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腾
【摘 要】思想道德教育是一种情感交流活动,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相互尊重和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交往实践活动,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形成关系的动态过程。主体间性是思想道德教育活动发生的作用方式。因此,主体间性与思想道德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思想道德教育在本质上就是主体间性活动。①本文从主体间性的视角出发,探究当下德育内容的现状,发现问题所在,试图提出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主体间性;思想道德教育内容;缺陷;反思
德育内容是实现德育目标的中介和重要手段,只有提出完善的德育内容,同时借助教育主客体充分发挥主体间性的平等合作关系,才能尽早实现德育目标,最终实现大学生的健康全面均衡发展。
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德育内容体系发展的阶段
1.1 高校德育转型与探索(1978年——1992年)
这一时期,主要表现为改革开放背景下价值主体的回归、高校德育面临的新境遇以及高校德育实践途径和内容的探索和创新。改革开放初期,经过拨乱反正,中国文化发生历史性的转变。此时的高校德育克服“左”的思想,逐步恢复系统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并走向规范化、系统化,由此实现改革开放背景下价值主体的回归。由此,高校德育为回应时代的课题和价值主体所呈现的新情况,也适时进行了一系列有益探索,通过坚持新教育政策的引导,探寻高校德育实践路径,推进高校德育的学科化不断探索高校德育实践途径和内容。但总的来说,此时的高校德育改革由于价值定位不明确以及德育改革与社会形势的发展变化的脱离,使高校德育实践陷入被动的局面。②
1.2 高校德育反思与巩固(1992年——2002年)
这一阶段,主要表现为多元文化背景下髙校德育的显著转型和加速重构。高校德育呈现出多样化和个性化的特征、高校德育领域不断拓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是我国一场空前的社会变革,给思想道德领域带来巨大的变化。新的伦理观念和原则,如义利关系的重新整合、个体价值的张扬、功利主义的盛行,使原来较为集中社会价值观念随着社会生产关系的发展和调整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由此,暂未形成正确价值观的大学生不能很好处理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关系,易陷入“什么都对的”的多元价值取向并产生不道德的行为。总的说来,此时高校德育对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关系的认识较薄弱,高校德育理论与实践“貌合神离”。③
1.3 高校德育改革与创新(2002年——至今)
这一时期,表现为全球化背景下的高校德育改革与创新。具体说来此时的高校德育树立和谐的高校德育建设核心理念、确立以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高校德育目标,逐步推进高校德育理论的综合化、高校德育方法的转变。④
2 主体间性视域下高校德育内容研究的现状及原因⑤
当前德育内容面临的一个主要现状就是没有统一的划分依据,导致德育内容的直接罗列。例如,有的人认为德育内容有爱国主义教育,革命理想和革命传统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劳动教育,民主、纪律和法制教育;人道主义和社会公德教育,正确人生观和科学世界观教育。有人认为,现代德育内容具有 7 个方面:道德规范、道德原则、道德价值观和世界观并重,独特的民族性与普遍的国际性并重,学生的道德素养、能力与综合素养并重; 学生的个性与群体意识、社会责任感并重, 注重国情和国策教育,注重公民教育,注重劳动教育。还有的学者认为德育内容有四大方面: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制(或法纪)教育和道德教育。詹万生教授认为,学校德育内容体系主要有五个方面: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心理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
按個体思想品德发展轨迹,即由日常文明行为习惯开始到伦理道德,再到政治思想,最后上升为人生观和世界观这样一条发展、提高的轨迹,把德育基本内容分为文明行为习惯培养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教育,劳动教育和爱护公共财物教育,集体主义教育,自觉纪律教育和民主、法制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际主义教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教育,理想教育和人生观、世界观教育等。
根据德育内容的重要程度区分主要的和基本的德育内容。主要的内容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基本文明规范教育,适应社会发展的现代思想与道德的培养,培养现代人心理素质,青春期性道德教育,培养、发展思想品德能力。有人在主要和基本之外再加上热点的和特殊的内容。还有的研究将其区分为基本内容、一般内容、新生内容和特殊内容。
按层次划分德育内容。檀传宝教授认为,学校德育内容包括四个主要的层次: 一是基本文明习惯和行为规范的教育,二是基本道德品质的教育,三是公民道德或政治道德品质的教育,四是较高层次的道德理想教育即“信仰道德”的教育。黄向阳博士把德育内容分为三个层次,即道德理想教育、道德原则教育、道德规则教育。这三个层次的教育,对学生的道德行为具有不同的规范功能: 道德理想教育主要起激励作用,道德原则教育主要起主导作用,道德规则教育主要起约束作用。冯增俊教授在比较西方德育内容以后,把德育内容分六个层次,即家庭道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阶级道德,民族道德,文化道德。根据德育内容的稳定性分为两大部分: 一是基本的、相对稳定的内容,一为灵活安排的、可变性的内容。前者可称为学校德育的基本内容,后者则是学校德育的时变内容。
出现以上现状的原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德育目标的泛化,直接导致德育内容不清晰,不能形成一个统一的分类依据。德育目标作为制定德育内容的依据和基础,只有德育目标明确清晰,才能为德育内容的制定指明方向。
同时还应注意到,德育内容还是根据当前的形势以及当代大学生的品德确定的。当下,如何准确把握当前形势,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分析,也都是所面临的困扰。
最后,就是对于主体间性重要性的忽视。教育主客体的地位仍旧处于一个相对不平等的关系之中。往往会缺少对于教育客体主体性的发挥,不能双向互动了解到客体需求,这也会影响到主体在内容的领会和传授中失去效力。
3 主体间性视域下高校德育内容存在的缺陷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能够看到德育教育一个深化发展的历程,逐步从过去单一式的主体性高校德育向全面的主体间性德育发展,但同时,我们还应看到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德育内容层次不清晰,缺乏针对性
德育内容针对性不强是当前德育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高校的德育目标是培养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当前德育内容所能达到的德育目标与这种高远的德育目标相距甚远,这容易使德育目标停留于表面文字、流于口头形式。课程应包含哪些内容,有哪些实践环节,这都是要建立在具体层次,细小目标基础之上,有明确针对性具体实施的。如果不能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制定适合于学生发展的具体的德育内容体系,德育在学生现实生活中起到的作用就会很少。最终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德育的实效性不高。
3.2 德育内容过于抽象,忽视学生个性发展
学生主体性的不断增强,尤其是在要求主体间性日益发挥作用的今天,希望在双向理解融洽的基础上能通过互识达成共识,德育内容对德育对象的主体性道德思想的束缚反而就越发凸显。长期以来,高校德育目标的定位缺乏对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以及发展水平的考虑,在德育内容的安排上,忽视了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在德育过程中往往忽略了德育对象自身个性发展的需要,德育内容过于抽象、統一,往往用某种固定的德育内容、某种统一的、标准的模式来强制学生被动接受,这种强制的道德教育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发展。高校德育的目标最终是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这个目标的实现只有首先倡导个体发展,使个体的独创力得以发挥,提高觉悟,达到自我觉醒,才能更好的认识自己和他人,最终融入整个社会群体当中。
3.3 德育内容重理论,轻实践
当前高校在德育内容的传授,主要还是集中在理论知识的灌输上。出发点也是帮助学生树立坚定的政治方向,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但是,教育者片面强调学生对于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而忽视了实践环节,这就造成很多学生对于德育内容学习的漠视态度,甚至心生厌意。同时,使老师也处于一个两难境地,受传统教学模式和制度的约束,不能真正使学生发挥出客体主体性的作用,导致学生在课程考试结束后,就将德育内容丢之脑后,缺乏深刻认识。当前,德育内容逐步回归现实,要求增强适用性,这也进一步说明,在德育内容的传授中,实践的重要性。
3.4 德育内容政治化倾向严重,忽视学生的生活教育
政治教育是我国高校德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偏离政治教育,德育教育将沦为空谈。我们显然不能忽视政治教育在德育内容上的首要地位,但是作为受众的高校学生群体,如果过分强调意识形态,一方面,很可能造成学生对于德育教育的厌烦情绪,另一方面,过分强调高境界的德育教育,造成这种悬空,也会使学生忽视生活教育,尤其体现在基础文明行为的培养、法纪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的缺失上。如果德育不能使受教育者通过内化自省的方式转化为个人的道德习惯,德育内容也难以实现德育目标,从而会制约整个德育功能的发挥。
4 解决当前高校德育内容缺陷的对策
4.1 在高校师生中展开调研,了解当下德育开展现状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德育内容要想与时俱进,切实发挥作用。就应该首先了解受众所需,发现问题的根源,不单单是局限于以往教育主体的单方面制定。听取教育主体在开展德育教学中面临哪些困扰,同时也要了解教育客体意见,提取有价值的建议。在主体间性的引入下,就是要注重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双向互动,知其所需,制定出能在教育主客达成共识的德育内容。
4.2 注重人的发展,关注人的主体性
德育的核心是思想政治教育,但德育的根本目标和前提是心理品质和品德能力培育。在此过程中,更应注意到教育主体的需求,听取两方意见,以实现德育内容与教育主体实际的贴合。强调德育要为人本身的生活需要服务,要关心个人价值,关心人的健康发展和生活的完美幸福。把人作为道德主体来培养,以突出“人的发展”。因此,高校德育的使命就在于通过塑造伦理精神,既实现其政治功能,又促进人的德性发展,完善道德人格,改善道德生活,实现道德对人生的引导和调节。
4.3 引入生活教育,融入更多实践环节
在坚定政治方向的前提下,融入更多符合学生需要的德育内容。例如,我们的德育课堂,在新生入学时,开展理想教育课程,可以首先听取学生的个人兴趣和志向,然后老师给出合理的意见,指导和帮助学生规划大学期间的学业和应参与的社会实践;在职业道德环节,增设职场演练课堂教学,模拟求职场景,老师给出点评,来提升职业道德修养。
德育内容的真正实现,要充分发挥主体间性的平等合作关系。让教育客体有更多机会能够参与到其中,不再局限于以往悬空式的教育内容,仅仅流于形式。让学生真正从课堂和实践中有所收获,坚定树立正确的德育观,这才是德育内容发挥效力的体现。
【参考文献】
[1]叶素梅,赵宝臣.关于德育内容体系的思考[J].辽宁教育,2001(3).
[2]冯文全.论德育内容的结构及其优化[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2005(4).
[3]王道俊,王汉斓.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347-361.
[4]颜红.道德教育从主体性向主体间性的转向研究[D].长沙:2013.
[5]张耀灿,等.政治教育学前沿[M].
[6]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注释:
①颜红.道德教育从主体性向主体间性的转向研究[D].2013,4.
②③④石亚玲.改革开放以来文化视野下高校德育发展历程研究[D].2013,4.
⑤张忠华.中国德育内容体系建构的反思与探索[J].2006,10.
[责任编辑:杨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