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模板支撑体系可靠性研究

2014-10-21 20:05陈继军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4年36期
关键词:具体措施建筑施工

陈继军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建筑施工的技术也逐渐得到提升,作为建筑施工过程中的重点因素,保障混凝土的强度和施工安全是模板支撑体系的重要目标。随着建筑结构的多样化,建筑技术和材料的多元化发展,人们对于建筑的安全性要求越来越高,也给建筑施工模板支撑体系的抗扭性能、稳定承载力以及施工体系的可靠性等带来了难度。本文就建筑施工模板支撑体系的特点进行研究,就当前我国建筑施工模板支撑体系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对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建筑施工 模板支撑体系 可靠性研究 具体措施

建筑安全事故频发不仅危机了建筑行业的发展,更带来了不可挽回的损失。随着人们的意识提升,建筑施工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因此作为保障建筑混凝土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的重要部分,模板支撑体系的运用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模板支撑体系的目的就是确保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和强度,运用在建筑施工中来承受混凝土转移过来的荷载,对于建筑施工的安全性非常重要。下文就我国当前建筑施工运用模板支撑体系的现状进行分析。

一、我国建筑施工中运用模板支撑系统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运用现状。

近几年来,我国的建设逐渐加快,伴隨而来的是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和超高建筑的建设。对于高层或者超高层建筑而言,其结构一般采用的是剪力墙(如图1所示)、框架(如图2 所示)以及筒体等三种结构形式,而这三种结构都不可避免的会使用到支撑模板体系上进行的混凝土浇筑。就当前我国的情况看,多数的建筑建造施工依然要使用模板支撑体系,显然,这也是使得模板支撑体系得到广泛运用的主要原因。显然,我国在模板支撑体系方面的施工技术起步较晚,与其他欧美国家相比,发展更为滞后。我国建筑施工在实际使用模板支撑体系的过程中,更多的是借鉴国外的方法,其使用的效率不高,因此还有待改善。

图1 剪力墙支撑系统

图2 框架结构支撑系统

2、模板支撑体系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2.1 支撑体系的承载力不够。

虽然我国使用模板支撑体系较为广泛,但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这也是发生模板坍塌事故的主要原因。因结构设计不合理、构件的连接刚度不够或者使用的建筑材料质量不过关等都可能导致模板支撑体系的承载力不够。再加上相关设计人员在设计时没能考虑到结构设计的合理性或者对于一些不确定因素的考虑不周,都可能使得支撑系统的稳定性不够,从而导致安全隐患。

2.2 施工过程材料用量大且利用率低。

众所周知,建筑工程的材料消耗量非常大,而模板支撑体系施工中用到的木材量更是惊人。通常来说,一平米的模板下要用到至少五个木方,这样一来,整个工程所消耗的木材量是巨大的。但因模板的周转次数较少,这些木材用于重复利用的机会非常少。而很多发达国家的建筑情况来看,优质的模板材料可以被使用至少30次以上,这也与我国建筑模板的生产工艺和质量有关。

2.3 施工技术滞后,作业质量低下。

就我国建筑行业的实际情况来看,模板施工的发展时期还不长,还属于较为新颖的行业分支。所以在实际的建筑施工运用过程中,基本由木匠负责模板支撑体系的安装,很多建筑施工都缺乏专业的安装人员,这也导致在实际的模板安装过程中,因木匠技术人员对模板的荷载情况不熟悉,导致实际荷载与模板的荷载之间相差甚远。最终导致安装过程的安全隐患,再加之缺乏安全意识,施工工艺与技术较为落后,就更不能保证模板支撑体系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二、完善建筑施工模板支撑体系的具体措施。

终上所述,虽然建筑施工模板支撑体系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但存在的问题还很多。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进行处理,势必会影响到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从而危机建筑企业的经济利益和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必须加强建筑施工模板支撑体系的可靠性,从多个方面出发,有效解决现有工程运用模板支撑体系存在的问题。

1、在实际的模板支撑体系施工过程中,为确保设计的规范性,保障整个体系的安全稳定,需要结合实际的施工依据来设置极限状态,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施工规范。就现行的建筑模板支撑体系结构计算规范与理论来讲,在实际施工时还必须针对相关参数和计算方法的衔接,运用概率极限的计算方式,对建筑工程的相关结构可靠性进行计算。此外,结合各部分理论与实践经验,进一步完善设计,加强数据的累积,以保障建筑施工模板支撑体系的稳定性。

2、在进行工程模板支撑施工时,还需要进行人为的错误检查结果和数据收集,并且保证在施工期间内,对支撑工程的可靠性进行检查。尽量降低人为的错误对支撑体系的可靠性造成的影响,并且可以为施工检查方案提供更为科学合理的建议。

3、另外,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荷载的统计和调查是安装模板支撑体系最关键的环节。在模板支撑结构体系中,需要对相关的设计和体系的可靠性进行细致的分析,以体现出设计对于施工实际荷载的制约作用。近几年来,我国在进行建筑施工模板支撑结构的可靠性分析中,大多采用将过的是施工期荷载、工程经验统计等方式来判断实际荷载。然而这种方式不完全满足,所以要根据实际模板支撑体系情况进行改进,进一步强调施工调查的合理性,保障模板支撑结构体系的整体科学性。

4、与此同时,针对模板支撑结构的体系分析来看,作为模板支撑体系可靠性成败的关键,风险评估工作不仅需要针对各种实效的模式进行分析,更需要计算出相应的概率。对于外部或者内部一些不确定风险因素,更要在评估报告中体现出来,及时收集模板支撑结构中相应实效的数据,充分考虑不同的安全目标之间的差异,以提高模板支撑体系方案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再提高方案的经济性。

结语:总而言之,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为保障安全稳定的模板支撑体系安装,必须针对安装过程中材料、技术以及人员等层面全面把关,为提高模板支撑体系的安全性、可靠性以及有效性和科学性做保障。另外,还应针对我国建筑施工的实际情况来设计适应、合理的模板支撑体系施工方案,保障建筑施工的正常进行。

参考文献:

[1]曾宇宣. 建筑施工模板支撑体系可靠性分析[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14:158-159.

[2]韩晓伟,苗辉. 建筑施工模板支撑体系可靠性研究[J].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3,12:117.

[3]吕晓斌. 建筑施工模板支撑体系可靠性分析[J]. 机械管理开发,2013,05:43-44.

猜你喜欢
具体措施建筑施工
加强施工技术管理提高建筑施工安全
论加强营林生产管理促进林业工程发展
建筑施工管理中危机管理意识的运用
建筑施工管理创新研究
浅谈建筑施工协调管理(2)
企业工商管理人员应具备的能力及提升措施
施工企业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探讨
浅谈建筑施工管理
评价机制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及应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