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土石坝安全计算分析与评价

2014-10-21 20:08白正广
科技视界 2014年36期
关键词:土石坝

白正广

【摘 要】本文针对某高土质心墙堆石坝进行了渗流、稳定和应力变形分析。结果表明,坝体、坝基的渗漏量和渗透比降很小,浸润线位置也很低;各工况坝坡最小安全系数均达到规范要求;各工况坝体小主应力均大于0,应力水平小于1,心墙在蓄水期和运行期不会产生水力劈裂,大坝结构设计和坝料设计合理,大坝整体安全可靠,但防渗墙和廊道应力较大,需加以注意。

【关键词】土石坝;渗流分析;坝坡稳定分析;应力变形分析

0 引言

某水电站挡水建筑物为土质心墙堆石坝,最大坝高112m。水库总库容为7.26亿m3,装机规模为150万千瓦,根据DL5180-2003《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安全标准》,该工程为一等大(1)型工程,挡水建筑物为1级建筑物。根据地震安全性评价,工程区地震基本烈度为Ⅷ度,大坝抗震设防类别为甲类。本文通过对大坝渗流、稳定和应力变形的计算分析,论证了大坝结构设计、坝料设计和防渗设计的合理性,评价了大坝整体安全性,揭示了需注意的关键部位。

1 土质心墙堆石坝坝体剖面及分区设计

根据规范、工程经验及交通要求,坝顶宽度拟定为15m,坝顶长455m,最大坝高为112m。坝顶上游侧设置1.2m高的混凝土防浪墙,防浪墻底部深入心墙。大坝上游坝坡坡率初拟为1:2.0,下游坝坡坡率初拟为1:1.9,上游在2030m高程,下游在2040m、2000m高程各设一宽度为4.5m的马道。上游坝壳与围堰结合布置,采用石渣回填围堰与坝体之间的空间。心墙顶高程为2078m,顶部宽度为5m,心墙坡比为1:0.25。

根据坝壳各部分对强度、渗流的要求,并尽量利用开挖石渣料,对坝壳进行分区设计。上游坝壳设1个主堆石区,采用料场开采的花岗岩堆石料填筑,下游坝壳在过渡料下游设次堆石区,采用开挖料填筑,次堆石区外围为主堆石区,采用料场堆石料填筑。心墙采用碎石土料填筑,为提高两岸心墙对岸坡变形的适应性,提高抗渗能力,在心墙底部设厚度4m的高塑性土区,同时,为减少坝基廊道和防渗墙承受的坝体压力,增强心墙和廊道及防渗墙之间的变形能力,在廊道和防渗墙周边设厚度3.5m的高塑性土区。两岸心墙基础开挖到弱风化岩层,为了防止因基岩裂隙造成心墙底部土料在渗流作用下发生渗透破坏,在基岩面上设厚1m的混凝土盖板。心墙上下游各设两道反滤层,下游两层反滤层水平宽度各为6m,上游两层反滤层水平宽度各为4m。为防止坝基覆盖层基础产生渗透破坏,在心墙底部和下游坝壳底部设两层反滤层,每层厚度2.5m。在反滤和坝壳之间设水平宽度6m的过渡层。上游坝壳2060m高程以上坝面设厚度1m的抛石护坡,下游坝面采用厚度1m的干砌石护坡。

2 大坝渗流与坝坡稳定计算分析

对大坝进行了二维渗流有限元计算[1]。计算工况为上游为正常蓄水位,下游为最低水位的稳定渗流。计算采用最大断面。从大坝等势线图看,碎石土心墙和防渗墙组成的防渗体系起到很好的防渗作用,心墙和防渗墙内等势线集中,作用于坝体的渗透水头基本消减在心墙内,下游坝壳的浸润线与下游水位基本齐平,有效的控制了坝体浸润线。防渗墙消减了近65m 水头。设置防渗墙后,坝体和坝基的单宽渗流量只有7.97m3/d,防渗漏效果非常明显。心墙平均渗透比降为1.27,小于允许渗透坡降,虽然局部渗透比降大于允许值,但考虑心墙上下游设置有完善的反滤层,可避免渗透破坏的发生。坝壳堆石内渗透比降基本接近0,坝基的平均渗透比降为0.03~0.19,小于各层允许渗透比降,局部区域的渗透比降较大,但主要发生在覆盖层内部,不会造成坝基的渗透破坏。

根据规范[2]要求和工程实际情况,大坝坝坡稳定计算工况为:①在正常高水位和下游常水位下稳定渗流期;②死水位和下游常水位下稳定渗流期;③在正常高水位和下游常水位下稳定渗流期遇设计地震;④死水位和下游常水位下稳定渗流期遇设计地震;⑤正常高水位和下游常水位下稳定渗流期遇校核地震;⑥死水位和下游常水位遇稳定渗流期校核地震;⑦大坝竣工期;⑧库水位由正常水位快速降落至2015m。计算采用河床最大断面,浸润线采用二维渗流有限元计算结果,大坝稳定以毕肖普法计算出的安全系数来评价,设计地震的水平动峰值加速度代表值为0.38g,校核地震为0.46g。计算结果表明,各工况的坝坡最小安全系数均能达到要求。

3 大坝应力变形计算分析

采用比奥固结理论[3],进行了大坝二维应力变形有限元计算。坝料和坝基覆盖层本构模型采用邓肯-张E-B模型。计算工况包括施工期、竣工期、蓄水期和运行期,计算中模拟施工分期加载过程和施工期、蓄水运行期库水位变化,坝体填筑分为20级,水荷载分为6级。计算模型共划分为3551个单元,5120个节点,防渗墙、廊道与坝料和覆盖层之间设接触单元。

(1)坝体沉降与水平位移。坝基覆盖层内含砾粗砂层分布厚度大范围广,该层变形模量小,受荷后压缩变形大。受河床覆盖层的影响,及防渗墙和廊道对土质心墙的顶托作用,坝体的最大沉降有两个区域,位于心墙上下游侧,并靠近河床面,竣工蓄水期分别为190cm和202cm,蓄水2年后增加至195cm和207cm。坝体最大水平位移也靠近河床面,蓄水后,整个坝体包括防渗墙下游侧覆盖层向下游位移了93cm,上游侧覆盖层向上游位移了20cm。心墙在竣工蓄水时,水平位移最大为95cm,指向下游,由蓄水引起的位移为30cm,位置靠近河床面。

(2)坝体应力。受覆盖层的影响,坝体未出现明显的拱效应现象。竣工蓄水期,最大主应力和最小主应力分别为2.38Mpa和0.95Mpa,出现在毗邻防渗墙的覆盖层底部,坝体小主应力均大于0,无拉应力出现。坝体的应力水平均小于1,在靠近坝体上游坡及防渗墙的上游侧达到0.75左右。

(3)坝体孔隙压力。由于心墙和坝基的渗透系数较大,施工期产生的超静孔隙压力消散很快,在蓄水期很快形成稳定渗流场。心墙发生水力劈裂是由于因拱效应造成心墙边界小主应力很低,心墙土料渗透系数小,在库水位上升较快下未能形成稳定渗流场,而产生较大的渗透梯度造成的。由于大坝拱效应现象不明显,心墙小主应力降低不明显,加上土料渗透系数较大,水库水位上升速度不大,不会在心墙边界形成较大渗透梯度。根据计算,心墙上游面的水头压力均小于小主应力,故发生水力劈裂的可能性较小。

(4)防渗墙和廊道的变形应力。防渗墙在竣工蓄水期顶部位移达到60.3cm,大主应力沿深度呈抛物线分布,最大值为35Mpa,发生在一半墙深偏上部位。小主应力局部小于0。廊道与防渗墙刚性连接,在防渗墙顶托和心墙重量作用下,应力较大,大主应力最大达到23.6Mpa,小主应力为拉应力,最大6.8Mpa。

4 结论

大坝安全计算分析表明,坝址河床覆盖层采用全断面混凝土防渗墙是可行的,无论是坝基渗漏量还是坝体和坝基的渗透比降都很小,下游坝壳的浸润线位置也很低。大坝在各种工况下的坝坡最小安全系数均达到规范要求。心墙在蓄水期和运行期不会产生水力劈裂,覆盖层力学性状对坝体应力变形影响较大,坝体各工况的小主应力均大于0,坝体应力水平小于1,但防渗墙和廊道应力较大,需加以注意。计算表明大坝结构设计和坝料设计是合理的,大坝是安全可靠的。

【参考文献】

[1]毛昶熙.渗流计算分析与计算[M].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90.

[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编写组.DL/T 5395-2007 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3]林继镛.水工建筑物[M].4版.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薛俊歌]

猜你喜欢
土石坝
关于水利水电工程中土石坝施工技术的探讨
分析中小型水库的土石坝除险加固施工技术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