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规则引导法在幼儿园班级管理中运用的分析

2014-10-21 20:16陈明辉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4年5期
关键词:班级管理运用幼儿园

陈明辉

【摘要】幼儿园作为对幼儿知识、兴趣、态度等方面素质的启蒙教育机构,对培养幼儿的性格完整健康、社会常识、行为习惯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为了促进幼儿的和谐、健康发展,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加强对幼儿园的班级管理也尤为重要。纵观我国幼儿园的发展现状,在幼儿园班级管理中所采用的方法有多种,而规则引导法作为其中的一种方法,具有应用最广泛、最有效、最直接等特点。因此,本文就以规则引导法为研究对象,具体分析该方法的概念,并论述其在幼儿园班级管理当中的运用,以期能为相关教职人员带来些许帮助。

【关键词】规则引导法;幼儿园;班级管理;运用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2(B)-0000-00

规则属于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等活动当中必须遵循的一种具有合理性、合法性的行为规范准则。为了保证人们养成良好的规则习惯,在幼儿意识萌发期便采取有效的方法引导其遵守规则就显得尤为重要。幼儿园教师在班级管理当中通过一些科学、有效的措施和手段,循序渐进地引导幼儿们遵守相应的规范行为准则,为幼儿们在集体中从事自主活动提供可靠地保障,使他们均能够和谐相处,健康成长。

1.规则引导法的概述

1.1规则引导法的概念

规则引导法属于幼儿园班级管理中最常用的一种管理方法,是指采取合理、合法的规则引导幼儿的各种行为,在确保幼儿自身安全和不会危及他人的情况下,使他们的行为尽量与集体活动的要求與方法保持一致。在规则引导法中,所应用的规则主要是指幼儿与幼儿、幼儿与幼教、幼儿与材料、幼儿与环境之间互动时的一种关系行为准则。幼儿园班级管理当中所应用的规则引导法具有简单易行、连贯性强、重视情感沟通、实践性强等多种的优势。教师在应用时,以行为结果作为目标,规范幼儿的行为方式,引导幼儿的行为方向。同时教师需从行为的预期结果出发,引导幼儿自觉辨别自身行为的正确与错误。

1.2规则引导法的制定技巧

幼儿不同于成人,其不懂得规则的意思,若无合理的引导,也不会自觉地遵守相应的行为规范,因此,制定规则对幼儿进行管理时,在保证规则科学性、有效性的同时,还需注意规则应用的合理性,保证规则不会对幼儿身心造成伤害。在对以上要素的考虑下,规则引导法的制定技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⑴内容明确而简单。幼儿园规则的制定,主要是为了规范幼儿的行业,进而便于教师的管理。但在规则制定时,也不能只以教师便于管理的角度考虑,还庆充分地尊重幼儿的心理与思维,尽量以浅显易懂的方式表达规则的内容,使幼儿能快速、充分地了解自己所要遵守的规则。⑵应用必要且合理。在制定规则时,应充分地考虑到每条规则是否有必要,在满足规则必要性的同时,还需保证规则在应用时候的合理性。使规则能够促进幼儿的良性、健康发展,而不是制约幼儿的天真和天性;⑶尽力而为,不强迫幼儿。规则在制定后应用时,有些幼儿比较听话,容易遵守规则,但有些幼儿比较活泼,难以有效地遵守规则,这也导致了同一个规则在不同幼儿身体所收到的不同效果。这种现象下,教师不应该强迫幼儿一定要严格遵守某条规则,多站在幼儿心智不成熟的条度考虑,尊重幼儿各种稀奇古怪的想法,以满满的包容心、耐心、爱心对待幼儿,尽量合理地、循序渐进地引导幼儿遵守规则[1]。

2.幼儿园班级管理的意义与内容分析

2.1幼儿园班级管理的意义分析

幼儿园班级管理主要是指幼儿园各班级中的幼教人员,通过计划、实施、总结、评估等一系列的过程,组织协调好班集体内的幼儿、财、物等,进而达到高效保育、教育的一种综合性活动。而幼儿园班级管理也是展示幼儿园儿教学水平和管理水平的关键平台,从宏观角度而言,做好了幼儿园的班级管理工作,就能够有效地保证幼儿园整体管理教育水平的良好。而从微观角度而言,做好幼儿园园班级管理工作,具有以下几点现实意义:

⑴幼儿在幼儿园的健康成长、和谐发展,与班级管理工作离不开关系。教师在班级中营造出如家庭一般的轻松、温馨氛围,能够让幼儿们尽快地适应新环境,并通过适当的管理与引导,使幼儿养成良好的班级常规,在集体活动中能能和谐相处;⑵通过有目标、有计划的管理措施,使幼儿园班级的日常运行合理、规范、有序,进而对幼儿起到良好保育和教育作用;⑶教师通过有效的班级管理手段,以最少的物力、人力和时间,尽可能地使幼儿获得全面、合理的发展,进而整个班级呈现出积极、健康面貌[2]。

2.2幼儿园班级管理的内容分析

幼儿园班级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有人的管理、物的管理、事的管理三个方面:⑴人的管理。人的管理主要是指教师对班级中幼儿的管理与看护,除此之外,人的管理还涉及到了对教师、家长的管理;⑵物的管理。幼儿园班级管理中物的管理包括对生活、游戏、教学等方面所需物资的管理;⑶事的管理。幼儿园班级管理中物的管理主要有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指对班级内教育教学、生活常规、游戏等内部常规事务的管理;第二部分主要是指对幼儿园内部大型事件、活动的管理;第三部分是指对家长、社区工作等方面的交流、沟通等。除此之外,事的管理还包括有信息、空间、时间等一些细节性的管理[3]。

3.规则引导法在幼儿园班级管理中的具体运用

基于幼儿园班级管理的重要意义,将合理、有效的规则引导法充分地应用于幼儿园班级管理中便也显得尤为关键。而规则引导法在幼儿园班级管理中的具体应用措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引导幼儿在活动中学会掌握和应用规则

规则引导法应用于幼儿园班级管理工作中时,其与传统的教条式、强化式管理方法有着明显的不同,主要的管理目的是引导幼儿在活动过程当中,渐渐地学会掌握和应用各种规则。

例如,幼儿在游戏活动当中,只有一架秋千,但有三个小朋友想玩,大家互相在秋千架前抢占、争吵,谁都不让谁。这种现象下,很容易使小朋友推搡争吵中发生意外。此时,教师便需要应用相应的游戏规则,避免这种不良现象的发生。⑴教师需先问几个小朋友:“你们都想玩秋千,但现在争吵起来,谁都会玩不了,老师这里有个玩游戏的规则,只要你们同意遵守规则,每个人就都能荡秋千了,你们愿不愿意配合老师呢?”此时,大多数小朋友都会选择配合教师,这个时候,教师再顺理成章地引出接下来的游戏规则;⑵教师:小朋友可以根据手心手背的方式,先排出荡秋千的前后顺序。然后,第一个小朋友可以荡秋千5分钟,这时候其余两个小朋友可以在后面慢慢推送正在荡秋千的第一个小朋友。以此类推,接着第二个小朋友可以荡秋千5分钟,再接着第三个小朋友玩。⑶通过此种简单、有效、直接的游戏规则,使幼儿们在活动中,能够渐渐了解规则、适应规则并最终遵守规则。

3.2指导幼儿在实践操作中适应规则

幼儿每天需要在幼儿园中生活学习6—8个小时,这漫长的时间里,教师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通过对幼儿吃饭、睡觉、学习、游戏等方面的指导,使幼儿均能够在实践活动与操作中,学会适应和遵守规则。

例如,由于很多小朋友都是家中独生子女,在家被众人宠着,吃饭时候也习惯了要家人来哄、来喂。但是幼儿园一个班级中有那么多小朋友,教师不可能一个个去给他们喂饭,当幼儿在幼儿园吃午饭时,哪果没有有效的规则约束,很容易出现挑食、不吃、抢食、哭闹、幼儿之间互相追打等混乱的局面,这不仅会使得教师难以管理,还会造成幼儿饮食的不合理。这种现象下,将规则引导法应用于幼儿的午饭时间很重要。

首先,教师于幼儿进餐前,需说明进餐规则:幼儿在用餐时可以选择与自己喜欢的小朋友坐在一起,但不能离开座位到处乱跑;可以选择吃自己喜欢吃的菜,但不能浪费食物,也不能抢别的小朋友的食物。其次,当大班小朋友吃完饭后,可以指导大班小朋友辅助教师,给小班年纪较小的小朋友喂饭,进而,使小班小朋友得到照顾的同时,也有效培养起了大班小朋友的责任感;再次,在用餐完毕后,教师引导小朋友将自己餐具内剩余饭菜倒在指定的泔水桶中,并将餐具放在指定的位置由食堂的叔叔阿姨进行清洗。通过将规则引导法在幼儿实践活动中的渗透性应用,使幼儿在适应规则的同时,懂得规则的重要性,并渐渐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

3.3鼓勵幼儿多参与规则的制定与管理

规则引导法在幼儿园班级管理中的应用,除了要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便于教师管理之外,还需充分地尊重每一个个体,多倾听孩子们的想法,站在他们的角度考虑问题,使之能够在幼儿园中度过快乐、健康的每一天。在这种现象下,教师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对规则的制定与管理很有必要。

例如,有幼儿提出,每天的活动枯燥、乏味、没意思时,教师应该积极、认真地对待幼儿们的不满,并反省自己的不足之处,再特别选出一天,倡导幼儿们自己设计当天的活动内容与规则。首先,在教师的引导下,班级内学生展开讨论,积极参与并议论当天的活动内容。有幼儿说要画画,有幼儿说要玩游戏,有要听故事,有要看动画片……其次,教师将幼儿提出的合理的活动内容进行记录,并对每种活动与参与人员归类,例如想学画画的有XX人,想看动画片的有XX人,想去玩游戏的有XX人,想听故事的有XX人。再次,在归类记录好之后,将每种活动需要参与的幼儿进行分组,并一起商量制定活动规则和管理方法,比如将活动时间限制在30—60min之间,当活动时间到了以后,幼儿们便不能继续活动,需配合教师回到教室中来。

一般而言,幼儿们都喜欢这种自我参与制定活动和规则的方式,通过协商达成一致,不仅使幼儿们参与到了自己喜欢的活动,而且也引导幼儿们自觉遵守活动规则,促进了教师的管理效果。

3.4根据应用情况适当修正和完善规则

幼儿园所制定的班级管理规则并不是完美无暇的,在长期的应用过程中,总会突显出不足之处,因此,教师还应该根据规则引导法在幼儿园班级管理中应用的实际情况,合理地对规则进行完善与修正。

例如,大多数幼儿园中有给幼儿提供图书的地方,幼儿可以在教师的带领下借书来阅读。传统的图书借阅规则一般比较严肃枯燥,教师在指导幼儿们借书时大多会讲:“小朋友们在借书看时,一定不能撕坏图书,不能在图书上乱写乱画,不能将图书带回家,不能……”这诸多的“不能”规则,再加上教师严肃的表情,有可能会给一些较敏感的小朋友心理留下影响,当他们有意或无意损坏了图书时,怕被教师责骂,也许会出现恐惧、紧张等负面心理,更有甚者,在教师的严厉喝问下,会发抖、哭泣。这种现象不仅对幼儿的健康发展十分不利,还会引起幼儿家长的不满。因此,幼儿园教师应该对现行的枯燥、严肃的图书借阅规则进行合理的完善与修正。

首先,教师在引导幼儿借阅图书时,以耐心、亲切的口吻告诉幼儿应该遵循的图书借阅规则:“小朋友们,我们在借阅图书时,需要注意,尽量不要将图书损坏哦!如果损坏了图书,别的小朋友就无法借阅了,所以老师希望小朋友们都能在阅读过程中注意保护图书啊!”其次,小朋友们在借阅图书后,教师需讲解阅读规则:“小朋友们,我们为了不打扰别的小朋友阅读,在阅读过程中尽量不要大声喧哗哦,如果有什么问题,可以举手问老师。老师看看谁表现的最好,就会给谁奖励哦!”小朋友们听教师这么说,会在阅读过程中控制自己的言行,尽量做到轻声细语,再加上听说会给表现好的奖励,自然都会积极地遵守规则;再次,若是在阅读过程中有小朋友不小心损坏了图书,教师也不应该严厉教训,先弄清楚损坏图书的原因。并告诉小朋友:“下次尽量注意一点啊,如果图书被弄烂了,那下次你再想看这本书,就没有了哦!”同时,若图书破损不太严重,还可修补的话,教师可带领幼儿们一起,让他们打下手一起将被损坏的图书修补好。在以上过程中,教师充分地利用规则引导法的原则,做到“四不三多”不严厉、不喝止、不批评、不处罚,多鼓励、多耐心、多劝诫,使幼儿们渐渐养成自觉遵守规则的良好习惯[4-5]。

科学、合理地将规则引导法应用于幼儿园班级管理的管理当中,通过有效的管理,可对幼儿们身心健康发展起到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为了保证规则引导法在实际应用中的合理性,教师们也需注意,在规则的制定过程中,多以幼儿们的角度考虑,充分尊重个体的需求,尽量使所制定的规则必要、有效、合理、简单、直接。幼儿规则行为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便可以的,因此,教师还需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以耐心、爱心对待每一位幼儿,通过多种方式的引导,让幼儿渐渐学会遵守规则,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进而为幼儿今后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斐.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幼儿园班级管理课程模式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1,35(35):146-147.

[2]吴秀芹.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幼儿园班级管理[J].课程教育研究,2012,22(22):95.

[3]张富洪.论无缝式接轨的“幼儿园班级管理”课程的构建[J].教育导刊,2011,5(5):13-14.

[4]李照会.对幼儿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J].教育界,2013,21(21):146.

[5]沈亚琴.幼儿园班级精细化管理经验谈[J].考试周刊,2012,30(30):189-190.

猜你喜欢
班级管理运用幼儿园
我爱幼儿园
欢乐的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巧用插图,注入课堂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