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舒亚
【摘要】本文从自身实际教学经验出发,结合大学非英语专业学生学习效果的反思,进行了三点教学心得的总结,就如何提高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效果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4)05-239-01
大学英语是高等教育非英语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的课程,在培养学生综合技能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在备战大学英语四、六级方面发挥着积极主要的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大学教师就应该不断思考,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受益。本文将从以下三点进行探讨。
一、导入新课的艺术性和灵活性
新课的导入,对于整堂课来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俗语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一半。”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巧妙的导入不但能起到画龙点睛、启发思维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能激发学生对新课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习效率。那么,如何导入呢?根据实际经验,新课的导入内容要新颖,要和课文内容有所联系,而导入的材料,必须是和实际相结合,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例子。例如有一题为《每个小孔都需要一颗宝石》的课文,讲到一夜暴富的想法非常普遍,有个人从一份古埃及文献中获取财富的神秘方法,但最终历尽千辛万苦得出要想获得成功的秘诀。
导入课文时,通过引用安阳安钢彩民喜中福利彩票3.6亿,一夜暴富的故事。買彩票中大奖的事情很偶然,让学生明白道理,要想获得成功,必须靠自己的辛勤努力。而这正好和学生高中学过的语文课文,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主旨“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相似。通过引导,学生兴趣盎然地学习了课文,达到了预期的课堂教学效果。
二、饱含激情,充满期待地教学
为了达到高效的课堂教学效果,教师需要精心组织课堂教学,不断增强驾驭课堂的能力,随时注意观察学生的听课状态和情绪。因此,上课时一定要饱含激情,语言简洁清晰流畅,富有节奏感,生动形象。最重要的是要给予学生期望,特级教师孙双金曾说:“我的口袋里总是揣满了‘高帽子走进课堂,因为我知道赏识能使人愉悦,能使人快活,能激发人的潜能,能使人心智开启,灵感涌动。”教师热情的眼神,笑貌,都能够焕发学生的自尊和自信。而学生一旦被老师寄托了期望,久而久之,身上就会产生“皮格马利翁效应”。这就是暗示的力量。例如,在听力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自己发挥主动性,教师需要不断引导,不断期待,“相信同学们一定可以自己写出来的”,这样学生潜意识当中就会对自己形成一个期望,在不断地教学实验中,逐步发现学生的做题效果有了明显提高。教师对学生的期待是积极的,真诚的,发自内心的。这样的期待是学生能够感受到的,学生逐渐增强了自主学习的自信心,慢慢地就会喜欢上这位老师,喜欢上这门课程,学习上就会有所改观,有所进步。由此,整个课堂的教学效果也日趋明显,师生都受益匪浅。
三、反思梳理的课后工作
通过教学实践,深刻体会到每堂课后的反思梳理是多么的重要。教学工作是一门必须用心来教的工作,除了每天都要保持充足的精神状态,付出真心,让学生们感受到一种亲近的,愉悦的,自然积极的良好气氛以外,还需要不断进行教学反思,努力做一个反思型教师。通过课后反思可以获得宝贵的经验、教训,及时发现新问题,激发教师把教学实践提升到新的高度,实现教师的自我超越。特级教师王海平说,自我反思是教学过程的一个必要环节,是提高教学效益的重要途径,又是教师积累教学经验的有效方法。古人也有“吾日三省吾身”的说法。经常梳理课堂教学,有助于调整教学心态,改进教学方法,提高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学生和课堂同样也是,每个班程度特点都不一样,因此每个课堂也都应该是新的。作为教师,重复课都很多,但每次课后,都应该及时反思梳理,这种重复性的工作,其实是一种创新式的修复。教师的经验固然很重要,但是不同的班学生的思想和行为都是新的,教师应该以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不断的创新能给课堂注入新鲜的活力,让课堂充满勃勃生机。
总之,以上三点是笔者在实际教学中,结合非英语专业学生学习特点,不断总结出来的。作为一名大学英语教师,要积极做好充满艺术性和灵活性的课堂导入,充满激情和期待地进行教学,主动进行自我教学的反思和梳理,不断激发大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大学生的英语水平,增强英语课堂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刘润清.外语教学研究的发展趋势[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
[2]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3]喻理明.应用型大学英语综合教程[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4]韩永国.激励在教育中的作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4).
[5]程熙旭.打破大学英语课堂中的沉默—提高课堂互动的行动研究[J].中国外语教育,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