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发展循环经济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战略研究

2014-10-21 12:15宋艳玲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4年31期
关键词:生态环境保护循环经济资源

宋艳玲

摘 要:环境与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更是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只用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利用,才有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力求以最小的资源和环境成本,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文章通过探讨我省发展循环经济的意义及必要性、现状、取得的成就、遇到的问题及采取的相关措施,结合本省具体情况给出我省循环经济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的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循环经济;资源;生态环境保护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党的十八大报告第一次用单独篇章阐述了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我们必须明确清楚,环境与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更是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利用,才有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 循环经济的概念与特征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发展所付出的代价也逐渐显现,人口的迅速膨胀、粮食供应短缺、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的加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等问题接踵而至,并呈愈演愈烈之势,人们才发觉,原来大自然并不是我们可以予取予夺的囊中之物,即使对大自然的“拿来主义”给予回报,大自然的资源也不是无穷无尽的,要“省着用、好好用”了,于是,循环经济在这一背景下产生了。

1.1 循环经济的概念

循环经济是对物质闭环流动型(closing materials cycle)经济的简称。它是以物质能量梯次和闭路循环使用为特征,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按照生态规律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向。循环经济作为一种发展模式,强调在生产活动之初尽可能少地投入自然资源,生产活动之中尽可能少地消耗自然资源,生产活动之末尽可能少地排放生产废弃物,讲究以循环利用资源的方式发展经济。因此,也是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可持续经济。

1.2 循环经济的内涵

循环经济是按照生态规律,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实现经济活动方向生态化转向的经济模式,其产业过程就是人类对经济发展的环境保护问题的认识过程,经历了从“排放废物”到“净化废物”再到“利用废物”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是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结果,因此,循环经济的内涵是资源、环境和经济的融合。

1.3 循环经济的基本特征

循环经济是人类面对人口膨胀、资源过度消耗、污染不断加重的环境灾难,在不断探索和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以资源利用最大化和排污最小化为主线,逐渐把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可持续消费融为一体的新模式。其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3.1 资源利用的生态效率性

循环经济的前提和本质是清洁生产,这一论点的理论基础是生态效率。生态效率追求物质和能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和废物产量的最小化,正是体现了循环经济在对经济社会活动的本质要求。通过“3R”的经济活动准则,实现生产过程中和消费过程后物质和能量的循环,通过其循环过程,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

1.3.2 资源配置的效率性

循环经济要求提高环境资源的配置效率。以最小化利用日益稀缺的环境资源。它依据自然生态的有机循环原理,一方面通过将不同的工业企业、不同类别的产业之间形成類似于自然生态链的产业生态链,从而达到充分利用资源、减少废物产生、物质循环利用、消除环境破坏,达到提高经济发展规模和质量的目的。另一方面它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生产体系或环节之间的系统耦合,使物质和能量多级利用、高效产出并持续利用。

2 黑龙江省发展循环经济意义

目前黑龙江省经济的发展正处于重要转型期,中央提出的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为东北加快调整、加速振兴创造了历史性机遇。但近十几年来,我省一直处于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的粗放增长方式,经济的快速增长是伴随着付出了和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特别是近几年来,我省黑土流失,松花江水位底枯湿地资源萎缩,大庆油田减产,这些都是自然承载力向人类发出的警报。因此,发展循环经济是我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对于我省是一项带有全局性、紧迫性、长期性的战略任务;也是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实现我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在我省,发展循环经济可以充分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是缓解资源短缺问题的根本出路;发展循环经济是从根本上减轻环境污染、保持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发展循环经济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发展循环经济是以人为本、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

3 我省发展循环经济现状和成就

近年来,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循环经济在部分行业和地区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3.1 制定相关规划和政策法规

省政府把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和构建节能型产业结构作为重大决策立项,开展系统研究,相继编制完成了全省资源综合利用、矿井水利用、东部煤电化基地等发展规划。制定并下发了全省各地区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指标计划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全省节能规划和加快构建节能型产业结构的实施意见已编制完成,正在征求意见和组织专家论证,并争取尽快实施。全省节约能源条例已进入立法程序,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条例的立法准备和调研工作正在进行。

3.2 一批生态工业园区初具规模

大庆、哈尔滨和双鸭山国家级生态工业园区已进入审批程序,现已完成规划编制工作。大庆铁人生态工业园区实现了上下游的吃配、互联互动的工业生态产业链。四大煤城初步形成了煤转焦、煤炭洗选、煤化工、煤转电、煤建材综合开发利用的格局。伊春市以新青林业局为中心,形成了以林木资源和木材剩余物为主要原料的木材循环开发利用的产业链。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牡丹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园区发展规划已获国家批准。目前,我省已在电力、化工、石油、啤酒、制药、乳品、水泥、造纸等8个重点行业建设了一批省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3.3 积极推进循环经济项目建设

鹤岗、鸡西、双鸭山、七台河等地利用煤矸石发电和生产新型节能墙体材料,已形成一定的规模。鸡西利用煤矿瓦斯发电的3台机组已投入运行。七台河红鲜焦化园区内焦炉煤气、焦油可实现闭合循环利用。双鸭山鲁能煤电化一体项目已列入国家电力发展规划。鹤岗120万吨甲醇、60万吨合成氨、104万吨尿素前期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全省初步建立了循环经济发展项目库。

4 发展循环经济的推进措施

4.1 完善政策法规,夯实循环经济发展基础

以法律法规为指导,以国家政策为基础,以规范、引导、鼓励和支持为主要内容,加快制定地方性法规、规章和政策,逐步建立起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法规体系。尽快制定出台黑龙江省节约能源条例和黑龙江省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条例,抓紧制定废旧物资回收利用管理办法等配套法规。建立循环经济标准体系和统计制度,强化对资源节约、循环利用和减排等指标的监控,定期公布有关指标信息。认真落实国家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建立反映资源稀缺程度的价格机制。

4.2 抓好试点示范,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加快建设牡丹江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园区,积极争取七台河市、望奎县望奎镇等列入国家第二批循环经济试点。结合哈大齐工业走廊、东部煤电化基地建设和资源型城市转型,抓好大庆、伊春等资源型城市发展循环经济试点,创建大庆市红岗区铁人生态工业园、哈尔滨经济技术和高新技术开发区、双鸭山市褐煤煤电化及冶金工业园等省级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充分发挥试点的带动、辐射作用。组织编制各地和各部门循环经济区域规划、专项规划,制定各地区及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循环经济推进计划,加强对发展循环经济的指导作用。

4.3 健全市场机制,拓展多元化投融资渠道

设立发展循环经济专项资金,加大财政资金对发展循环经济的支持力度,推动和引导社会资金向循环经济领域集聚,形成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投入机制。各级政府在制定和实施投资计划时,要将节能、节水、节地、节材、资源综合利用等项目列为重点投资领域。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积极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市场化、产业化进程。支持循环经济项目申请银行信贷和国家专项资金,进行设备租赁融资,发行企业债券和上市融资。拓宽利用外资渠道,积极利用世行、亚行、全球环境基金、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等国际组织以及各国政府的贷款或赠款。鼓励不同经济成份和各类投资主体,以独资、合资、承包、租赁、拍卖、股份制、股份合作制、BOT等形式参与循环经济建设。

4.4 建立信息平台,实现资源共享

循环经济的实质是一种生态经济,必须建立高效的信息反馈和信息控制机制,体现信息化在循环经济中的调控作用。尽快建立循环经济的信息管理系统,整合废弃物的性质及来源、循环型企业、循环型技术等信息,规范信息的收集、合成、传输、反馈等机制,以电子政务、企业信息资源共享为重点切入点,建立循环经济信息交换平台,加大环境信息公开力度,实行环境质量公告制度,及时发布各类循环经济市场信息,为企业间实现废弃物交换等提供帮助,以順畅、便捷的信息交流确保循环经济体系的高效有序运行。

参考文献

[1]王立鹏.企业逆向物流的发展策略[J].企业导报,2011(16).

[2]陈梅.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现状及其策略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1(6).

[3]宋艳青.东北三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实证研究与比较分析[D].山东大学,2011.

[4]邱晓丽.黑龙江省城乡居民消费差异研究[D].哈尔滨商业大学,2012.

猜你喜欢
生态环境保护循环经济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资源回收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生态环境保护
北戴河湿地生态环境保护与措施
我国电子垃圾资源化问题研究
浅析关于循环经济下的旅游经济管理
西部地区城镇化进程中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