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专业“校企互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分析

2014-10-21 20:08焦竹青张小芳何宝祥陈阳
中国电力教育 2014年32期

焦竹青 张小芳 何宝祥 陈阳

摘要:本文以学校教学创新和企业实践创新的内外联动机制为驱动,探索以电子信息专业学生为主体的校企互动式工程人才培养新模式。文中针对培养高层次、多样化、创造性的电子信息类创新人才展开研究,分析如何提高学生应用各种技术和现代工程经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为电子信息工程以及其他工程类学科的人才培育提供理论参考与实践借鉴。

关键词:电子信息专业;校企互动;工程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32-0040-02

随着社会经济迅猛发展和就业压力增大,企业对毕业生的人才选择越来越严格,尤其对实践和动手能力要求很高。然而由于受到传统观念和办学条件的影响,长期以来电子信息专业人才培养在教学实际中不同程度地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1-3]这种“包办式、封闭式”工科教育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实践操作和创新能力,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和企业需求不太相适应[4-5],已成为当前电子信息专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突出问题。

常州大学面向经济发展要求和信息产业战略调整,在电子信息类人才培养方面,积极开展工程教育综合改革的理论探索和应用实践。本文以学校教学创新和企业实践创新的内外联动机制为驱动,探索以电子信息专业学生为主体,“校企协作、优势互补、共同培养”的互动式人才培养新模式,重点分析如何提高学生应用各种技术和现代工程经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我国工程教育现状与面临的问题

1.高等工程教育与产业需求脱离

国内许多高校在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产学研合作和加强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但在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环节上存在诸多问题。人才培养方案一般是由高校教师独立编制,缺乏企业的参与;课程体系相对陈旧,侧重“工程科学”而非“工程应用”知识结构,与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不相适应;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课堂教学、轻实践教学,学生难以真正参与工业实践,缺乏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经验和能力。大学毕业生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而企业找不到所需的人才,其根本原因在于工程教育脱离产业实际需求。因此,电子信息专业的工程教育也必须跟上产业的发展,为产业服务。

2.教师缺乏产业背景和工程经验

教师的工程实践素质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然而大多工科教师缺乏工程经验。特别是地方普通院校,青年教师比重过大,大多数年轻教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缺乏工程实践经历。同时,学校很少能提供教师在工厂、企业进行实践的机会。由于缺乏工程能力,很多教师在课堂上只能枯燥地讲授理论而鲜有实例,在实践环节不能给学生以实质性的指导,其结果是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影响到教学质量。

3.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不强

高校扩招以后,很多高校教学资源紧张,实验教学条件跟不上发展的需要。实验教学内容仍然是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导,多年来一直提倡的自主性、设计性实验难以落实;实验室里的设备还是多年前的设备,批量实验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做实验流于形式,实验条件无法让学生真正掌握实际的东西。在校外生产实习的时间大幅度压缩,学生在实习中参观多而参与少;高校虽然提供了实践的机会,但主要面对学业优秀或者对科技具有浓厚兴趣的少数学生,不能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实践动手机会。

电子信息专业是一个密切联系企业实际的专业,如果不能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工程训练,必然会造成学生能力的缺失。学生在学校所学的知识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增加了企业用人时的选择难度和培训成本,无形中浪费了资源[6]。

二、“校企互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

高等学校的工程教育必须面向企业,企业必须依靠工程教育,两方面应密切合作、共同培养应用型人才,逐步探索和建立“校企互动”的工程人才培养模式。

1.凝练符合企业需求的工程人才培养目标

传统教育模式具有实践不足、专业知识针对性不强等弱点。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工程人才的培养目标、规格和模式需要与社会需求导向相结合。进行校企共同酝酿,逐步凝练符合企业需求、涵盖“责任意识、实践能力、综合知识、系统观念、协作品质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

2.探索“订单式”人才培养的推进机制

“订单式”通过院校与用人单位合作,针对当地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及企业的要求,推出适销对路的“产品”,即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有较高综合素质的实践型、应用型人才。促进培养目标与用人标准、专业设置与企业需求、技能培训与岗位要求真正相结合,使电子信息专业学生经历“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全面培养过程。

3.完善电子信息专业卓越工程师数据库

将企业应用课题和各类学科竞赛有机结合,不断吸引优秀学生和已成为企业技术骨干的毕业生进入电子信息类卓越工程师数据库,根据成员自我发展实时更新原始数据。通过数据挖掘技术修正培养模型的属性和参数,为培育卓越工程人才提供决策信息。在数据库的实际应用中嵌入调研反馈机制、完善工程教育体系,为培养目标的制定和数据库的更新提供依据。

4.形成培育工程人才的内外力凝聚机制

以“卓越工程师数据库”为依托,整合校企教学资源,打破“教师—工程师”、“教材—图书”、“实验室—车间”以及“研究室—开发室”之间的樊篱,实现学校与企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无缝对接。通过校企互动模式的推广,实现工程人才的协同培养,通过评价指标来凝聚校企内外合力,达到提高学科工程教育水平、企業核心竞争力和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

三、电子信息专业“校企互动”模式的开展

电子信息专业的“校企互动”,不仅要求学校和企业在资源上互补共享,更要有一定的制度约束,以保证学校与企业的高度融合。

1.构建电子信息专业校企人才培养体系

围绕“注重实践、适应企业”的高素质工程人才培养目标,以电子信息类相关专业为基础,研究“强实践、重融合、互促进”的联合式培养体系,探索遵循“校企互动”模式的方案修订、师资提高和效果反馈机制。

2.形成立体式、组合式的专业课程架构

探索在专业课程中设立“校企融合”类专业选修课和实训课,积极开辟“企业课堂”,形成IT企业定制、工程应用、合作交流、学科前沿、竞赛创新、技术认证和综合设计等模块的良性互动,并将“校企互动”模式常态化。

3.实施互动式教学思路和教学形式改革

贯彻启发创新思维的原则,探索“学校课堂—企业课堂”教学中的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案例式的工程教育思路,研究如技术应用专题讨论、企业工程案例分析、实践基地专题训练等校企互动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4.加强工程人才培养的企业实践环节

以卓越工程师培养作为工程教育提升的切入点,打破企业需求和学校培养之间的藩篱,从实践方案设计、企业师资建设、培养质量的校企协同评价等方面入手,积极探索有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高素质工程创新人才培养之路。

四、电子信息专业“校企互动”模式的特色

工程人才培养应以行业企业需求为导向,通过密切高校和行业企业的合作、制订人才培养标准、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电子信息专业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教学实践表明,让企业参与到高校的工程教育过程中,可以有效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教育资源,使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真正拥有自己的办学特色。

1.提高专业教育和工程思维的吻合度

在重视学科基础知识讲授的同时,不断把工程实例充实到教学中,使教学内容成为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体。同时在专业教学中树立工程系统性和整体性的认知方式和观念,有效融入工程思维;紧跟电子信息技术发展潮流和企业需求,动态调整以卓越工程师素质为特征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

2.采取“集中-分散”结合的互动模式

将相当比例的学生集中到某一合作企业进行实习,企业必须是大型企业,有能力和条件接收学生进行实习、实训;小规模学生分散到高新技术企业实习,校内教师负责定期联系、监督,以保证教学目标和教学质量。通过互动沟通把握人才的规格要求及知识与能力结构,据此来调整专业结构和布局,改革课程体系,更新课程内容。

3.搭建动态化的工程人才资源库平台

以企业应用课题和各类学科竞赛为吸引,点面多层接纳优秀学生和成为企业技术骨干的毕业生加入工程人才资源库。以企业工程师成长的全过程为背景建立工程人才培养模型,以创新精神、工程意识、实践能力为方向,通过数据挖掘技术修正模型的属性和参数,使人才培养更加贴近企业需求。

4.形成人才培育机制的校企无缝对接

采用“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法,融合校企资源,形成校企之间“双推磨”式的培养机制,使学生提前适应氛围,在跨入学校大门的同时也跨入了企业大门。启动校企合作教育科研项目,创建校企合作论坛,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为工程人才培养服务,以“产”促学,以“研”强学,产学研相结合实现专业课程与企业的契合。

五、结语

电子信息专业“校企互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是响应工程教育改革创新活动的具体措施,也是电子信息专业建设创新型专业、培养主动适应社会需求的高质量工程人才的必然选择。文中“校企互动”机制的逻辑结构及主要思想,为电子信息工程以及其它工程类学科的人才培育提供了理论参考与实践借鉴。但是我们也应清醒的看到,电子信息专业的工程教育问题,是一个涉及社会需求、学科特点和企业配合关系的综合性研究课题,要充分发挥工科院校培养创新型、实践型人才的功能,就必须建立和坚持校企之间的良性互动机制。随着教学综合改革的深入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信息专业“校企互动”的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也需要进一步研究,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完善和推广。

参考文献:

[1]潘海军,李春树,熊文元.浅谈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创新教育和人才培养[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23):139-142.

[2]焦竹青,何宝祥,朱正伟.《电力电子技术》差别化实验教学模式改革[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3,11(6):80-82,190.

[3]李旭,沈岚,姚春龙,等.以“卓越工程师计划”为契机探索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11,33(AI):109-111.

[4]李文军,李东升,郑永军,等.校企联合培养工科学生的研究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3):62-65.

[5]李海霞,李文方,陈嘉义.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校企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討[J].经济研究导刊,2011,124(14):293-294.

[6]黄小丽,吴中华.电子专业企业用人与学校育人模式差异与对策[J].中国电力教育,2012,(34):38-39.

(责任编辑:刘翠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