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014-10-21 20:16廖燕军
新课程学习·下 2014年1期
关键词:参与兴趣方法

廖燕军

摘 要:没有观察就没有发现,更不会有所创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不仅是学生认识事物、增长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发展他们智力的基础。

关键词:兴趣;方法;精细;参与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应从观察习惯的养成做起,逐步培养观察的各种品质,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通过观察发现问题,探究解决问题的途径,最终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一、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观察的兴趣,也就有了原动力。

观察的情境不仅可以在校内,更应该在校外。一个良好的观察情境,一个新异的东西,就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所以教师可以创设一些新异的观察情境,这样必能引起学生的观察兴趣。当然,同一事物,有的学生会感兴趣,有的学生不感兴趣,这时就需要教师根据不同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

二、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

观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有很多种方式方法,比较常用的有直接观察、对比观察、解剖观察等等。观察方法学生比较陌生,教师应在教学中根据观察对象和观察目的的不同,指导学生使用正确的观察方法,以达到教学目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在观察中,我注重引导学生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而不单单是“看”。“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任何事物都有其自身的特征。在日常生活中,只有通过观察,对事物富有特征之处做到了然于心,才能更好地表达和描述事物。譬如:长在墙上的爬山虎,它的脚就与众不同,它长在茎上,是由七根嫩红色的细丝组成,细丝的末端像蜗牛的触角一样巴在墙上。这便是爬山虎的脚的特点。观察时只有抓住了这些特征,作文时才能写得逼真。

三、观察要精细

儿童的觀察,常常比较紊乱、笼统,往往只看到了事物的轮廓。只有精细观察,才能辨别事物的细微差别,才能觉察到它们的隐蔽特征,从而才能透过表面现象去认识其本质特点。有一次,我带学生去看夕阳,面对夕阳西下的大好景致,好多学生放声大叫:“好啊!美啊!”但美在何处,好在哪儿?因观察不精细,等学生拿起笔来表现这些“美”“好”时,大多数学生都傻了眼。所以我们在观察时应理清观察的顺序,把握观察的重点,认真、客观地去观察,并注意做好观察记录。

四、多种感官共同参与

颜色是要用眼睛来看的,声音是要用耳朵来听的,气味是要用鼻子来闻的,味道是要用嘴巴来尝的。在观察事物时,要尝试着把身体的“视、听、嗅、味、触”等多种感觉器官都调动起来。生活中运用“五官”去感受事物是很常见的:用眼睛看蔬菜是否新鲜,用耳朵听西瓜是否熟透,用鼻子闻香水的香味,用嘴巴尝美食的味道,用双手摸衣服的料子。观察一种事物,如调动“五官”去观察,则能更为真切完善,从而留下刻骨铭心的印象。

五、做好观察记录,总结观察结果

如果忽视这个环节,那观察往往会停留在表面,学生的观察能力就得不到实质性的锻炼与提高。观察时做好观察记录,既能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又能提高学生观察的兴趣。牛顿从“苹果落地”发现了万有定律;瓦特从“壶水翻滚”发明了蒸汽机。这就告诉我们要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还要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

总之,只有让观察成为一种自觉行为,留心观察身边的日常事物,才能获得知识,发现生活的真谛。

参考文献:

李铁.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南方论刊,2011(51).

(作者单位 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姚圩镇姚圩小学)

编辑 赵飞飞

猜你喜欢
参与兴趣方法
可能是方法不对
小学生参加篮球训练的特点分析
“参与”北约军演的UFO
关于有效思品课堂的几点思考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用对方法才能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