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运用“惩罚”,纠正学生不良行为

2014-10-21 19:53郑纪孝张晓英
学校教育研究 2014年23期
关键词:体罚惩罚错误

郑纪孝 张晓英

在素质教育形式下,人们谈“罚”色变,一提到罚,人们往往与体罚挂钩,认为是违反教育规律的,是侵犯人权的,似乎教育就是万能的,通过表扬奖励可以感化所有学生。

笔者认为这种看法是非常片面的。教育是一门爱的艺术,它离不开管束,它既不能光靠那些苍白无力的说教,也不能异化为扭曲的暴力教育。作为教师,对于学生的缺点或错误如何进行批评、教育?这是一个非常重要、而且含有技巧的问题。一方面我们需要以极大的热情真诚地去发现学生身上的每一个闪光点,并予以适度张扬,以此激励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真、向善、审美欲望。另一方面,合理的惩罚不仅是合法的,而且也是必要的。这种合理的惩罚,有助于形成学生坚强的性格,能培养学生的责任感,锻炼学生的意志和人格,能培养学生抵抗引诱和战胜引诱的能力。同时,还能增强学生抗挫折的能力。通过利用批评和惩罚的手段来达到警醒学生,避免再犯错误,帮助其克服缺点,改正过错。正如捷克伟大的教育学家夸美纽斯所说:“犯了错误的人应该受到惩罚,但他们之所以受罚,并非因为他的犯了过错…而是为的要使他的不再犯”。是的,有效的、成功的、具有激励性质的批评,可以改变一个人,使他一生受益,将一个人引向成功;相反,一个伤人自尊心的、令人消沉的批评如讥讽、嘲笑,会让一个人精神从此一蹶不振,失去前进和向上的动力,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既不违反国家政策,又不损伤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巧妙实施适当的惩罚呢?下面笔者结合自身实际谈几点看法。

什么是“惩罚”?“惩罚”是对不良行为的一种强制性纠正。在我们学校教育中,这既可以思想上的,也可以物质上和行为上。

一、合理处分型惩罚,纠正孩子对错误的认识

现在我们义务教育段学校不允许开除学生,但我们还有批评教育、警告、写检查等方式,我们对待学生犯错的不同程度,可以灵活运用。而对于学生干部、小组长等犯严重错误,可以停职、撤职等处分方式,但轻易不要这么做。比较好的办法是留职不动,安排另一个同学实际上接过他的工作,待下学期选举时自然更换。有些班主任会因为不大的事情一怒之下公开宣布撤掉某干部的职务,这种办法很不好。

通过合理的处分,让孩子意识到犯了错误就应该受到应有的惩罚,从而帮助孩子们从思想上认识到不应该犯错,遵守纪律是自己的本分。

二、偿还取缔型惩罚,让孩子知道犯了错误会有物质赔偿

学生上课玩东西,屡次提醒无效,或者学生把学校禁止的物品带进校园,教师有权没收。这类惩罚的特点是要求犯错误的学生对所犯错误给予某种回应和补偿,以表示其有所悔悟,愿意改正。但是一定要注意,上课没收的东西,一般下课就要归还,一时不便归还的,要明确告诉学生何时归还。所谓没收,只是暂为保管而已,教师不可收来扔在办公室就忘记了,不管物品价值高低。有些不该还给学生的物品(如刀子),要通知本人后上交学校。

而对于学生因自身行为对学校或同学的物品造成损害的,如打烂学校门窗玻璃、损坏同学文具盒、书包等,要由自己来赔偿,并且这一过程一定要孩子知道错在哪儿、赔偿多少,并直接参与赔偿过程,从而让孩子知道犯错要付出代价。

三、剥夺权力性惩罚,让孩子在行为上体验惩罚

对于学生的一些错误我们可以采取剥夺他某些权力来进行惩罚,这类惩罚的特点是用暂时剥夺学生某些权利以示警戒。比如,学生上课乱说话或者做小动作、违反纪律等,侵占了他人的发言机会,教师可以暂时禁止他发言。再比如,现在孩子们对一些艺术、实践活动很感兴趣,我们对于那些不接受教育管理、自制力差的孩子就可以取消参加某些活动的权利以示惩罚,当然这些活动应该是受罚者喜欢参加的,否则达不到惩罚目的。需要注意的是,其理由应该是与本次活动有关的。如果因为某学生不完成作业就罚他不准参加集体生日,那就不合适。经验告诉我们,这种惩罚的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对于行为上的惩罚我们还可以采用让孩子身体上有一定体验,比如,罚站、罚打扫卫生等,但这绝不等同于体罚。这类惩罚的特点是让学生的身体“吃苦”,属于轻微的“体罚”。这种惩罚一定要掌握分寸,注意因人而异。

四、升级型惩罚,协同搞好对孩子的教育

升级型惩罚是指超出班级范围对学生进行的惩罚。对此我们一是可以通过家长对孩子不良行为进行教育,二是还可以采取上报学校政教处、教导处等方式,从学校层面对学生违纪行为进行处理,形成家庭、学校、社会教育合力。

五、惩罚必须做到严而有格、严而有度

惩罚的运用必须严而有格,严而有度,运用得法,如稍有差错就会演变为体罚、心罚,给孩子带来不应有的伤害。为此我们必须杜绝讽刺挖苦、侮辱性惩罚、侵犯隐私性惩罚、不平等惩罚、无关联惩罚等方式。

总之,班主任对学生的适当惩罚是必要的,但不能无度、乱用。目前,中小学里不敢理直气壮地惩罚学生和任意惩罚学生这两种现象并存,基本原因就是惩罚缺乏规范。改变这种状况的方法应该是,索性大大方方地把惩罚作为一个科研课题來认真讨论,不要回避它,要有具体条文来规范惩罚,这样才可以使惯于胡来的教师少犯错误,使“胆小”的教师有所凭依,不致失去一件重要的教育武器。

猜你喜欢
体罚惩罚错误
在错误中成长
航空信带来的惩罚
Jokes笑话
美国教育体罚的渊源,现状与前景
有些伤痛,爱也无法抚平
体罚容易让孩子精神失常
“怒”与“努”
真正的惩罚等
“浮”字等
航空信带来的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