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秀玲
近几年来,我国的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黑板式教学到多媒体教学,再到电子白板,短短十年间,让教师饱尝了新科技的美味,这堪称得上“历史性”的转变。事实证明,此转变不仅让老师在教上省时省力又提高教学质量,而且促使学生学习热情高、成绩提升快,所以很快成为新世纪教育的主流。缤纷灿烂的语文学科更是如鱼得水,机不可失,有了好的帮手,我们更应该努力向上,积极进取。在多媒体的前提下把多项“艺术”融进语文教学,实现学科互渗的教学艺术,岂不是锦上添花。
语文应该是最容易应用多媒体教学的一门学科,众所周知,目前中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无非是一些故事性、情节性较强的中外名作和一些唐诗宋词。在讲述这些课文的时候,教师大可不必再按照老一套的模式教学,目的都是为了完成教学目标,我们的课堂能不能换一种“面孔”,精心做一道色香味俱全的“菜”来抓住学生的“胃”,这样才能让学生对语文“不离不弃,生死相依”。这里所谓的“色香味俱全”也就是教师精心准备的精美的图片、同学们喜爱的歌曲,或大家感兴趣的活动等,在课堂上把这些内容穿插进来,不仅活跃课堂气氛,陶冶学生情操,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直观快乐的接受新知识。但有一点,所选的这些课堂佐料都是为课堂内容服务的。而这时的老师,也不再是课堂的主角,而是成为一个教学辅助。实践证明,这样的课堂,才是最有激情的课堂,才是学生最爱的课堂,它也成就了文化与艺术双科并进的理想课堂。
下面举一些案例与大家分享。
一、感悟课堂——加入视频
目前,中小学课本中涉及到的一些名著作品大多已改编成了影视剧,这可帮了我们语文学科一个大忙。教师可以在课内或课外给学生播放一些精彩的片段,把这些视觉性的东西引入课堂,让学生身临其境,获取知识,以取得最高的学习效率。
这里以美国小说家欧·亨利的《麦琪的礼物》为例,演示一堂让学生在视频中感悟课文内容的课堂。
一般情况下教师把这一课的学习目标定为三个:感受幽默的语言、领悟巧妙的构思、体会人性美。
上课之前,教师把提前打印好的学案发给学生,学案内容大致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学生通过工具书或网上查询作者的生平简历;第二部分带着预先设计好的问题观看视频;第三部分讨论本文的写作特色。
然后教师在多媒体教室播放电影《麦琪的礼物》中的精彩片段。让学生在充满智慧的幽默的典型片段中去理解欧·亨利那使人发噱的艺术特色,去欣赏他出人意料的小说结局和采用讽刺、夸张的语言来渲染悲剧式的戏剧色彩的故事情节。观看视频这一环节就足以让学生完成了课文三分之二的重点内容,即前两个学习目标。
观片之后,立即让学生从生动的视觉形象中回到课堂,由教师引导,结合学案上的习题展开积极的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教师归纳总结。这样用一节课的时间就可以把要解决的问题全搞定了,再者学生以这种方式来获取精神食粮,轻松而又快乐,这不是我们教师一直的追求嗎!
二、唯美课堂——融入美术
把美术融入课堂同样不失为一种好的教法,尤其是一些选入教材中那些充满诗情画意的山水诗更适合。如王维的《山居秋暝》,当那“雨后的青山”“傍晚的夕阳”“松间的明月”“石上的清泉”等这一幅幅精美的图片展现在学生面前时,枯燥疲惫的学生此时此刻该是何等的惊喜与享受啊!这种赏心悦目的感觉,胜似品香茗的味道!
或者课前课后让每个学生根据对诗的初步理解来作一幅画,这样学生学习热情会更高,对诗理解的也更透彻。宋代词人苏轼曾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所以,每学一首古诗词的时候,适时把美术引入课堂,尽情描绘一幅精美的画卷,把学生“诱”入诗境,再来体会诗人的情趣,比我们预先准备好图片演示效果要好的多。
三、激情课堂——音乐的魅力
随着社会上“音乐风”的兴起,各种形式的歌手选拔赛风起云涌:“星光大道”“超级女声”“中国好声音”等,不仅在社会上引起轰动,更风靡了校园,令一些中学生蠢蠢欲动。一时间,学生的教材上、书桌上贴满了心中偶像的照片。作为教师,在忧虑的同时是不是采用一种两全其美的方法来引导,也就是让真才子展其才,同时给那些假才子们降温。
例如,学习《李凭箜篌引》一文时,课前先让班内擅长乐器弹奏的学生展示,课后再加入名曲《高山流水》《二泉映月》等,让学生真正领悟到音乐之美,从而自我反省。让学生在收获知识的同时,重新认识自己,进而去思索适合自己的“特长”。
学生喜欢音乐,我们就让音乐进入课堂来带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真正做到“使学生乐学”。
当然,课堂不能局限于把上述这些东西融入课堂就黔驴技穷了,可根据教材内容选择“活动”进课堂也不失为一门技巧。比如,讲契诃夫的《艺术品》,可把它编成课本剧来演;讲白居易的《琵琶行》可举办一堂“诗朗诵比赛”;把《武松打虎》上成“表演课”。只有课堂常新,才能演绎激情课堂,学生的思维才能更开阔,语文这朵奇葩才能在“春天里”开的更加灿烂!
让语文课真正走进学生心中,让学生每天渴盼语文课,赢得了学生,也就赢得了课堂。我们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获取了知识,还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挖掘出学生内在的潜能,使孩子们彰显其才,为人师者何乐而不为呢!
一路走来,总感觉今天的课堂已成了“一路语文最美的风景”,但作为社会未来人才的引路人,怎能满足于眼前的风景?
放眼望去,前方风景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