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治疗的探讨

2014-10-21 20:31邹兴艳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4年7期
关键词:子宫肌瘤剖宫产

邹兴艳

【摘要】目的:研究晚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进行待产的60例晚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临床资料,通过对比分析不同分娩方式(阴道分娩、单纯性剖宫产、剖宫产同时行肌瘤剔除)手术耗时、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晚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治疗查找适宜的治疗方案。结果:以上60例晚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中,17例为阴道分娩,15例为自然分娩、2例为引产,引起肌瘤较轻,未对其进行处理;43例行剖宫产,7例为单纯性剖宫产,35例在剖宫产同时行肌瘤剔除术,1例行剖宫产加子官次全切除术。经比较,单纯性剖宫产和剖宫产同时行肌瘤剔除术患者手术耗时、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果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是保证顺利分娩的关键所在,在手术指征明确的前提下,于剖宫产同时行肌瘤剔除术不会增加手术风险,反而可减轻二次肌瘤手术治疗带来的风险和痛苦,建议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晚期妊娠;子宫肌瘤;剖宫产;肌瘤剔除术;

【中图分类号】R711.7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7-0446-01

子宫肌瘤是妇科常见病种,其发生、发展和雌激素水平有直接关系,其在育龄妇女人群中的发病率可达25%-35%,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作为其中特殊一种,随着医疗检查技术的发展,其确诊率逐年增加,随着肌瘤增长,极易可导致对胎儿生长、发育、活动造成限制性影响,如不进行有效处理,可导致流产、难产、死胎等不良状况[1]。因此,如何有效治疗晚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成为临床备受关注的话题。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在我院收治的60例晚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临床资料,以为制定合适的临床治疗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1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1.1.1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进行待产的60例晚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年龄在22-44岁之间,平均为(32.14±2.39)岁,8例为高龄产妇,其中初产妇57例、经产妇3例。42例于孕期和剖宫产时发现肌瘤、18例于孕前发现肌瘤。肌壁间肌瘤37例、浆膜下肌瘤15例、黏膜下肌瘤4例、宫颈处肌瘤4例。46例为单发性肌瘤、14例为多发性肌瘤。肌瘤直径在0.7-8cm之间,32例直径≤5cm、28例直径≥5cm。

1.1.2 剖宫产指征

肌瘤填塞产道行剖宫产者4例;未进行试产自愿选择剖宫产者15例;因其他因素性剖宫产者24例,其中3例为产程异常、2例为头盆不称、4例为臀位、7例为胎儿窘迫、3例为疤痕子宫、3例为胎盘前置、2例为胎盘早剥。

1.2方法

3例妊娠时间为36-37周、55例为37-42周、2例妊娠时间>42周。17例为阴道分娩,15例为自然分娩、2例为引产,引起肌瘤较轻,未对其进行处理;43例行剖宫产,7例为单纯性剖宫产,35例在剖宫产同时行肌瘤剔除术,1例因肌瘤直径达8cm,并且肌瘤剔除后,缺损过大,达至宫腔,内膜大面积缺损,故行剖宫产加子宫次全切除术。

1.3 效果评价指标

通过比较单纯性剖宫产和剖宫产同时行肌瘤剔除术患者手术耗时、以及三种治疗方式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进行效果评价。

1.2统计学处理方法

录入全部数据至软件包,并用SPSS21.0软件进行处理。数据比较进行x2检验,数据计量进行t检验。当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阴道分娩术中出血量为(150.18±17.14)ml,单纯性剖宫产手术耗时为(53.19±16.39)min,術中出血量为(192.54±81.45)ml,平均住院时间为(6.21±1.26)d,剖宫产同时行肌瘤剔除术手术耗时为(54.07±16.24)min,术中出血量为(1969.36±82.44)ml,平均住院时间为(6.63±1.53)d。剖宫产手术术中出血量明显高于阴道分娩术,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单纯性剖宫产和剖宫产同时行肌瘤剔除术手术比较,二者在手术耗时、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方面无明显差异。

2.2 产后随访:产后6周进行复查,三种治疗方式在子宫复旧、持续恶露时间、产褥感染等方面无明显差异。

3讨论

妊娠期间合并子宫肌瘤在早期一般无明显症状,随着肌瘤增大和胎儿成长,当肌瘤直径增至5cm及以上时,肌壁间肌瘤会向宫腔内突出、黏膜下肌瘤会占据宫腔,从而导致子宫变形、宫腔压力过大等,如不进行及时处理,以及发生早产、流产、胎位异常、胎膜早破等异常状况,同时也可造成胎儿生长受阻,在分娩时,影响子宫收缩,发生宫缩乏力、甚至产后大出血[2]。因此,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对于保证孕妇正常分娩和胎儿健康都尤为必要。

目前,对于子宫肌瘤较小或肌瘤位置隐蔽患者而言,一般待患者分娩结束,雌激素恢复正常后,肌瘤可自行消失,故此类患者可不予以处理。但肌瘤较大或肌瘤生长部位对妊娠术中和术后造成明显影响者,其治疗方式仍备受争议。部分学者认为,肌瘤处血供丰富,若在剖宫产时进行剔除,极易造成术中出血量增加,并且因胎儿娩出对子宫形状造成影响,肌瘤界限模糊,手术难度较大。但也有学者认为,此类肌瘤如不进行及时处理,可影响分娩后子宫复旧和加重产褥期感染发生。在本研究中,通过详细分析肌瘤剔除指征,在剖宫产后,对肌瘤四周、基底部注射催产素后,并分清病变界限后,边分离边对包膜血管进行结扎,逐步剥除肌瘤[3]。由结果可知,该种治疗方式并未增加术中出血量,未延迟手术耗时,避免2次手术给患者造成的伤害。

综上: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是保证顺利分娩的关键所在,在手术指征明确的前提下,于剖宫产同时行肌瘤剔除术不会增加手术风险,反而可减轻二次肌瘤手术治疗带来的风险和痛苦,建议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子莲.吴艳欣.妊娠合并卵巢肿瘤和子宫肌瘤的诊断及处理[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1,10(23):785-786.

[2] 姜邛.探讨晚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3,7(11):199-200.

[3] 李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132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2,

9(17):103-104.

猜你喜欢
子宫肌瘤剖宫产
一胎剖宫产,二胎必须剖吗
剖宫产和顺产,应该如何选择
剖宫产之父
腹膜外剖宫产术应用于二次剖宫产的疗效观察
临床护理路径在子宫肌瘤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研究B超在妇女子宫肌瘤鉴别诊断当中的临床应用
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剥除术的临床观察
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疗效对比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在子宫肌瘤护理中的应用
子宫肌瘤采用腹部小切口手术治疗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