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要在词句训练中,受到思想教育;进入意境,思想受到熏陶;整体感知,情感升华。要根据语文教材和语文教学本身的特点,使语文课堂成为实现学生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以及价值观教育不可缺少的途径,不失时机地进行相应的思想教育,实现“教书育人”的宗旨。
【关键词】思想教育;语文教学;回归整体;情感;词句;意境;图画;升华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的第一条就明确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培养创新精神,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可见,语文课作为一门基础工具学科,不仅是学习、生活、工作上的需要,更有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任务。怎样将思想品德教育贯穿语文教学的整个过程中,重点突出,全面渗透思想教育,使每个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
一、在词句训练中,受到思想教育
语文选编教材的课文都是经过语言专家反复推敲出来的,语言更加规范,形式更加新颖,有感染力。课文中重点词句,对表达文章的思想具有关键的作用。教学时可加强朗读,在读中要理解这些词句表达思想感情方面的作用,如教学《尊严》一课,在深入研读课文时,抓住“尊严”一词,先理解字面上的意思,再思考为什么杰克逊说哈默有尊严?引导学生通过对哈默的外貌、动作和语言进行品味。例如:
(1)“这是一个脸色苍白、骨瘦如柴的年轻人。”(让学生体会哈默当时饥寒交迫,生活艰难。为下文的理解打下基础——即使是到了这等地步,他还是不肯接受施舍。)
关于吃不吃食物,哈默与杰克逊之间有一组对话。(这里要引导学生体会杰克逊的善良和哈默不肯接受施舍的坚决态度。在体会这组对话时与有感情的朗读结合起来,以加深体会。)
“年轻人立刻狼吞虎咽地吃起来”(这一动作,表现了哈默饥饿的程度,要让学生懂得,哈默刚才不肯接受食物的精神可贵,即使到了饥饿极点的时候,也要坚持先干活再吃饭。)
进一步抓住描写哈默的语言、神态、动作的词句理解镇长杰克逊大叔的话:“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这也是课文的中心所在,也是本文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可通过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师生对话,在宽松的课堂氛围中,让学生自由地发表自己的看法,与文中人物进行情感交流,进而理解和认同杰克逊大叔的观点。)
这样就使学生懂得了人是要有精神的,要自爱、自强、自尊,如此结合词句训练进行思想教育,就可以达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进入意境,思想受到熏陶
语文学科进行思想感情教育具有最大优势。读书是理解书面语言,教师要在理解、体会语言这个过程中,充分地发挥教材本身的感染力和教师教学的感染力,使文字描绘的意境在学生脑海中浮现出来,从而使学生达到自己的思想情感与作者的思想情感产生共鸣,如教学《秋天的图画》首先学生自由读,要读正确、流利,进行达到熟读成诵,在读中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一边读一边想象秋天图画的意境,接着,教师范读激发情感,要求:(1)边听边想象,能想象秋天图画的景象和色彩;(2)在朗读中感悟秋天的美好,一边读一边体会课文所表达的对秋天的喜爱与赞美的情感,体会课文中词句所表达的语气;(3)自己读,读出秋天到来时的兴奋、喜悦,想象出描绘的秋天山野那一幅披金挂红的美丽图画。最后学生在头脑中浮现的秋天景象的勃勃生机,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秋天,并说说为什么喜欢秋天?使学生感受到秋天美好,对勤劳的人们产生喜爱、赞美的思想感情。
三、整体感知,情感升华
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是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方法,学生先初读课文时,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再深入研读,理解感悟各部分的内容,从中领略作者用怎样的表达方法来抒发思想感情,领悟作者的思想,然后回归整体,有感情朗读全文,将各部分联系起来思考,重点引导学生透过内容,使学生的认识综合整体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人生态度,人生价值观的思考,提高到理性认识。可见,这是进行思想教育的一个重要的途径。如教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初读课文时,要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思路,知道课文写了哪几件事,通过这几件事,学生了解了少年周恩来立下志向的原因和意念;深入研读时,就要引导学生体会少年周恩来的志向,并联系全文深入思考周恩来立下这个志向的原因是什么?学生经过朗读、理解就会感受到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最后,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想想自己读书是为了什么。在相互交流中提高认识,升华情感,也就激发了学生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这样爱国主义的思想和树立远大的人生价值观的教育思想也就进行了。
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思想教育,是语文学科本身具有强烈的思想性。语文教学是进行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以及价值观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塑造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基础教育。所以语文教学中不但要重视知识与能力的培养,而且要不失时机地进行相应的思想教育,实现“教书育人”的宗旨。
作者简介:杜宏霞,女,1981年生,鄂温克族,内蒙古莫旗人,本科,小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语文教学。
(编辑:龙贤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