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华
摘 要:全纳教育源于特殊教育,又超越了特殊教育,提倡学生“积极参与”,以社会主人的身份,通过群体合作的形式参与自己的事情。高校“重点关注学生”群体是众多高校使用的一个特殊词汇,本文旨在全纳教育视角下,打破传统思维,试图为高校“重点关注学生”群体的教育与管理寻求一条“佳径”。
关键词:全纳教育 重点关注学生 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2(b)-0000-00
1 全纳教育研究对象的拓展
全纳教育(Inclusive Education),产生于上个世纪90年代,是基于特殊教育发展产生的一种教育新思想,提出教育是一种人权的理念,认为所有受教育者都应该拥有平等的学习机会和接受高质量的教育机会。此后,“全纳教育”成为国际上最流行的教育词汇和教育思想。2008年,第48届国际教育大会将主题定为“全纳教育”,这预示着全纳教育进入新的阶段,并将影响21世纪今后的教育发展。
不少人将全纳教育对象等同于特殊教育关注对象。特殊教育的关注对象是残疾人。事实上,全纳教育源于特殊教育,卻超越了特殊教育。 “Inclusive (容纳)”的反义词为“exclusion(排斥)”,也就是说,全纳与排斥对立,关注所有被排斥、被边缘化的群体。这一群体,包含了被排斥的残疾人、被歧视的学习困难者、以及被分类或被贴标签的学生。
高校是落实全纳教育的重要载体之一,对象为在校大学生。需要明确的一点是,全纳教育强调的是一个过程,即提倡通过群体合作的方式解决问题。任何问题的产生并不是一个人的问题,在某种意义上是一个群体的问题。
以往,我们重视培养学生“学会生存”,通过学习适应社会主流,掌握能够在社会生存的技能。这一思想有其合理之处,全纳教育从另一角度出发,更加关注学生要“积极参与”。要求学生作为学校乃至社会的主人,投入到学习中去,其目的不是适应社会,而是改造社会。
举一个例子,在班级中有同学因为学习有困难或者有问题,这在全纳教育看来不仅仅是学生的个人问题,也是班级集体的问题,因为班级本身就是一个学习的集体,集体的成员也就是学习的合作者。也就是说,全纳教育培养未来的人的价值目标是注重集体和合作,也正是因为未来的社会工作更注重集体合作。
2 “重点关注学生”群体范畴的界定
“重点关注”学生群体是相对于高校全体学生而言的一个名称,这一类群体在很多高校也被称之为“特殊群体”。本文的理论视角是全纳教育理念,核心内容是探讨高校“重点关注学生”群体的教育与管理。在此之前,结合全纳教育理念的内涵与“重点关注学生”群体概念的界定,需要进一步阐释高校“重点关注学生”这个名称本身是否属于“分类”、“贴标签”。
随着社会进程的不断推进,经济不断发展,以及我国高校的不断改革,“精英式教育”也在逐步走向“大众式教育”。笔者有理由认为,“重点关注学生”这个名称的出现是“大众式教育”发展进程的产物。我国教育主管部门划分的高校最优化师生比例是1:14,最低合格标准是1:18。如果高校都达到了这样的师生配比,笔者认为,“重点关注学生”群体的教育与管理问题自然无法成为当前高校一线教师和教育界诸多学者研讨的重要问题。这是因为,每一个教师都有能力并可以有效完成1:14的教育与管理。然而,在高校发展进程中,大多数教师只是承担了教学任务,是在具体的学科知识体系之下对学生进行教育,即进行狭义的教育。事实上,在高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的又是另外的一个群体:思修课教师、班主任以及辅导员。按照教育部相关条例显示,高校辅导员与学生的配备比例为1:200。且不谈是否所有高校都达到了这一配比,按照辅导员1:200教育与管理,在很大程度上无法做到有针对性,因此高校在学生管理工作的发展进程中,引入了“重点关注学生”群体。
我们可以假设,把“重点关注学生”群体“解散”,那么高校又该如何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与管理?根据高校实践经验显示,“重点关注学生”群体之所以冠以这个名称,是因为这一类群体是每年高校心理疾病的高发群体,也是影响高校维护校园稳定、营造和谐校园文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为了便于进一步了解学生,有针对性的关注,各高校对“重点关注学生”群体的类别进行二次分类,划分为为“经济问题”、“心理问题”、“学业问题”、“宗教信仰问题”等,在二级分类下又有“恋爱受挫”、“考试作弊”、“人际交往困难”、“网络上瘾”等多种。
当然,在不同的高校,对于“重点关注学生”群体的具体分类是因校而异的。但是,有一点必须要指出,尽管各高校都列出了“重点关注学生”群体,但对于学生而言,这一群体的名称是隐形存在的,每一个被重点关注的学生并不知情,在客观条件下,还是同所有其他学生一样享有学校提供的各项有利于教育教学的条件。
综上所述,“重点关注学生”群体并不是伴有“歧视”的分类,是高校在现有教育体制下,为了更好的服务学生成长成才而引入的一个名称,并将这一群体的范围界定为:那些由于受到家庭、社会、学校等多方环境的影响,在学习、生活、参与社会活动过程中逐步呈现出多方面分层与分化后,产生的一类需要家校共同努力,找出问题根源,提供更多措施来解除问题的一类特殊群体。
3 “重点关注学生”群体教育和管理方式的转变
“重点关注学生”群体并非“不正常”群体,也并非一个持久不变的群体。因此,针对“重点关注学生”群体的教育与管理,必然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一点很重要,正如布思 认为,“全纳教育是消除各种形式的障碍,意味着建立一种适应学生需要的、连续的服务过程。”还有一点仍需要说明,“全纳教育并非是对于一个旧问题的新规定,关注的是所有学习者能够有效、持续地学习和参与高质量的教育。” 因此,之所以在全纳教育视角下仍然使用“重点关注学生”群体,只是为了研究过程中的方便。
3.1 从单向的“重点关注”转变为双向的“积极参与”
针对“重点关注学生”群体,高校给予了较多的关注。每学年,高校都会对全校学生进行“摸底”排查,筛选出“重点关注学生”名单。尽管高校可以称这个筛选过程具有科学依据,但对于很多学生来说,这个本身就是一个单向的“重点关注”,学生自己对于是否被列入这个名单并不知情。对于这一群体的管理与教育,也必然在某种意义上容易陷入“一厢情愿”。
全纳教育的立足点是集体,按照全纳教育的观点,所有的学生是一个集体,任何问题的解决办法都是合作。如果“重点关注学生”群体中的某一个同学在班集体中因为自身存在与其他学生不同之处,便不愿意交流,其他学生也不能主动与他交流,这样,所有的同学都失去了互相交流的益处。美国学者米诺认为,如果所有的同学都能体验不同的方式进行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同学们必然能够学会移情,这样也就减少了因为不被理解产生的问题。全纳教育称这种解决问题的方式为“积极参与。”
3.2 从单向的“重点关注”转变为多样化的“个性教育”
针对“重点关注学生”群体,高校采取了诸多措施。不同类别的学生,进行单方面的“關注”:通过助学金的支持获取学生精神上的学习自信,通过寻求学生个别谈话实现学生“心理健康”……这必然就是所谓的“因材施教”偷换概念的结果。
事实上,教育并非是单方面追求学生学业成绩的优异,优质的教育更加强调依靠学生的合作来解决单方面个体的学业问题。之所以强调多样化,是真正“因材施教”的需求,但前提是双向合作与沟通。多样化的“个性教育”则是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个性特征。这一点,就与单向的依据学校教师期许的“重点关注”相悖。例如心理健康教育,很多学生、甚至教师认为这是一个针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完成心理疏导的过程。其实不然,心理健康教育更多的要着眼于针对全体学生的教育,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心理发展,培养全体学生观察判断社会、以及自我评价与自我控制的能力等。
4 全纳教育在高校教育与管理中的实践初探
很多教师认为,高校学生学习的目的是社会生存,只需教授给学生必要的生存技能,便可以让学生适应社会。这样的论断,在当前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映衬出了优胜劣汰的社会动态。简言之,导向是“学会生存。”这里的“学”目的与“学习是为了客观的认识世界和主观能动的改造世界”中的“学”并不同,前者是一种被动的通过学习适应社会的过程,而后者则是强调学习主体的主动行为。
全纳教育观点认为,在高校学生的管理与教育中,教师与学生都是主体,禁止教师将学生的主动参与排除在管理与教育过程之外。因此,面对“重点关注学生”群体的教育与管理,首先必须将这个群体置入全体学生中进行统一的教育与管理,减少过去只是单方面的关注和给予帮助。目前,许多高校实施开展的校内外“勤工助学”是一个很好的尝试。全体学生都有权利学校的网站上查询到近期校内网有空缺的岗位,学生通过面试竞聘上岗,在课余时间锻炼自己的同时获取相应的劳动报酬。不仅将经济困难学生同其他同学一同管理,同时还能消除此类学生在某种程度上的不自信。
参考文献
[1] 黄志成.国际教育新思想新理念[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