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再义
摘 要:西藏特殊的环境对学生学习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探讨,认为西藏地广人稀、交通不便、低温、低氧的特殊环境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效率,一定程度上促使学生采用了低效的学习方式,影响了西藏的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环境;学习;影响
有“世界屋脊”之称的西藏,环境特殊,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地广人稀;地形复杂,山脉高峻,沟峡峭深,交通不便;空气稀薄,含氧量低,每立方米空气仅含有氧气150~170克,远低于平原的250—260克;日照时间长,辐射强烈;气温低,温差大,藏北冰冻期长达半年;干湿分明,冬春干燥,多大风。
西藏教育质量不高、学生学习成绩差与这一特殊环境有相当大的关系,西藏这种特殊环境对学生学习的直接影响至少有以下三方面:
一、影响学生接受教育(学习)的积极性
西藏地广人稀,12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仅生活着300余万人口,西藏经济落后、建校成本又高,学校布局不合理,哪怕是小学生距学校都非常远。西藏交通还不好,可以说很差,2013年西藏公路密度为5.87公里/百平方公里,乡村尤其是牧区公路密度特别低。路面也差,90.63%的是未铺砖路面(2008年)。学生上学非常不方便。
西藏气候西北严寒干燥、东南温暖湿润,干湿分明,雨量集中在6至9月,这段时间雨水连续不断,导致藏东南频发泥石流,而冬季时藏西北等高海拔地区又常被大雪封山封路。这导致很多地区的学生上学路途非常艰险,无论是开学返校还是放假歸家。
上学路的艰辛,让家长缺乏送子女上学的积极性、也让不少学生失去上学的积极性。今年的一次会议上,据日喀则某西部偏远县的中学校长讲,都开学一个星期了,应报到的1100多名学生仅报到了197名,上学不便恐怕是其中的重要原因。
地广人稀还导致一些学生(多来自偏远牧区)学校适应不良,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上学积极性。笔者任教谢通门县中学时,就遇到过一些学生因学校人多感到胸闷心烦,在校园呆不下去而申请去野外走走或爬爬山,“普九”期间这种情况尤为频繁。
二、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
“适宜的海拔高度(如1500~2500米)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是积极的,它可以调节人体新陈代谢,改善人体内环境,从而促进人体健康。”但高海拔完全就不一样了。西藏平均海拔达4000米,随海拔增高,气压会降低,空气密度要减小,空气含氧量逐渐递减,海拔3000米时每立方米空气中的氧气含量相当于海平面的73%上下,4000米时约为62%~65.4%,到5000米时仅为59%左右。西藏低压、低氧、低湿、低温、强辐射的高原环境会影响人睡眠、使心脏超负荷等,本就会使高原上的人们嗜睡、易疲劳、劳动效率降低,而低氧还会对人的认知产生“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受损、思维迟钝”的不良影响。学习离不开记忆,这严重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冬季寒冷的气候也会降低人们的工作、学习效率。
西藏高原特殊环境的这种负面影响是绝对的,人们对高原环境的适应也只是相对的,并不能消除。整体上,日喀则地区高海拔的西部县学生的中考成绩明显差于东部县,西藏阿里、那曲两地区学生的中考成绩也明显差于其他地区,恐怕“越低氧、越寒冷,学习效率越低”才是这一现象背后的重要原因。
三、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
西藏气温低,全区年均气温在-2.8~11.9℃之间,并且由东南向西北逐渐递减,即使在温和多雨的藏南最低月均气温都能低至-16 ℃,寒冷的藏北高原年平均气温都在0 ℃以下,冰冻期长达半年,以那曲地区为例,最冷的1月份平均气温仅为-14.9~-7.4 ℃,最低气温曾达到过-42.9 ℃。
气候寒冷,人易情绪低落、注意力难以集中,食欲和睡眠也会受影响;严寒更会致人关节僵直、变形、活动受限,严寒时人们臃肿的着装也会束缚其行动。情绪不高时,较之做题学生可能更倾向于记诵;严寒时恐怕谁都不愿意让手暴露在寒冷刺骨的空气中握着冰冰的笔贴在凉凉的桌面上解答问题。我们认为,严寒是西藏学生学习时喜欢记忆、背诵而不习惯动手(做作业等)的客观也是主要的原因。
死记硬背、生吞活剥地学习本就低效,并且随着学习的深入越来越低效。高原缺氧、记忆受损的情况下还死记硬背,无疑更低效。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对数、理、化学习的影响尤为明显。学习数理化不能不做题,物理、化学的学习更离不开实验。死记硬背的低效学习方式必然导致教育质量的低下,西藏学生数学及理科科目成绩常弱于其他科目成绩,也说明了这一点。
西藏特殊的环境对学生的学习还有一些间接影响,譬如这种特殊环境下的教、学都是低效率的,与内地相比,西藏的教师和学生肯定无法完成规定的学习内容,这导致教学目标脱离了西藏实际,在必须完成的压力下很多科目师生只能偷工减料、做表面文章,这也是西藏教育质量不高的另一重要原因。
概而言之,西藏地广人稀、交通不便、低温、低氧的特殊环境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效率,一定程度上促使学生采用了低效的学习方式,严重影响了我区的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韩国玲.高原低氧对人体认知功能影响的研究[J].高原医学杂志,2009(4).
编辑 孙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