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职业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强的技能型人才,而职业技能竞赛和校企合作则是最能够解决当前职业教育发展中的实际问题。通过专业职业技能竞赛与专业建设结合推动职业院校专业教学体系改革,建立教学计划培养与科技创新活动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以职业技能竞赛全面推动教学改革的实施,促进学生更能适应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职业技能竞赛;专业技能课程;教学改革;操作能力
一、引言
职业技能竞赛活动是对高职类教育人才培养的一个技能检阅。首先通过各种途径举办校级职业技能竞赛,极大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和职业道德,为省、国家乃至国际级职业技能竞赛输送人才,由此作为契机,大力提升高职教育的整体技能水平,带动我国高职教育和职业技能竞赛的向更高更远地发展都具有非常深远意义,为国家为社会培养同更优秀技能人才。
二、专业职业技能竞赛的发展趋势
高职教育在现代化国家教育改革进程中发挥着提供智力实践支撑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基于知识的经济”的创新活动源泉,是基于实践大量富有创造性的“知识劳动力”的提供者,由此可得它也是知识研究或实践研究中各种创新成果结合的思维和应用源头。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无认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为世界范围内日益激烈的经济竞争转变人才竞争,谁拥有了人才,谁将会在经济中胜出,因此他们都迫切希望高职教育机构培养出更多适应新世纪需求的创新技能型人才。
作为培育技能型人才的孵化基地—高职院校应充分利用职业技能竞赛平台的作用,与更多对口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定期向企业输送学生进行专业技能实习和接收反馈企业意见,为学生开辟一条“就业直通车”,实现学校毕业就社会马上就业。其实,企业为了生存发展其本身也在合作中寻觅技能人才,从而实现双丰收。
三、专业职业技能竞赛促进教育技能课程的改革
在全世界范围内不断开展职业技术竞赛的背景下,为学生丰富技能提供连贯的学习计划,这场改革将具有挑战性的学术指导、职业和技能课程进行相融合在一起,对培育人才有很大的作用。
1.专业技能课程的教学改革
在一所高职院校内实现职业技能竞赛主题在现实世界中的运用,它是课程综合贯彻中最具挑战性的类型。职业学院是实现学校范围内综合的具体模式之一,通常被称为“校中校”或“校中企”。它围绕某一职业领域,将学术课程和技术课程的学习完整、严密地结合在一起,包括运用小范围的学习共同体,其目的是由高职高专学校提供给大学生一些职业学习的机会,让学生的学习能够更加接近于社会,在就业时更受企业欢迎,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质量。
学校应专门制定职业技能竞赛管理方法,设立校、系两级管理机构,形成分工明确、责任到位的管理机制。学校应成立由分管教学工作的校领导、教务处、学生处和各教学单位相关负责人组成的学生职业技能竞赛指导委员会,负责职业技能竞赛活动的整体规划和领导。学生职业技能竞赛指导委员会下设办公室,负责技能竞赛申报项目审核、竞赛经费及竞赛档案管理等。各系具体负责本部门职业技能竞赛项目的设置,组织实施培训辅导计划,监控竞赛准备及实施过程。根据职业技能竞赛项目设置情况,可成立相应的竞赛组织委员会,具体负责竞赛项目的筹备,组织和实施,制定竞赛实施方案。
2.具体实施计划
学校应设立学生职业技能竞赛专项经费,纳入学校财务预算,用于经学校批准立项的各类学生职业技能竞赛活动所发生的费用开支,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竞赛资助费,用于材料消耗、培训辅导、命题、聘请评委等;奖励费,用于对校级及以上竞赛获奖学生、优秀指导教师、优秀组织单位的奖励;活动与交通费,用于参加校级以上竞赛的学生及指导教师的活动与交通费用等。用学校经费制作的竞赛作品,其知识产权归学校所有。若获奖作品发生专利(技术)转让,其转让费的30%可用于对相关人员及部门的奖励。
(1)课程融通。课程融通是指在授课内容中将理论知识和動手操作技能的内容相结合起来。“应用学术”是课程融通中最常见的形式,非常独特的做法就是由强理论型教师和强技能职业教师进行小团队合作教学。
(2)跨课程融通。跨课程融通意思就是指在课程发展和真实的实践项目要连接起来,不同的专业课之间要注意其实践中的实体应用,将社会相关内容纳入学术课程、职业课程、执行行业技能标准的项目中,这样可以让学生尽早适应社会的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只要得当,这种方法既可以帮助学生从高中毕业后完全不懂社会的理论课程和企业技能学科中整合在一起进行学习,又可以让学生得到最大程度的个性化的学习成效,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推广的做法。
四、专业职业技能竞赛所要实现的目标
专业职业技能竞赛的本身目的就是为了丰富学校氛围,提升学生动手操作能力,造就团队合作精神。而其本身的推动必须依家国家统一领导,各高职院校落实执行的,但其最终主要还是体现在专业课的改革上面。通过改革,主要能够实现如下目标。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
依据心理学上讲,精神活跃对特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是完成任务、达到目标的心理前提,一个人在联想到自身的目标快要达到的时候,心理上就会产生一股冲动,由此让力量突然变强,提升进度和效率。同时,作为一个生存在社会上的人,必有他自身的一个长处,当一个人的长处通过努力得到扩张,受到大家的认同后,又会激励身边同样有兴趣的人做出行为努力,这样循环不已,可产生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效果。目前,考进职业院校的学生主要是学习动机不明、主动学习能力较差,如何做到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扩大自身的学习意向是很有必要的。通过长期的观察中,可以得出在平常的教学中只要有效地引入职业技能竞赛中的内容,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主要是因为在竞赛开展的同时可使学生更加明确自身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方向,这可以使学生的心理上最大极限地集中精神在完成竞赛题目的学习上,方向很明确,一定要完成为止。搞全校竞赛肯定会有一个结果,就是当学生感觉到可以通过自身的勤奋学习可以达到地完成竞赛目标、取得好的成绩时,自然而然就会提高学习的效果,增大主动学习的动机。
2.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
职业技能竞赛的成果不仅仅在体现个别学生参赛的职业技术能力,更多地反映出高职院校的职业教学能力水平。要想在竞赛中获取好成绩,那就必须要从平时专业教学方面抓起,这就迫使教师的教学理念、自身的技能水平和指导方法必须要大大的提高,否则,成绩就会上去。经过每年的竞赛实践可得,由于职业技能竞赛具有十分强的可操作性、可实践性、甚至非常接近现实生活,所以要想在学生在竞赛中脱颖而出,一方面需要学生自身要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另一方面也对指导竞赛教师或平常上职业技能课的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使教师们不能再按照传统的老套路,照书本的知识点去传授,必须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不断参加企业技能去提升自身的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面对着九零后的学生必须要改进相关教学方法,加强学生企业级的实践能力培养。其实,在一个职业竞赛项目往往不止涉及一门课程、一个专业,而且多门课程之间还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甚至存在多专业共同协作才能完成一个真正的实践型比赛,这就需要教师之间进行跨课程研究,跨专业合作,形成一个全面指导老师团队,形成这一过程中,对于增进教师之间的专业知识理解和认同,产生跨专业的新理念、新思想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促进整个学校师资队伍的交流,加强了整个学校本身的凝聚力。
3.推动教育教学改革
职业技能竞赛的开展,所采用的知识点如同风向标,在整个竞赛过程中除了体现的对学生选手操作能力和道德素质的要求之外,同时也可以引导教师在教育教学改革方面新的构想,只有把教育教学做好了,学生在技能竞赛中才会获取到好成绩。真正职业技能竞赛项目一般是依据企业最新的技术标准和要求或职业资格标准去设置的,如今年出的国赛、省赛,他们非常一致地指向企业的实际应用解决方案當中。这就要求学校在与校企合作上多点去了解企业的实际需要,在课程设置上一定迎合企业的需要,同时也必须要去了解企业最新的技术发展趋势,并将新的技术要求及时纳入教育教学过程中去,这样可以让学生将来就业方面能够得到很好的应用。而在课程制定实施过程中应该多以项目或任务为中间体,在讲台上使学生能够感受到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的作用,让他们知道学习其实也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实现真正做到玩中学,学中玩,娱乐加知识不断地混合,不断地加强学生企业实践能力和自主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提高将来出到社会快速成长的能力。
五、小结
职业竞赛的举行与老师教学和学生活动这三者是相互融通,赛学结合,讲学一体,互相提升。在职业院校当中,真正举办职业技能竞赛的最终目的其实是在于通过职业技能比赛来强化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技能素质,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学生对知识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根本上与搞学校的教育目的是相同的。所以,在真正的教育实践改革中应该将职业技能竞赛与教育教学和学生活动三结合起来,将职业技能竞赛融入学校的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向、教育教学改革和学生管理工作当中去。
参考文献
[1]何福贵,张梅.职业技能竞赛促进实训教学的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1(10).
[2]刘焰.国家级职业技能竞赛对职业教育的影响力探讨[J].教育与职业,2010(03).
[3]马成荣.技能竞赛: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新机制[J].江苏教育,2009(18).
[4]陈炳和.技能竞赛对高职人才培养的价值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03).
作者简介:赖巧贤(1980—),男,广东罗定人,硕士,助教,现供职于广州华商职业学院,主要研究方向:计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