风险。在公路桥梁工程施工的质量评定中,主要涵盖了对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和单位工程质量等方面的评价。公路桥梁工程的技术管理人员依据编制竣工资料要求搜集与整理涉及材料、设备以及构件质量的相应合格证明类材料、各类材料的实验检验类材料、隐蔽工程建设记录、施工质量记录等;对牵涉到工程结构安全的相关试块、试样和材料依据有关规定实施见证取样和检测;对关系到项目设计结构安全以及使用功能的重要分部工程建设,采取抽样检测的方式,积极组织开展项目技术、质量以及生产等相关的技术人员到工程建设现场加以检验与评定。对查找出来的相关施工质量问题加以纠正,纠正后进行再一次地验证,从而加以证实;在认可了公路桥梁工程的施工质量符合国家的强制性标准的相关材料与合同要求之后,再向工程发包方与监理方提交公路桥梁工程的竣工报告。
3.结束语
桥梁事故的频发更加凸顯了桥梁施工过程实行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其已经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形成良好社会效应的重要工作。通过一系列的桥梁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管理措施,必然能够更好的促进施工质量的提升,以为施工企业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并促进我国桥梁建设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钟树森,包丽荣.现代桥梁施工现场管理工作重点[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
[2]王宏刚. 探讨公路桥梁施工过程的质量管理与控制[J].城市建筑,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