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铃凤 王逸玮 王幼民
摘要:针对当前地方本科院校普遍存在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不足的问题,从工程实践能力的内涵分析入手,将工程实践能力分为知识学习与应用能力、工程设计与实践能力、思维判断与分析能力、表達与交流能力、创造创新能力五个方面,并基于现有教育体制和教育条件,提出一套可操作的提升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工程实践能力;提升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32-0032-02
一、现状及问题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已经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2006年6月5日,胡锦涛同志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三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八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指出:“要改革和完善高等学校的课程设置,更新教学内容,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高度重视技术科学的发展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把科技成果转化为工程应用能力”。我国《高等教育法》第五条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这就要求我国高等工程教育领域的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认清形势,高度关注工科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但在现阶段大学教育中,却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高度重视和亟待解决,地方本科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不足是诸多问题中比较突出的一个,关系到学生就业,关系到学校向高层次发展的进程,关系到国家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战略全局。
大学生就业市场上存在毕业生求职难和用人单位招聘难并存的局面,核心问题是毕业生就业能力不足。高校应届毕业生掌握的知识和具备的能力,普遍达不到用人单位要求,扩招后毕业生就业能力不足的问题更加明显,尤其是地方性本科院校。因为地方本科院校普遍师生比不足,各种硬件条件难以满足大学生在校进行大范围长时间工程训练的需要;而企业接纳学生实训存在很多困难,如实习期间学生安全风险,企业正常生产秩序不能维持导致经营活动受影响,如果政府部门不给一定程度的补贴或政策鼓励,那么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很难愿意与学校联合、成为学校的实习实训基地。不仅如此,不少院校仍然把注意力集中在具体课程和硬件条件的改善方面,没有一套符合现有教学条件的培养措施和切实可行的方法,短期内很难有突破性进展。如何在目前客观条件允许范围内,研究出一套适应当前形势的工科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已势在必行、也非常迫切,笔者所在的课题组在进行一些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组织了一批学生,进行了尝试性训练,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二、工程实践能力的内涵及提升方法
工程是人们综合运用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去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
对366位企业技术管理者的调研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工程实践能力区分为工程设计能力、工程应用能力、工程操作能力、工程商务能力和工程沟通能力五个维度,笔者根据自己多年在研究所、企业和学校工作经历。将这五个维度的实践能力通俗地理解为:知识的学习与应用能力、工程设计与实践能力、思维判断与分析能力、表达与交流能力、创造创新能力。
1.知识的学习与应用能力
在读书阶段,大多数都经历过或听说过,做作业或在考试的时候,因粗心把一个会做的题目做错了,甚至仅仅是最后一步的答案写错了,懊悔不已。如果这种情况发生在工作中,那么不管是会做不会做,结果是跟不会做的人一样。学生家长和老师对此一般认为是粗心惹的祸,而对企业主管来说,他认为你没能力。所以这不是粗心的问题,而是一个人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工作的能力问题,这种能力会影响到生活工作学习的方方面面。那么如何提升呢?通过大量的事例观察和分析,笔者认为关键是做事时心是否能静下来,注意力是否集中,不漏掉任何细节,这是一种体现心态的能力。目前大多数毕业生眼高手低,大事做不了小事不愿做。训练知识的学习和应用能力需从小事情做起,不因事情简单而放松马虎,慢慢培养,学会把能做的事情做好做彻底,心无旁骛,不遗余力,而把不会做的事情、不了解的事情放到学习的层面上去。如此就一步一个台阶,一步一个脚印,积累丰富的经验,日积月累,能力自然得到提升。
2.工程设计与实践能力
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是工科学生能力的体现。是技术层面性的,需要方法和技能组合,体现专业和非专业,个性化强。
现在普通高校的状况是,教学计划中没有设置个性化的教育环节,也没有足够的训练设备和环境,学生要想提升实践能力,唯一的方法是改变自己的求学方式,利用现有条件和资源,学习与专业有关的或自己感兴趣的知识。高校特有的条件是具有各专业的师资团队和图书资源,在学校里,老师的天职是把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丰富庞大的图书资源可让学生了解各专业技术的发展历程和世界最先进的技术,具备了学习的基本条件和必备条件,利用这个条件,学生可以结合自身的兴趣特长,进行个性化学习和训练。比如机制方面的学生,最基本的能力就是正确画出一张CAD图纸,其中包括图纸的标注、材料的选择、加工方法及热处理的确定、强度计算和校核、工艺工装的设计直到检验检测,几乎涵盖了机制专业大学四年所学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全部。历年辅导毕业设计的经历使笔者认识到,能合理画出一张简单图纸的学生很少,原因也许有很多,但大都是缺少训练的结果。因为我们有些机制专业的老师也不见得能合理绘制一张完整的图纸,所以就是一个缺少工程训练问题。这种训练很简单,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物件都可以拿来训练,如把自行车拆了就可测绘零件,就可以训练画图,反复在实物和图纸之间比对,空间想象能力和机械零件的合理表达能力都会得到提高。这种技能层面的能力,唯有大量训练才能得到提升,才能使得这种机械制图技能炉火纯青,为日后正确地表达自己独特的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3.思维判断与分析能力
思维是对事物的理性观察与认识的过程,判断能力是对事物的认知和辨识能力。1844年英国科学家鲁素(J.Russell)在爱丁堡一条狭窄的运河中发现,由船头推动的一个孤立波波形脱离船头,以不变的速度沿河行进了3km,他敏锐地观察到一个新的流体现象,称其为平移波(孤立波)。到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在研究固体热传导过程中又发现了孤立波在相互作用后保持波形不变的特性,建立了孤立子理论,成为光纤通信中信号传递的理论基础,并应用于声学、超导等其他领域。在水边长大的人都看到过船行驶后的水波,但很少有人去细看去追究,更没有人用流体力学观点去解读。所以对同样的自然现象我们中大部分人都提不出有价值的观点,没有创新创造的意识,缺少创新的根基。专业的思维判断与分析能力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支撑,那么提升这一能力就只有学好理论基础,多看书、看杂书,知识面要广,学得要扎实。
4.表达与交流能力
工科学生如果具备表达与交流能力,就是复合型人才,也是多功能人才,其特点是多才多艺,能够在很多领域大显身手。复合型人才包括知识复合、能力复合、思维复合等多方面。当今社会的重大特征是学科交叉、知识融合,技术集成。因此,复合型人才备受用人单位的青睐。现代社会很多工作是需要很多人共同努力才能完成的,这就需要我们有很好的与人沟通的能力,要能把自己的思想和意愿完整准确地表达给你的合作人员。会表达、交流能力强的工科学生,就会拥有更宽广的就业空间。毕业找工作是一个推销自己的过程,要推销自己就必须会表达。提升表达与交流能力,仍然需要多看书,看杂书,要涉猎广泛,知识面宽了,知道的东西多了,自然就能表达了。
5.创新与创造能力
如何提高创新创造能力呢?那就是要培养兴趣,兴趣是才能的支点,是创造发明源泉。孔子在两千多年前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进一步发展,就可成为爱好,兴趣和爱好可以产生丰富的想像力。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世界上很多的发明家都是从兴趣开始走向创造之路的,许多优秀的发明是由资历不深的业余发明爱好者创造出来的,如蒸汽机是瓦特在格拉斯开大学当仪表修理工时发明的。据统计,在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第一流的成果大多诞生于业余爱好者之手,而第二流、第三流的成果才属那些科班出身的专业人员。日本有家著名的企业在录取大学生时有个原则,那就是不用一个没有業余爱好的学生。最近网络疯传福州一中一名高三男生被美国罗切斯特大学录取的原因是该男生对拉面的狂热,录取通知书写着“在得知你对拉面的狂热以后,辅导员推荐了你,委员会和我都确信你会坚持到底,并且能作为罗切斯特的一员成长得更加强大”。这个很奇葩的事,说明一个道理,就是“坚持和狂热”,有了这种“坚持和狂热”,当然有理由相信,会产生预期不到的效果。
有人说我没有什么特别的爱好和兴趣,怎么培养呢?笔者认为认真做一件事情,并且得到认可后,就会对这件事产生乐趣,持续的乐趣就会变成兴趣。而要做成一件事,并不简单,需要用心做,需要思考,没有思考的人生是苍白的人生。美国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说:一个人年轻的时候,不会思索,他将一事无成。所以对那些没有特别爱好和特长的学生,鼓励他们从认真做事开始培养兴趣,即使达不到创新创造的境界,也能获得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
三、试验及总结
2013年我们课题组成功申报了安徽省教育厅振兴计划重大教改项目:“工科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研究”,项目本着“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重特色”的改革方案,提出工科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模式和考核标准。2013下半年,成立了工程能力训练营,购置了一些典型机械设备,吸收了从大一到大四部分有兴趣的学生。按照培养计划,不同年级学生,训练要求不同:大一学生只要求参与,培养兴趣,观摩高年级同学训练过程,辅助性拆装设备;大二学生要求能正确表达实物图形;大三学生为主要训练对象,要求对测绘后的图纸合理标注,正确选择材料和热处理方式,填写必要的技术要求,对主要零件进行强度校核;大四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延伸设计,该设计可作为毕业设计,按毕业设计任务要求,完善设计内容编写设计说明书,完成答辩。在训练过程中,我们始终灌输学生,提高工程实践能力,需要“沉、练、学、思、说”。就是沉下心来认真做,做的过程要仔细想,不会的地方再去学,最后在成果展示出来的同时,能力也得到了充分的提高。“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这是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核心。通过这一次的尝试,让我们意识到,这种训练不仅使学生的工程能力有明显提高,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专业兴趣,营造了浓厚的专业学习氛围,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余晓.面向产业需求的工程实践能力开发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2.
(责任编辑:刘翠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