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高中历史材料题的能力提升

2014-10-21 20:22季华娜
教育·综合视线 2014年18期
关键词:史料答题解析

季华娜

高中历史新课改的理念是培养学生阅读、分析、创新、实践的能力。基于这一新课改理念,无论是高中历史教学还是在高考中,历史材料解析题都是学习和考查的重点。作为一线教师,笔者发现,高中学生完成历史材料解析题的能力仍很薄弱。面对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应从做题顺序、审题方法、史料分析、组织答案等四个方面入手,提升高中学生解析历史材料题的能力。

带问题阅读

从考查的能力范围来看,历史材料解析题题型能够综合考查学生的史料阅读分析能力、知识迁移及运用能力;从其高考所占的权重分值来看,满分100分其材料解析题就占了52分,可见提升学生解析历史材料题的能力尤为重要。从笔者所教的高三学生的历史测试得分情况来看,学生解析历史材料题的能力普遍薄弱,平均得分介于23分到27分之间。也就是说,提升学生解析历史材料题的正确率,对高中历史教师来说迫在眉睫。下面筆者针对高中学生在历史材料解析题教学和考试中常遇到的问题,浅谈些许实践体会。

受传统阅读习惯的影响,高中生拿到题目后往往总是采取先阅读材料后阅读题目的顺序,导致在阅读材料的过程中缺乏目的性,历史材料解析题一般来说信息量比较大,而依据人脑信息摄入量及瞬间记忆遗忘规律,学生在阅读完材料和看完题目后需要再次返回到材料中去寻找有效信息,来回几次的折腾,势必影响学生的答题速度和考试成绩。笔者认为,做历史材料解析题时,应先审题,在准确把握题意的基础上带着问题去阅读,做到有目的、有针对性,力求快、准、好,准确地提取有效信息。

审题是方向标

审题是做历史材料解析题中最重要的一步,具有方向标的意义,应该从宏观把控,细节入手。众所周知,若做题的方向出错了,那么后面的阅读分析材料和组织答案都归徒劳——失之毫厘、差以千里。而这关键的一步,恰恰是学生们经常犯错的地方,下面笔者就学生在审题的过程中常遇到的几个主要问题逐个分析。

忽略问题的限定信息 在教学实践中,常常有学生问,什么时候只按照材料回答,什么时候要结合所学习过的知识回答?笔者告知学生:在题目中写有“依据材料”的,就是只按材料中涉及的知识作答,无需扩展。如果题目的表述是“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则学生要根据材料中提供的有效信息,并适当结合已经学过的历史知识,进行综合分析作答。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常出现审题不够认真,还没弄清楚题意,就把相关的一些内容都写上了,犯了贪大求全的错误。怎么克服呢?能联系到诸多相关内容是好的,关键是如何取舍。答案一般要紧扣题目,选取有效材料。只有紧扣题目和材料的内容才是切题的,其他的可以大胆舍去。如题目“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文翁办教育的特点及对当时教育体制发展的贡献。”在回答后一问时学生们往往把文翁办教育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贡献都写了出来,犯了审题不清、贪大求全的错误,忽略了在题目中已经明确地限定了信息的来源——“根据材料二”;再有题目中明确强调了是“对当时教育体制”的贡献。抓住“当时教育体制”这一要点,学生只要在材料中寻找有关文翁办教育对当时教育体制方面的贡献答上就可以了,无需拓展。

偷换概念,偏离题意 高中学生经常会将一些似乎一样的史学概念进行偷换,实际上已经改变了题目中的修饰语、适用范围、针对的对象等具体内涵。例如,题目“概述儒学的社会影响是如何不断扩大的”,题目中强调的是“社会影响”的扩大,很多学生就偷换概念直接答成了“儒学在封建社会的发展历程”,从而偏离了题意。

畏惧复杂问题,导致审题不清 其实复杂的问题并不可怕,应该多读几遍题目,围绕材料,转化成熟悉的问题。如题目“结合史实说明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中期,工业文明和农业文明、资本主义文明和社会主义文明之间在经济上是怎样相互关联和渗透的”,学生一看见这么长的问题,立刻傻了眼,加上问题中用的名词“工业文明”“农业文明”“资本主义文明”“社会主义文明”等,学生们认为这些词涵盖的范围很广,要对他们进行比较联系就更不知道从何下手了。实际上这道题学生只要注意把握几个关键点就可以了,把问题中陌生名词替换成熟悉的词,本题中界定了时间范围“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中期”,指明了答题角度“经济上的关联和渗透”。从该时间范围和答题角度来分析,可以把工业文明和农业文明的经济联系理解为19世纪中期西方列强对广大亚非拉地区的经济掠夺和商品输出,可以把资本主义文明和社会主义文明的经济联系理解为20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国家和苏联经济上的互相借鉴。通过这样的分析就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的过程。

无法准确提炼史料中的信息

对于材料题而言,材料就是整道题的基石,是解题的关键。而这关键的一步,恰恰就是学生们经常易犯错误的地方,下面笔者就将学生在阅读分析材料的过程中遇到的几个主要问题逐个分析:

忽略史料来源信息 每一则史料一般都有注明其来源,通过信息来源可以帮助理解史料,甚至成为解题的突破口。如福州市检2014年3月文综卷第38题第一问,“材料一:善于忠实享受自己的生命,这是神一般的尽善尽美……在我看来,最美好的人生是向合情合理的普通标准看齐的人生,这样的人生没有奇迹,也不荒唐。{[法]蒙田(1533-1592):《论经验》)}问题:据材料概括蒙田的基本观点,结合所学,简述其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在解答这道题时,必须注重史料的来源,从时间信息中可以判断出史料反映的是16世纪的思想文化,加上材料中强调的是肯定人生命的价值,这样就可以比较容易地分析出其思想背景是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这一例子证明了从史料信息来源中可以挖掘出诸多有效信息,进而分析好史料,准确地解答问题。

畏惧古文材料 人们常说文史不分家,但毕竟历史不是语文,不要求逐字逐句翻译,只要大概明白古文材料的意思即可。而古文材料之所以会被挑选出来用,都是与历史知识密切相关的,只要掌握好历史知识,是完全可以明白古文的基本意思的。例如,《南京、淮安市2013届高三模拟考试历史试题》第21题第一问:“凡以教化不立而万民不正也……古之王者明于此,是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立太学以教于国,设庠序(学校)以化于邑,摩民以谊,节民以礼,故其刑罚甚轻而禁不犯者,教化行而习俗美也。(《汉书·董仲舒传》)问题:根据材料,概括董仲舒针对教化提出的具体主张。”对于这道题,古文看上去好像很难懂,实际上只要抓住问题中的限定信息“教化”二字,去史料中寻找有效信息就可以了,即使无法完整翻译整段材料的意思,也不难从材料中找出关于教化的关键词:学校、仁、礼,然后围绕其组织语言回答。

对表格材料的表述和分析无从下手 表格材料相对于文字材料的优点就是可以体现内容的对比,因此出现表格材料的题目时,一般是在考查学生的对比能力,要求学生通过比较不同项目间的差距,进一步引出问题,如产生表格中数据变化的原因也就是背景、影响等,只要紧紧抓住题目中考查的方向,对表格中的相应数据进行对比,表格题目就不难解答了。

时常出现的问题

其一,答题东一句西一句,缺乏逻辑性。针对这一问题,平时就要训练学生答题,要懂得将史料中的有效信息按照其内在的逻辑性进行梳理,回答问题的背景或影响时一般要分别从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进行论述。

其二,答题中容易犯基本概念错误,这是在第一轮复习中要加强的。例如,错把梭伦改革认为是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梭伦改革时期是有工商业奴隶主,但是不是资产阶级,不能一看到工商业就以为是资产阶级。

其三,答题没有分点,即使分了点,也把握不好一个问题究竟要答几点、答多少。这属于一个习惯问题,平时训练中就要时刻强调学生答题时必须分点,并且通过自评、互评的方式,训练学生依据题目的分值进行分点的能力。

虽然当前高中学生完成历史材料解析题的能力相对较弱,遇到的困难也比较多,但是归纳起来,问题大多出在以上四个方面,相信只要教师们在高三复习的全过程中帮助和引导学生克服困难,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学生就一定能够得心应手地完成好历史材料解题的解答。

(作者单位: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华侨中学)

猜你喜欢
史料答题解析
走马史料赠故里 川渝民间文艺添新篇
睡梦解析仪
复合场中类抛体运动解析
“Fe2+与Fe3+”相关解析
对称巧用解析妙解
史料教学讨论征文
史料教学讨论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