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为积极推进农业清洁生产,通过对辽宁省农业清洁生产现状及问题的调查,结合该省农业资源现状和当前实际的技术水平,提出了构建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体系、农业综合防治技术体系、农业废弃物资源再生技术体系、农村生活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体系和农业公共服务体系5个农业清洁生产技术体系。
关键词:辽宁省;农业清洁生产;现状;技术体系
中图分类号:F30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60X(2014)02-0061-02
Current Situations and Technical System Construction of Clean Production
in Agriculture in Liaoning Province
LAN Xi-ping1,2
(1. Liaoning Agro-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stitute, Shenyang 110034, PRC;
2. College of Land and Environment, Sheny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henyang 110061, PRC)
农业清洁生产是指通过控制农用化学物质投入,提高农业技术水平,避免或减少环境污染,以获得安全健康的农产品[1-2]。目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的不断恶化,以末端控制为主的环境保护策略已经面临严峻挑战,各国都在努力寻求高效而又绿色的新发展模式。由此,以源头控制为主要内容的农业清洁生产随之而生[3-4]。农业清洁生产是在开流节源、减污增效的生产过程中,实现生态农业所强调的整体协调和平衡[5]。辽宁省作为中国农业生产大省,推行农业清洁生产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辽宁省农业清洁生产的现状及问题
1.1 化 肥
全省化肥使用量约350万t/a。在过去30 a里,化肥施用量平均以7万t/a的数量递增。化肥施用量为287.6 kg/hm2,超过发达国家安全上限(225 kg/hm2)的27.8%。化肥利用率仅为30%~40%,大量未利用的养分流失到环境中,不仅污染了农田土壤,还造成地表水的有机物污染和富营养化,甚至对地下水的水质也有一定影响。
1.2 农 药
全省农药施用量超过1万t/a。随着设施农业的迅猛发展,农药投入量呈现出增加趋势,而农药的有效利用率明显偏低,80%~90%的农药流失到土壤、水体和空气中,只有10%~20%的农药附着在农作物上被利用。流失的农药对农村水环境造成较大的有机毒物污染,杀灭了大量有益生物,导致虫害发生频次和危害程度不断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也有所降低。
1.3 农 膜
全省地膜使用量为33 215.42万t/a,田间的残留量为7 376.57万t/a,回收率为77.79%,田间残留率为22.21%。目前,随着农业科技的发展,农用地膜生产趋于薄型化,致使农用地膜强度降低、更易破碎。残存地膜在自然条件下难以降解,不仅破坏了土壤结构,降低了耕地质量,污染了农业生态环境,还会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导致减产降质。
1.4 秸 秆
全省农作物秸秆生产总量为2310.1万t/a。目前,全省用作燃料的秸秆约1597.4万t,占秸秆总量的69.1%;焚烧与废弃的秸秆为158.2万t,占秸秆总量的6.8%;做牲畜饲料的秸秆为417.0万t,占秸秆总量的18.1%;秸秆还田为53.4万t,占秸秆总量的2.3%;作食用菌种植或工业原料的秸秆52.0万t,占秸秆总量的2.3%;其他32.1万t,占秸秆总量的1.4%。秸秆的不合理利用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而且污染环境。
1.5 畜禽养殖
全省禽畜粪污的日排放量约35万t,年排放量可达127 755万t,已超过局部土地的吸纳量和生态自净能力。畜禽养殖产生的污染物主要有污水、固体粪便和恶臭气体。畜禽养殖场大量粪污露天堆沤或直接排放,蚊蝇孳生,细菌大量繁殖,提高了疫病传染的几率,而其恶臭气体严重污染大气环境。
1.6 居民生活污水和固体废弃物
全省农村生活污水年排放量达113 633万t,农村年生活垃圾800万t,由于农村基础设施普遍落后,基本未能利用;农村年人粪尿排放836万t,利用率约为70%。这些垃圾和废水都未经处理就随意堆弃和排放,造成农村居住区“垃圾成堆,污水横流”的局面。
2 辽宁省农业清洁生产技术体系构建
2.1 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体系
农业标准化体系是指围绕农、林、牧和蔬菜、水果等产业制定的以国际和国家标准为基础,行业、地方和企业相配套的贯穿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系列标准。农业标准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针对目前全省整体农业标准化工作基础相对薄弱,广大农民标准化观念不强的现状,应该采取轻重分次进行、逐步推开的方法。首先,加快制(修)订省级农业地方标准,建立以辽宁省特色农产品生产为重点的农业地方标准或技术规范,尽快实现农产品生产的各个环节都有标准作为技术依据;其次,切实抓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以示范基地为主,突出重点,抓好关键环节,从“菜篮子”产品、名特优产品、出口创汇产品和优质专用农产品抓起,逐步向大宗产品扩展,从放心产品抓起,解决好农产品的質量安全问题,走向无公害、绿色食品,实现农产品的优质标准化。
2.2 农业综合防治技术体系
综合防治技术体系是以生态农业技术为基础,在农业生产全过程,根据农业清洁生产标准的要求,综合应用节水、节肥、节药、节地等可持续农业技术,全面防止农业面源污染的一系列技术措施。
2.2.1 全面实施科学合理施肥 全面推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使该技术普及到所有行政村,涵盖主要作物,覆盖所有耕地土壤类型。在全覆盖的基础上,提高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普及率、技术入户率和技术到田率,技术入户率力争达到95%以上,肥料利用率提高5%。建立测土配方施肥长效机制,从源头解决配方施肥受区域性、针对性、小批量等限制,与企业追求肥料产品的大批量、通用性和销售市场广泛性的矛盾,增强农民科学施肥意识,减少肥料浪费,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实施清洁生产。
2.2.2 扎实推进绿色植保技术 扩大无公害农药应用范围,加快高毒农药替代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减少全省高毒农药使用量。着力推进蔬菜和玉米等旱田作物专业化统防统治,鼓励专业化队伍均衡发展,争取粮食作物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60%以上。充分发挥现代生物技术,采取“示范+培训”的方式,推广绿色防控技术,以强化安全控害示范区功能为载体,以创新农民培训形式为手段,进一步加大植保新技术、药械新品种、防控新措施的引进、研发和推广力度,采取“菌、药、肥、水、温、气”综合措施控制设施农业土传病害,全面引进“TBS”鼠情监测技术,大力普及“三诱”技术、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等绿色防控措施,安全控制农业生产中的病虫草害,加快农作物病虫标准化防控进程。
2.2.3 地力恢复─保护性耕作技术 根据全省耕地资源现状,选择合理的保护性耕作模式,集成秸秆覆盖茬间播种、大垄双行轮作、原茬播种等技术;根据全省各地耕作栽培制度的特点,大力推广适宜该省的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如占秆覆盖模式、碎秆覆盖模式和高留茬覆盖模式等,全面提升耕地质量,提高耕地综合生产力。
2.3 农业废弃物资源再生技术体系
2.3.1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 作为农业清洁生产技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开展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建立以农作物秸秆为资源的循环经济体系[6]。一是农作物秸秆通过农业机械粉碎后直接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二是农作物秸秆通过科学加工与调剂,压成块状或颗粒饲料,用来饲养牛、羊等牲畜;三是利用农作物秸秆生产食用菌,废弃料生产有机肥;四是农作物秸秆通过青黄贮、氨化等措施转变成饲料,发展畜牧业;五是农作物秸秆沼气技术,通过气化炉裂解产生可燃混合气体,供给农户取暖、烧水、做饭,提高农业清洁生产的水平[7]。
2.3.2 地膜污染综合防治技术 随着全省设施农业的快速发展,地膜用量势必继续上升,残留在土壤中的废膜也将逐年增加。因此,为确保农业清洁生产,必须采取地膜污染综合防治技术,加大残留地膜回收力度,推广浅埋式渗灌技术,改进地膜韧性,积极寻找农膜替代品,大力推广可降解塑料薄膜,优化耕作制度,进一步加强倒茬轮作制度,减少地膜单位面积平均覆盖率。
2.4 农村生活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体系
2.4.1 实施农村清洁工程 农村清洁工程建设是加快治理农业面源污染以及处理农村污水、垃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途径。以自然村为单位,兼顾当地农民的种养习惯、经济发展水平、农业生产结构等因素,重点实施田园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和农民生态文明意识提升等四大工程建设,使示范村内生产、生活废弃物实行全部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有效解决农村生活垃圾、污水、农作物秸秆造成的脏、乱、差问题。
2.4.2 农村能源生态建设工程 在全省深化开展农村能源生态建设,积极推进农村能源试点项目,推广以“一池三改”、“四位一体”等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户用沼气工程、“高效预制组装架空炕连灶(吊炕)工程,扶持建设“大中型畜禽养殖场能源环境工程”(大中型沼气池)、生物质气化集中供气工程,示范推广太阳能路灯等新型农村可再生能源开发与节能产品[8]。以农村沼气建设项目县为重点,扶持建立乡村服务网点,建立和健全县级农村能源技术服务站,逐步形成比较完善的农村能源技术服务网络,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促进农村节能减排,引导农户实现“家居温暖清洁化、庭院经济高效化、农业生产无害化”的生态家园建设目标。
2.5 建立完善农业公共服务体系
按照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推广,促进农业科技专业化服务体系、农民组织化服务体系、新型农民培训体系、现代农机支撑体系和农业执法监管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参考文献:
[1] 王希文,韩 波,杨俊杰,等. 生态农业与清洁生产及其发展方向[J]. 云南科技管理,2005,(4):27-28.
[2] 段 然,王 刚,孙 岩,等. 农业清洁生产现状及对策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07,(3):495-496.
[3] 兰希平. 北方农村清洁工程技术模式及存在问题研究[J]. 农业科技与装备,2013,(8):11-13.
[4] 陈克亮,杨学春,陈玉成. 农业清洁生产工程体系[J]. 重庆环境科学,2003,23(6):59.
[5] 陈宏金. 农业清洁生产与农产品质量建设[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04,(2):11-12.
[6] 刘富萍. 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刍议[J]. 河北农机,2005,(1):22.
[7] 孙海红,王殿金,吴德东,等. 辽宁省沙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J]. 防护林科技,2009,(4):93-95.
[8] 周 颖,尹昌斌. 我国农业清洁生产补贴机制及激励政策研究[J]. 生态经济,2009,(1):149-152.
(責任编辑:成 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