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磊
摘 要:素质教育的纵深发展带动了初中体育教学的创新。乒乓球作为体育活动之一,是初中生较为喜欢的体育运动项目。现如今,我校乒乓球作为选修课融入教学体系中,对推动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有着很强的作用。着重探究综合教学法在初中乒乓球选修课中的应用。
关键词:综合教学法;概念;特点;兴趣
乒乓球对于初中体育教学来说不是必修课程,鉴于此项运动较受学生的喜爱,且对学生身心发展有着很强的推动作用。我校对初中生开设了乒乓球选修课。这样既能够满足学生对乒乓球的需求,又能够强化学生对体育的热爱和对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新背景下,注重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凸显,对学生终身体育的渗透和培养等等。强化教师改变传统教学中以基本技术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鼓励教师结合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实际需求开展多元化的乒乓教学。综合教学法作为新背景下的教学模式产物,在实际运用中有着良好的效果。在此,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粗略地谈一下综合教学法在初中乒乓球选修课中的应用与实践。
一、综合教学法的概念范畴
所谓综合,顾名思义,指内容广泛且融合在一起,从某些角度来说它较为自由,属于开放性的。综合最大的特点在于其内容和形式的广泛性、多元化能够为人物个体提供多方面的需求,将事物开放性地展示出来,能够让个体从中感受到自己的需求,更趋向人性化。
综合教学法属于将不同的内容、教学形式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开放的、多元的教学方法集体,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个性需求和爱好进行学习。
综合教学法在乒乓球选修课中的实践本身是生本教育理念下的教学模式,即:教师将乒乓球相关的技术动作、技术技能等展示给学生看,让学生结合自己的需求选择学习内容,进而确保学生在短时间内提升自我的乒乓球技能,提升自我对体育的兴趣,并对推动学生终身体育有着很强的作用。
二、综合教学法在乒乓球选修课中的特点
1.主动性
传统教学中教师大都采取技术训练的方式来进行单一的教学,学生则是根据教师的安排被动地学习。然而,就初中生来说,他们对于乒乓球的掌握程度是不同的,乒乓球选修课的出现也是为了满足学生需求和兴趣而设置的,在教学中教师应兼顾到全体学生。综合教学法像大超市一样,内容丰富,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需求自由选择,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中来,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从根本上改变了学生学习的初衷,使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
2.团结性
乒乓球选修课是学生自由选择学习的课程,一般学生选择了乒乓球课程都对乒乓球有着一定的兴趣,这样一来,学生之间也就有了共同的喜好,综合教学法给予了学生足够的空间,让学生可以自主探究、交流等等,让学生在实践和交流中能够感受到集体力量的可贵性,有助于增强学生之间的凝聚力,强化他们的团结意识,团队精神等等。
3.终身性
体育教学的最终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初中是学生发展的最佳时期,学生对于感兴趣的运动项目,并选修这门课程,通过综合性教学法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对乒乓球的喜爱,结合自己的需求掌握一定的技术,从而对乒乓球能够形成长期的热爱,久而久之,会有助于学生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
三、综合教学法在乒乓球选修课中的应用与实践
1.诱发学生对乒乓球学习的兴趣
综合教学法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法,他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学生选择乒乓球课程是对乒乓球运动有着一定的兴趣,笔者认为想要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乒乓球的技能就需要興趣的持久性。鉴于此,笔者尝试采用多元化的方式进行综合教学,促使学生对乒乓球产生可持续的兴趣,逐渐深入探究。如:笔者结合学生的需求采用了创新教材内容、乒乓球游戏、乒乓球比赛等多种方式来诱发学生主动参与,并从中感受此运动项目的乐趣,从学科本身着手来强化学生的乒乓球学习兴趣。
2.以综合教学法强化学生的成就感
乒乓球运动讲究的是变化多且速度快,我们知道,乒乓球很小,在运动过程中会发生各种各样的变化,学生参与乒乓球运动能够锻炼自己的反应能力和自我思维的灵活性。一般学生在最初接触乒乓球时都会有挫败感,笔者在教学中运用学生的挫败感并结合学生的个体特点进行专门的、单项技能的训练,强化学生对乒乓球技能的掌握,进而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明显提升,同时也就增强了学生的成就感,有助于推动学生终身运动意识的形成。
3.提升学生的素质品质
现如今的教学都强化对素质教育的渗透,乒乓球作为体育运动项目融合了多种品质,诸如:学生克服困难的精神、运动意志力等等。笔者在教学中运用综合教学法来引导学生对自我潜力进行挖掘,借以来强化自我的素质品质。如:笔者在教学中开展野外乒乓球训练活动,让学生尝试独立克服野外生活中的困难等等,增强自我生活的决心和勇气等等。
总的来说,综合教学法涉及内容较为广阔,是以学生的个体需求为基准的,是多元化的。运用综合教学法开展初中乒乓球选修课能够从根本上强化学生对乒乓球运动项目兴趣的持续性,久而久之形成终身运用意识,可以说,全方位地促使了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于振峰,赵宗跃,孟刚.体育游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编辑 李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