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贵州苗族建筑的文化内涵

2014-10-21 22:18王先鹏
中华民居·学术版 2014年10期
关键词:文化内涵苗族贵州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苗族建筑的文化内涵也在进一步的挖掘与整理中。而苗族建筑的文化内涵也会一步步破坏,苗族建筑独有的魅力和文化传承也在逐渐消失,面对这些情况,本文对贵州苗族建筑进一步分析,总结苗族建筑的审美价值,对苗族建筑的文化内涵做出系统的分析与审美评价。

关键词:贵州;苗族;建筑;文化内涵

文化是人类通过社会实践得到物质与精神的总和,既包括人化,也包括建筑,体现出人与社会和谐的关系。而苗族建筑代表了苗族文化的特征与技术的特点,是整个苗族文化的重要载体,能代表不同情感与记忆。在我国贵州少数民族聚居中最多的即为苗族,而苗族文化形成了丰富的苗族建筑,苗族建筑也是苗族文化的缩影,本文对贵州苗族的建筑特点进行分析,寻找贵州苗族建筑文化的内涵所在。

1 贵州苗族建筑起源

1.1 历史的原因

因为苗族各部落间侵略和抢夺,导致苗族人民的生活一直十分艰难,为了更好的防止战祸受到的不良影响,使苗族人民可以得到顺利生存和发展,苗族经历五次迁徙才选择大山深处来定居生活繁衍[1]。

1.2 地理和气候的原因

经过几次迁徙最后定居的苗族人民,经过长期的居住,又面临新的生存挑战,地理环境与气候为苗族人民建筑房屋带来很大的麻烦。缺少建筑用地,大多建筑必须依山而建,使整个聚居的村落都形成空间感和层次感。很多建筑都以半边吊脚楼的建筑形式,临山悬空的解决了山地不平的地理问题,还可以有效解决由于气候潮湿导致的问题,使居住的二楼保持足够的通风与采光,如图1所示。

1.3 经济的原因

苗族人民居住的深山交通阻塞,导致经济环境很薄弱,苗族人民只有尽量选择树木多的区域建筑房屋,通过自然资源的利用解决这些资源缺乏的问题。很多苗族建筑都是就地取材,以木架的结构加上石头等资源进行建造的,[2]如图2所示。

1.4 性格的原因

苗族人民天性热情好客,喜欢帮助别人,将我国的传统美德充分发挥,这种性格也影响了建筑审美。这种性格和审美体现在苗族建筑空间的外部构造上,例如:苗族人民普遍认为集中进行居住可以更好的加强邻里的往来与交往,可以增强村寨的凝聚力,还可以更好的抵御外来侵略与自然灾害。

2 苗族建筑的构造特点

2.1 苗族建筑的聚落形态

苗族经过几千年发展,和汉族始终保持着交流和融合,冲突和矛盾的发展状态,经过长期反抗,苗族的村寨在选址上也多会选择和汉族居住地隔绝的区域,导致苗寨所在地总有神秘感。苗寨会选择隐蔽地点进行建造,还会选择向阳山脊与山坡,或者山脚有河流经过之处。一般来说,苗寨基本不在平原建立村寨,不走到边缘都很难发现苗寨的存在[3]。

2.2 苗族建筑的平面布局

苗族建筑一般是以主屋、吊脚楼及附属的用房构成,而主屋与吊脚楼一般以直角L型進行布局,极少会有U型布局。附属用房也会沿山坡等高线进行自由的布置,主屋向阳建造,可以使居住环境保持更好的通风与采光。

2.3 苗族建筑的建造特征

苗族建筑一般以传统木构架,以南方民居穿斗式的结构,于柱子和瓜柱顶置一圆木,延伸到檐口,这种建造方式在我国的传统建筑中称为斜梁。檩子可以置于斜梁上,檩子、柱子及瓜柱可以不需要对应,使屋架拥有更大自由空间。

2.4 苗族建筑的建筑用材

按照不是地区环境与气候的不同进行就地取材,可以说是我国传统建筑的特点和精髓,苗族的建筑也如此。苗族村寨选址区域一般气候温和,而且多具有较大的湿度,这种环境很适合树木的生长,而且石材资源也会十分丰富,所以,一般木材与石材是苗族人民重要的建筑材料[4]。

3 苗族建筑的文化内涵

3.1 “天人合一”的文化内涵

苗族人民思想里,人与自然的和谐和统一就是天人合一,这是苗族人十分重视的思想内涵,而这种观念体现于苗族文化中,体现在苗族建筑中则有着十分鲜明的特点。例如:苗寨的选址,既会考虑环境、地理、天文、气候和水土的质量,还会注意背山、面水及向阳的自然建筑方位选择。风水中以山南水北定为阳,以山北水南设定为阴。

苗族建筑的就地取材可以做到墙体不承重和墙倒屋不塌的结构,而且苗族建筑的色彩、装饰和内部的陈设上都按照五行四象和阴阳八卦进行规划的。在苗族人民眼中建筑与服装一样,经过世代传承,苗族的建筑工匠已经把苗族建筑精髓充分领悟,以天人合一的和谐整体,建筑苗族的村寨,一定要对苗族人民身心和健康有益无害为出发点,以人为主,将人的身体与精神达到最大舒适度,来完成村寨的规划与个体建筑设计和施工[5]。

3.2 “因地制宜”的建筑法则

苗族建筑很重视建筑和周围自然环境的和谐关系,对建筑的面积、空间的尺寸都以需求为出发点,不会盲目的追求大面积,大空间的建筑,以建筑和环境最佳的融合,使建筑的形成与发展都朝着朴实的方向。经过各历史时期的发展与影响,苗族人民经过与自然界的长期相处,也总结了大量生存和发展的建筑观念[6]。

苗族人民居住地受到地形的影响,很多建筑开间的进深和尺寸都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导致苗族建筑朝着竖向的空间发展,尽可能的加强了空中的利用程度,以跃层和夹层空间的形态克服自然环境和地形带来的不良影响。既能解决地形和自然环境的发展限制,也将苗族建筑空间进一步丰富,这种依山而建的建筑形式甚至可以帮助苗寨防止前方建筑遮挡后方建筑空间和采光。而建筑内的居住与活动的空间也尽可能的安排在楼上,既能防止由于当地气候潮湿对身体的不良影响,还能获得更好的采光与通风。而楼下设置为灶屋和厕所及牲畜棚等空间。苗族建筑居住空间大多使用木板进行隔断,还可以自由的拆散和组合,这种建筑方式可以更灵活的将楼上空间进行改变和布局,也可以改变采光和通风等一系列的问题。建筑通过不断的改变与调节将自身调整的更加完善,以因地制宜的建筑法则,使周围的自然资源得到更节能和更生态的利用。

3.3 “趋吉避邪”的苗族宗教信仰

苗族文化中的趋吉辟邪可以说一直被苗族的居民所自觉遵守。苗族人把适合生存发展与身心健康作为吉,通过对自然环境与生存环境的改变,充分的利用自然界有利的因素,排除不利的因素,例如:在苗寨的选址上,规划上,建筑的规划与设计上等方面都体现了对环境、生活习惯的改变。而这些改变也遵循了基本的准则,按照我国傳统五行,也就是金、木、水、火、土的相生和相克作为基础,以相生吉,相克凶为方法。例如:居住的房屋就是通过外生内而内克外作为吉宅的标准,以外克内而内生外作为凶宅的标准。苗族建筑大多以五行八卦作为理论基础,对院墙大门和堂屋大门确定朝门[7]。

苗族建筑中有图腾,这是苗族人民趋吉避凶的理念,例如:枫树会大量出现在苗族建筑的图腾中,这是因为苗族人民将枫树作为房屋主要的建筑材料,房屋因为是由大量柱子支撑实现,堂屋是祭祀与集会的场所,中柱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中柱选材会体现出苗族人民对图腾的崇拜。这些环境和文化的调节,既和苗族人民的大迁徙有关,也和对外界不断的抗争压迫有着直接的关系。苗族人民渴望着平静而祥和的环境,通过装饰物与图腾来表现美好的愿望。虽然在实际的生活里,装饰物和图腾未必能使人们得到吉祥和如意的保证,但这种美好的祝福和愿景还是体现到了苗族人民的房屋建筑内,体现了苗族人民对趋吉避邪的追求。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苗族建筑和山体连为一体,四周的墙壁多为半开或者全开,多前后开窗,使苗族建筑的阁楼空气会很好的连通为一体,既能实现储存和风干粮食,还能健康居住,保证足够的通风与采光。可以说,苗族人民居住的吊脚楼很好的体现了生活的理念,体现了完美的功能需要,在“天人合了”、“因地制宜”和“趋吉避邪”等方便都体现出了民族文化的文脉。可见,建筑实现了时间与空间的完美结合,有着很强的溯源性,各民族的建筑只有从本民族的文化出发,才能具有更强的生命力,为人们提供更满意的生存场所。而苗族建筑也正是由于其具有丰富性和强烈的生命力,使苗族文化有了更好的传承,使苗族人民的灵魂和生命、精神与信仰得到更好的寄托,而苗族建筑依托苗族文化的土壤也将得到更丰富的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1]艾晶.苗族传统文化的开发与利用[J].贵州民族研究,2011,2.

[2]戴志中,舒波,羊恂,赵冶.建筑创作构思解析——符号·象征·隐喻[M].中国计划出版社,2011.

[3]张芸芸,陈晓明.湘西传统民居建筑符号的构成解析[J].中外建筑,2010,12.

[4]姚丽娟,石开忠.侗族地区的社会变迁[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1.

[5]王媛.贵州黔东卤苗族传统山地村寨及住宅初探[D].天津大学,2012.

[6]祝家顺.黔东南地冈侗族村寨空间形态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

[7]王绍.中国民族建筑[M].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王先鹏(1972-),男,苗族,贵州锦屏人,大专,工程师,主要从事工作和研究方向是建筑设计方面。

猜你喜欢
文化内涵苗族贵州
苗族蜡染
贵州,有多美
沉醉贵州
多彩的贵州 多彩的茶
我与贵州茶一起
盛大节庆——苗族牯藏节
苗族民歌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及其现实意义
英汉动物词汇文化内涵的对比分析
浅谈法语习语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