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导入,提升数学课堂效果

2014-10-21 20:08高玲
学园 2014年34期
关键词:课堂导入教学效果数学

高玲

【摘  要】教学导入像一支乐曲的前奏,赏心悦目的旋律可以吸引学生的眼球,促进学生集中注意力投入课堂学习,能使学生更快地进入老师的教学情境中,提高学习的主动性,进而促进学生在课堂上获取更多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和成绩。

【关键词】数学  课堂导入  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34-0123-01

学讲教学方式更需要教师的精巧导入,给学生的自主学习明确思维的方向。导入要切合中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好数学学科的实际,笔者认为通过趣味故事、质疑提问、新旧知识的结合过渡和动手、动脑实践等活动,都是数学课堂导入的好办法。

一 质疑提问,引发思考

以疑促思是教学中常用的方法,老师针对教学内容设计适当的疑问可以促进学生探索求知,引导学生探究性学习,逐渐进入课堂主题。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带着疑问,能有效地带动学生的学习劲头,保持学习过程中的好奇心,不断发现解决问题、解答疑惑的方法,给学生满满的成就感。间接地促进学习兴趣的增加,为提高数学成绩奠定基础。老师设置问题时要注意难度和趣味性的相结合,巧妙地激发学生回答问题的兴趣。如在教学有理数时,笔者设计了如下的课堂导入:“大家都知道任何事情都有它的两面性,镜子有正面和反面,对于我们学习的整数、小数、分数也是如此,不仅有整数还有与之相对的数。当做生意盈利的时候我们可以说赚了1000元,如果是亏了该怎么表示呢?还有股票价格如果比之前涨了我们用涨了1元表示,如果跌了1元怎么表示呢?”问题一经提出,学生怎么回答的都有,“减1000、减1”等。接下来笔者告诉学生:“要知答案,且听课堂分解。”然后引出负数的概念,自然过渡到课堂讲解之中。

二 联系旧知,类比导入

数学知识中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利用已学习的旧知识引导出新知识达到更好的过渡,学生接受和理解时也更容易。类比过渡作用显著,使抽象问题具体化,引起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学生也喜欢通过旧知识联想过渡到新知识,这样既可以促进旧知识的复习,也能站在一个更高的高度理解新知识。比如学习三角函数时,“sin”正弦三角函数的定义学生已经理解,对于要学习的余弦函数与之对比,能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直角三角形中邻边和对边的区别。还有接下来的正切余切函数的学习,都可以通过学过的知识进行对比,加深学生对各函数的理解,区分它们之间的相同和不同,避免运用时的混淆。再比如学习反比例函数时,可以以正比例函数导入,一个是伴随X的变化而变大,一个是随着X的变化而变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反比例函数。运用对比时,老师一定要注意对比的恰如其分,不能将不相关的两个量相比较,那样毫无意义。类比的目的在于让学生能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更好地理解知识。

三 故事导入,增加趣味

不论年龄多大,大家都喜欢听故事。中学生更是如此,平时上课枯燥无味,提不起学习兴趣。如果老师以讲故事的方式开始讲解,一定可以吸引学生听课兴趣,集中注意力听讲。比如我讲了一则中国伟大的数学家华罗庚的故事:有一次,有人去华罗庚买棉花,华罗庚正在潜心计算的过程中,女人说棉花怎么卖?然而认真的华罗庚却只顾自己演算,就随口说了一个自己刚刚计算出来的结果,妇人听到后一声尖叫:“这么贵?”华罗庚才意识到是有人来买东西,就说了价格,那妇女便买了一包棉花走了。华罗庚正想坐下继续算时,才发现刚才算题目的草纸被妇女带走了。这下可急坏了华罗庚,飞快地追去,把黄包车师傅累得气喘吁吁,终于赶在那个女人,华罗庚很腼腆地说:“请……请把我计算的演草稿还给我,好吗?”那妇女生气地说:“这可是我花钱买的,可不是你送的。”华罗庚急坏了,于是他说:“我花錢把这张纸买回来,行吗?”华罗庚忙着伸手掏钱,女人应该是被他的好学精神感动了!把演草纸还给了华罗庚。这时的华罗庚才如释重负,走回去后,又埋头演算起来……这则故事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并深受华罗庚那种专注精神的感染,在以后的数学课上表现出更明显的兴趣。

四 实践导入,加强理解

实践是指将书本上的理论转化为生活中可碰可触的实际事物,给学生更直观的感受,能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实践还能加深学生学习印象,延长记忆时间,相比普通的课堂导入,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比如学习四边形时,笔者给学生做了个实验,准备了矩形、平行四边形和任意四边形,让学生猜测四边形的内角和为多少度?接下来动手将四边形的四个角减下来拼在一起观察。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360度。”接下来进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逐步分析四边形的概念和性质。由于课堂导入吸引了全班学生的注意,有的学生还自己动手做实验,学习兴致较高,基本上没有开小差、走神的学生。听课的注意力提高了,学生的理解能力也随之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也提高了不少。讲解过程中,有些思维活跃的学生还提出了另外的办法,比如:“连接四边形的对角线,可以构成两个三角形,由于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度,所以四边形的内角和就是360度。”通过实践,能打开学生的思路,发现更多学习的奥妙和技巧,为培养创新人才做铺垫。

总而言之,课堂导入在教学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不容忽视,这是课堂成败的关键。老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和班级学情合理设计出能够吸引学生眼球、激发学习兴趣的新颖导入。融合多种教学工具,巧妙地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带给学生更具象化的感受,让初中数学课堂充满乐趣。

〔责任编辑:庞远燕〕

猜你喜欢
课堂导入教学效果数学
基于分形评估模型的实践教学效果评价方法
情感优教对中职护生老年护理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
多媒体辅助中学英语词汇教学效果探究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谈中职数学课堂导入的技巧
趣味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高中数学课堂导入的方法
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研究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