冼颖妍
摘要:本文围绕高职学生就业核心能力开展《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讨,采用“(理论知识教学+专业实践训练+岗位技能培训)×职业核心能力”模式设置课程体系,既可改进教学效果,又有利于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从而增强其就业竞争力和职业发展能力。
关键词:职业核心能力 人力资源管理 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2(b)-0000-00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职业教育迅速发展。近年来,高职高专教育的招生数已占普通本、专科高等教育的一半以上比例。当前高职学生就业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具备职业核心能力成为了高职学生成功捕捉就业机会的关键。因此,加强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提高职业人才的综合素质,是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也是当今世界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内容与用人单位的招录用工等实践密切相关,围绕高职学生就业核心能力开展课程教学改革,既可改进教学效果,又有利于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从而增强其就业竞争力和职业发展能力。
一、职业核心能力
1、职业核心能力的涵义
职业核心能力是一个人适应工作岗位变化,处理各种复杂问题,以及敢于和善于创新的能力,它是职业活动中最基本的能力,适用于任何职业的任何阶段,具有普适性。它可分为三个部分:基础核心能力:职业沟通、团队合作、自我管理;拓展核心能力:解决问题、信息处理、创新创业;延伸核心能力:领导力、执行力、个人与团队管理、礼仪训练、五常管理、心理平衡……职业核心能力已经成为人们就业、再就业和职场升迁所必备的能力,也是在校、已就业和即将就业人群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2、高职学生应具备的工作能力与核心知识
在麦可思研究院编著的《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关于基本工作能力表述中提到:麦可思通过基于SCANS标准的中国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基本工作能力需求模型,最终将35项基本工作能力划分为五大类能力,即理解与交流能力、科学思维能力、管理能力、应用分析能力、动手能力。在核心知识评价中,行政与管理(关于战略策划、资源分配、人力资源建模、领导技巧、生产方法和人员及资源的协调的商业与管理的原理)和人事与人力资源(关于人力招聘、挑选、培训、薪酬福利、劳资关系和谈判、人力信息系统的知识分辨)两项均为高职学生必须具备核心知识。
二、职业核心能力与人力资源管理教学
人力资源管理,就是指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对与一定物力相结合的人力进行合理的培训、组织和调配,使人力、物力经常保持最佳比例,同时对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进行恰当的诱导、控制和协调,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人尽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以实现组织目标。该课程在管理类专业、选修课均有开设,其教学内容与用人单位的招录用工和学生的就业创业、职业发展等密切相关,因此,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对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工作基本能力、核心知识起着关键的作用,结合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内容的特点,依据高职学生心理特征和思维活动心理过程,从引起兴趣、激起思考、产生问题、设计方案、解决问题等方面出发,设计出一种更适合职业核心职业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为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中实现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提供有效途径,是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三、基于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课程改革具体措施
1、教学观念改革
进行课程教学改革必须首先树立以学生就业创业和职业发展为中心的教育观念,在教学中结合专业理论知识,着重加强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 做到理论知识、专业技能、职业核心能力三者有机结合,通过三者的互相依存、互相制约、相互促进、相互转化,这样才能培养出能适应职业发展高质量的专业人才,满足对社会专业人才的供给需要。
2、课程体系改革
以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为导向,因材制宜、系统全面地设计实践教学的计划、方案、实务教材、实例、模拟教学模式、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实习和实验教学等。课程体系设置可采用:(理论知识教学+专业实践训练+岗位技能培训)×职业核心能力模式。 理论知识教学可培养学生的基础文化素质和基本的专业知识;专业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管理实践技能;岗前技能教学培训主要通过有针对性的岗位培训来完成,而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则贯穿于整个课程教学之中。
3、教学方法改革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对职业岗位进行工作过程分析,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项目和工作任务为载体,进行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设计。本课程将各个学习情境所涉及的内容细分成若干个具体的技能和任务和所对应的职业核心能力对学生进行训练(如下图),各个学习情境按照工作过程组成了完整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和职业核心能力体系,使学生在人力资源管理和职业发展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
理论知识 工作过程 职业核心能力
人力资源规划 组织结构设计
工作分析
人力资源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能力
(信息处理、
团队合作、
职业沟通)
↓
招聘与配置 员工招聘 求职能力
(信息处理、
职业沟通、
解决问题)
↓
培训与开发 员工培训体系 职业发展能力
(自我管理、
创新创业、
团队合作)
↓
绩效管理 员工激励与绩效考核 合作與竞争能力
(团队合作、
执行力、
心理平衡)
↓
薪酬福利管理 设计和制定员工薪酬福利体系 法律保护能力
(解决问题、
信息处理)
↓
劳动关系管理 处理劳动关系与有效地组织沟通 法律保护能力
(解决问题、
信息处理)
(1)围绕职业生涯规划能力,改革人力资源规划教学
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不同的经济时期、不同的企业发展阶段,岗位的需求量和工作内容也必然不同,学生通过学习企业的组织结构、工作分析和人力资源规划内容,了解组织职业生涯规划和个人职业生涯之间的关系,并对自己专业对口岗位进行分析,锻炼自身信息处理、团队合作、职业沟通能力,这有助于学生的个人职业定位,明确学习目的,为日后的求职工作奠定基础。
(2)围绕求职能力,改革员工招聘教学
学生毕业后面临就业,第一步就是求职,通过学习企业的招聘录用过程,了解招聘信息发布渠道、简历筛选、招聘过程、人员素质测评等流程,采用模拟招聘会等形式实操,学会不同行业、不同岗位的招录特点,分析如何能第一时间掌握企业的招聘信息,如何了解和认同企业的企业文化和组织价值观,如何使自己擁有企业招聘人员的必需素质,从而增强求职、信息处理、职业沟通、解决问题能力。
(3)围绕职业发展能力,改革员工培训教学
员工培训贯穿着每一个员工的职业生命,通过培训使员工不断的更新知识,开拓技能,调整、改进员工的动机、态度和行为,从而促进组织效率的提高和组织目标的实现。学生通过了解自己所在专业相关岗位的发展要求,设计培训体系和培训方式并进行模拟训练,确定自己将来的发展目标和学习目标,通过参加相应层次的培训,实现自我管理和个人发展目标,获取个人成就。
(4)围绕合作与竞争能力,改革绩效管理教学
绩效考核的目的在于借助一个有效的体系,通过对业绩的考核,肯定过去的业绩并期待未来绩效的不断提高。学生通过设计绩效考核指标和考核标准,对比企业现有的绩效考核制度,找出差距并研究解决办法,学会如何通过团队合作与个人良性竞争来提高自己的业绩。
(5)围绕法律保护能力,改革薪酬福利管理和劳动关系管理教学
学生转变为劳动者身份后,他们必然受到《劳动法》等相关法律的保护,通过学习《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在自己对企业应尽义务的同时,也依法保障自己的权利。可采用学生在做兼职中受到的不公平待遇和社会上企业薪酬或劳动关系实例,通过模拟法庭、辩论会、模拟劳资谈判、模拟工资谈判等形式,让学生使用现行的劳动保护法律制度和谈判技巧来解决问题,提高法律保护能力、信息处理、团队合作、谈判等职业核心能力。
(6)以职业核心能力内化为实践实训教学内容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内容导向为培养职业核心能力,实践实训教学内容应与企业人才需求紧密联系,在不断强化专业技能的同时,结合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实践内容模块可与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管理部门的职能模块有机融合,以理论为基础,以实务为主体,注重当前的前沿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凸出中国式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时俱进,让学生实践出真知,进一步提高就业竞争力和职业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1] 麦可思研究院.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124-152.
[2]靖德云. 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研究[D].山东大学,2012.
[3]刘红星,李卫光. 高职生职业核心能力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4:59-61.
[4] 陈大群. 大学生就业核心能力视域下的人力资源管理教改[J]. 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0,23:91-92.
[5]郭巧云,李友德. 基于能力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体验式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 教育与职业,2011,12:133-135.
[6]何月霓,莫小泉.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研究[J]. 华章,2011,18:139+278.
[7] 张宏如. 基于提升就业能力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性教学创新[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10:154-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