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璇
【摘 要】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越来越重要。本文探索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本质与特点,指出英语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提出实施方法。
【关键词】初中英语 小组合作 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34-0092-01
一 小组合作学习的本质与特点
小组的组建是为小组活动提供活动的形式与空间,小组奖励的实施为活动提供了取之不竭的动力源泉。小组合作学习的本质决定了它有以下几个特点:(1)组员间的特性和小组间的共性。小组成员性格、成绩、家庭背景和守纪状况等各不相同,存在较大的差异,但不同的小组间却有共同点,他们的学习目标是一致的。(2)小组利益的一致性。每个小组的目标都是让每个组员在学习上取得进步,组员间有一致的学习期望和目标。(3)明确的分工及强烈的责任感。小组合作解决了传统小组学习中学习责任不清的问题。
二 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
第一,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小组合作学习强调每个组员都要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这一教学模式提高了组员学习的热情,集思广益、各抒己见,更容易解决学习问题,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第二,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组员们可以在小组内部充分组织语言,锻炼自己的思维、胆量和表达能力。通过与组内组员交流,小组合作学习培养了学生独立自主的思考能力。
第三,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增进学生间的情感交流,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在英语课堂上,兴趣和态度是学生学好英语的关键,这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之一正是帮助学生克服这类消极的学习态度。
三 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方法
第一,合理分组。初中英语课堂上,组员的分配应该充分考虑性别、性格、家庭背景和学习能力等因素,组员人数控制在4~6人,让每个组保持均衡,尽可能地使学习能力处于同一水平,具有相似的竞争力。之后可让每个小组的组员共同为本组取名,组名可为apple group、banana group、orange group等。
第二,任务分工。明确每个组员的任务,每个小组可各设立组长、资料员、记录员、发言人等,采用轮换制。组长负责组织学习活动,资料员负责搜集学习材料,记录员负责记录本组的意见,发言人负责代表本组向全班汇报小组的学习成果。
第三,内容策划。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必须具备趣味性、挑战性及可行性。趣味性保证了组员全体愿意并积极参与此项学习内容;挑战性保证了此项学习内容能锻炼组员的独立思考能力;而可行性指的是此项学习活动适合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来完成。
第四,活动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应当包括三个步骤,组员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学习及全班统一交流。对老师布置的学习活动,首先,每个组员应当独立思考,总结自己对某一问题的看法;其次,小组进行合作学习,每个组员提出自己的看法,互相交流,归纳并总结本组的见解;最后,由小组发言人向全班汇报学习成果,小组间进行交流,再由老师进行指点评价。比如,在学习动词一般现在时这一语法知识点时,可在学完课文内容后,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描述组员的日常生活。首先,组员独立思考,考虑好所要用到的时态、动词和时间短语等;其次,每个学生向本组组员表达出自己的句子,由记录员记录下来,接着组员一起选出本组的优秀句子;最后,由小组发言人向全班展示本组的佳句,全班互相交流,再由老师进行点评。
第五,作业的完成与錯误的订正。传统的英语作业往往是由学生单独完成的。课程改革则要改变作业的单一性,让作业多样化。教师应确定哪些作业适合让学生个体完成,哪些作业通过小组学习的方式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效率。通过团队合作完成作业更能够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此外,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每一次完成作业、教师评讲作业后,有些学生可能还存在对若干问题不理解的情况,此时,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组内学习成绩较好的同学可以帮助成绩较差的同学,共同订正作业。在此过程中,成绩好的同学可以巩固已有的知识,而成绩差的同学则学习到全新的知识,双方都能够提高学习效果。此外,通过小组订正作业或者试卷上的错误可以营造师生间和同学间共同学习进步、探讨问题的良好氛围,对形成对话式、互动性的教学形式帮助颇大。
四 结束语
社会的发展要求我们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能力,小组合作学习保证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用科学的方法指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及创造力,因此,小组合作学习不应成为一纸空谈。教师应当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大胆创新,通过实践经验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1]陈琳、王蔷、程晓堂编著.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董奇.教学中的测验与评价[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
[3]曾琦.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J].学科教育,2000(6)
[4]郭华.小组合作学习的理论假设与实践操作模式[J].中国教育学刊,1998(5)
〔责任编辑:林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