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的“景名”:堤柳借翠,岸花分香

2014-10-21 15:38苏宁峰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14年6期
关键词:故都的秋意趣文理

摘 要:人教社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教师教学用书》(必修二)中对郁达夫《故都的秋》的题景命名徒具其形,不得真味。主因在于编写者对《故都的秋》意趣与文理的解读与把握上出现失焦失法的错误。《故都的秋》的作者立意“赏玩”,以“趣味”为旨归,则当据此经纬理顺文义与文理。在此基础上,才能“以大观小”,逐个品评景名得失,从而更好地达成文学审美教育的目标。

关键词:题景命名 意趣 文理 文学审美教育

《故都的秋》是郁达夫作于1934年的行旅散文的传统名篇,其文体物玩味,造境写心,遥想深沉,文韵丰永,深具审美教育的价值,所以人民教育出版社将其编选在现行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第二册第一单元中。其文主体部分由五种景况构成。对于这五种景况,人教社在其与教材相配套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教师教学用书》(必修二)(以下简称《教学用书二》)中题命的“景名”分别是:清晨静观、落蕊轻扫、秋蝉残鸣、都市闲人、胜日秋果。①

对此题景命名,我以为是徒具其形、不得真味的。表面上看,这五种“景名”都具有了四字格的整齐格式,个别“景名”或还有些许如“落蕊”般细微的诗意,然而这并不能掩飾教参编写者在对文本意脉领略上的涣散芜杂之失。每个“景名”意象迭现,看似热闹,实则缭乱。而缭乱之失,主因在于失焦。因为失焦,丧失了对文本意脉的整体把握能力,只好对每个写景文段逐个题拟命名。而这种做法的后果是:五种景名因不得神摄,则易题拟失当;割裂联系逐个题拟,则又使景名之间俱失联络感与整体感。编写者对于《故都的秋》的文本解读,其情势状态正如郁达夫在文中所说的那样:处于那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因而在“领略”上是“不合适”的。

题景命名之于文本,有如题名之于匾额、之于园林,均是添彩尽雅之事。在《红楼梦》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荣国府归省庆元宵》里,当大观园告竣时,贾珍来请贾政拟题匾额、对联时,贾政说:“偌大景致,若干亭榭,无字标题,任是花柳山水,也断不能生色。”②与此意互证生发的还有当代著名园林美学家金学智先生的一句评点:“没有题名序列的园林,在精神的领域里只具有散文的结构,而有了规整性优秀题名序列的园林则具有了诗的结构。”③ 对于写景状物的文学文本而言,精彩的题景命名就是一种富于直觉美感的视觉创造,它有如指向美的路标,为学习者提供理解与把握文本意蕴的线索,指示着他们的阅读注意;而它提纯产生的过程本身就又是一种涵咏和提升美感的示范,极富于审美的教学价值;而它创造性的美的气质甚至使它具有了一种可以与原作之美相互映照、互相生发的独立价值,其美感有如温庭筠在《菩萨蛮》一词中所写的那样,“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至于题景命名的基本法则,我们倒可以从中国山水画法中得到启示。宋代李成在作画时,从下往上“仰画飞檐”,沈括便批评他不知“山水之法”:“大都山水之法,盖以大观小,如人观假山耳。若同真山之法,以下望上,只合见一重山,岂可重重悉见,兼不应见其溪谷间事。又如屋舍,亦不应见其中庭及后巷中事。若人在东立,则山西便合是远境;人在西立,则山东却合是远境。似此如何成画?李君盖不知以大观小之法,其间折高、折远,自有妙理。”④

沈括所说的“山水之法”指的是“以大观小”:登高望远,自高观下,则视野开阔,境界壮大,山溪河谷,远近层次,“重重悉见”;而且其间隐没曲折,呼应联络,“自有妙理”。

阐发一下。“山水之法”提倡的艺术辩证法则是:从全体来看部分。全体之于部分,首先是规约、限定,这正是艺术之为艺术的特质之一:失于全体规范的部分,则必失全体之“真”;失于全体观照的部分,也必失全体之“焦”;其次是赋予、生成。全体提供给部分以参照的背景、定位的秩序、联络的线索;以意味的酿造;以美感的生成。

文艺之理互可阐发。文学作品中的题景命名也应首先把握全篇的意脉与文理。意脉就像是主旋律,它的调性渗透在每一个文字之中,让每个文字在聚集与联络之中都成为富有艺术气质的音符。而文理则本身便是意脉在结构上所呈现的可见的秩序形态,通过它,我们便可找寻到通往意脉的轨道与阶梯。

《教学用书二》中对于《故都的秋》的“景名”的题拟之失也正在于此。它不是“以大观小”而是“以小观小”,各个景界之间互不联络、节奏不协、气韵不生,其情景正像《红楼梦》第十七回中贾政随后说的一句:“便拟出来,也不免迂腐,反使花柳园亭因而减色,转没意思。”

欲求《教学用书二》中对“景名”如此题拟的原因,当推源至编写者对于《故都的秋》一文的意趣与文理的认识与把握。

上面说过,文理是意脉在结构上呈现出的可见的秩序形态,那么,我们就沿波讨源,引用它对文理结构的解说部分来分析推求。

文章开头和结尾都以北国之秋和江南之秋做对比,表达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中间主体部分,按照“清”“静”“悲凉”的三个层次,逐一描绘故都的清秋景色。共有五种景况,即清晨静观、落蕊轻扫、秋蝉残鸣、都市闲人、胜日秋果;最后以议论收尾,进一步赞颂北国之秋。首尾照应,回环往复;中部充分展开,酣畅

淋漓。⑤

为了以下阅读与分析的便利,我们依照这引述的部分,将其编写者勾勒的文理结构以直观的图式表列如下:

《故都的秋》文章结构简图

这段引述与这张表面圆融的图表中潜藏着的问题是很多的:(1)引述中说是按照“三个层次,逐一描绘”“清秋景色”的五种景况,但对于这五种景况与“清”

“静”“悲凉”的三个层次的对应分属情况却并未明确。尽管如此,我们依其话语逻辑仍可推定,位列于最后的“胜日秋果”肯定是分属于“悲凉”的层次。但这恰是最不可信的。较之于前面四种景况,“胜日秋果”中无论是作者的心相还是所呈现景物的色调,都正是五种景况中写得最为温热的画面。那么,将“胜日秋果”归属于“悲凉”的层次又如何让人信服接受呢?(2)众所周知,在《故都的秋》这样一篇情景交融的写景状物的散文

中,作为其心相以及其外化为景物情相的“清”“静”与“悲凉”又如何能够如此简单截然地予以离断区隔开来,做到“三个层次”“逐一”地描绘呢?比如在序列一的“清晨静观”的片断里,透过他在清秋院子里的默然静对,我们不是能同时看到其所写之景的“清”与“静”吗?而其“清”“静”景象难道不正是作者“悲凉”的心境所创造的画境?(3)若深入文境,再细推文理,则又有疑如下:第12段的“议论”是“进一步赞颂北国之秋”,那么第13段的“南国之秋”难道不也是通过对比“进一步赞颂北国之秋”吗?第12、13两段其结构形态是同型构的:都是将“北国之秋”置放在参照物的背景前,进行比较,从而达成其“凸显”深化“北国之秋”的浮雕般的表达效果与阅读效果。而细察其所不同者则当更加让人进一步坚信第12、13两段在表意与结构功能上是互相映照的不可分离的一个表意整体。其所不同的是:第12段,作者侧重于将“北国之秋”置放于由古代与外国作家所形成的文学的“历史时间”中进行比较开拓;而第13段,作者则侧重于将“北国之秋”置放于“南国之秋”这特定地域的“空间背景”前进行比较蕴蓄。正是这两段着意的含孕蓄势正如水库的蓄水,既拓广文境,深化文韵,又造成文情上的高峡平湖之势,开闸而出,必是深情流泻,丰沛厚实。引来其后一段“现场体验”一下:“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对这“北国的秋”的挚爱是值得以生命相交换的!

如此众多的疑问对编写者的结构分析的稳惬合理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但需再翻入一层,我们才更可以看到在这背后造成如此判断的真正原因。

根据以上的图表,我们发现,其结构形态是指意于首尾处的“表达向往”的。也就是说,编写者所体会到的仅仅是浮泛在文字表面的“思想感情”——表达对故都的秋的向往与热爱。因此可以理解,正是这种认识决定性地“框定”出了上面的结构图表。——这种“框定”的判断在现行教参的教学指导中大量存活着,因为它需要的只是肤浅的阅读与机械的预定。

在这种“框定”的认识视野里,经典名篇《故都的秋》也就相应地肤浅化为一篇小学生的作文。因此,我们强烈地感觉到,在《教学用书二》中,《故都的秋》的“秋”之味、“故都”之味,以及深蕴在其中的作者的“性情之味”全都丧失殆尽,全无审美之意趣。编写者求义而不求意,則意昧义昏;解义而不解味,则意味两失。意趣把握之失导致文理抵牾难通。——其于当前文学审美教育的反讽意味之深长,亦可赏玩。

其实,只要熟读,深抉文心,会心自然不远:作者立意“赏玩”,以“趣味”为旨归昭然可见。

作者在首段就拈出个“饱尝”,在第二段中就又更干脆地直陈“南国之秋”之味、色、意境与姿态都“赏玩”不到十足。其后造境写心,直接“赏玩”,只是其“赏玩”的方式异于常人——但注意,也正是从这里,我们感到了其传统文人的雅赏趣味——他的“赏玩”方式在第三段、第四段中表现为“静对”:秋院“静对”清景,“感觉到十分的秋意”;“静对”落蕊丝纹,“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其所“赏玩”者为秋之“幽寂”;而在第5至第11段中则表现为“冥想”——离开具体的秋院,他的心进入到了“遥想”的然而更加深冥的心灵世界和经验世界中去“赏玩”:秋虫残声,秋雨闲韵,秋果佳日。其所“赏玩”者为秋之“幽闲”。至此,“赏玩”仍觉不足,则不觉评之、鉴之、品之,故而其后则议论纵横,遥接历史时空,以遣其“赏玩”之兴;既尽处又拈来“南国之秋”作比,尽衬“北国之秋”的地域风味之深永。文势奔涌至此,最后文情化为深深的挚爱喟叹:愿折寿命以换北国之秋。

如此可见,其“赏玩”的文脉纵贯全文:尝秋——赏秋——评秋——品秋——眷秋。

然分析至此,仍有未尽意。需以经纬线来作比说明:若说“赏玩”是横贯首尾的经线,那么其赏玩的对象——“秋”则当是密织的纬线。

若熟读郁达夫的文集,很容易发现,他十分赏爱“秋”。“秋”于他是一个寄意深厚的文学意象。此当另文解读。就《故都的秋》一文来说,哪怕是文字的缝隙里都可谓“秋意”纵横淋漓:秋院秋晨秋空秋树秋草秋花秋虫秋雨秋人秋果。浓郁如此,才可谓“郁”达矣!

至此,不妨以此“赏玩”与“秋”为纵横意脉来编织一张文理结构图,我们也来“赏玩”一下:

《故都的秋》文章结构简图(苏宁峰版)

需要补注说明的是:第12、13段中的“评”与“品”统归于“鉴”,以在整体理解上保持与前面之“赏”的文义联系,“鉴”正是“赏”的深化与精致化。第14段用“眷秋”而不用“爱秋”,则是出于“眷”字在情致程度与形态上均好于“爱”字的考虑。想,若用“爱”字,则必为达夫所不许,他一定会说:“赏玩不到十足!”

写作至此(2014/2/8下午15:56),忽感深情不能自已。想,达夫以及我曾经为之为文过的秋白俱在深情地凝视着我。写作之苦此时化作如此深郁的乐,方知深情遥接古人之乐,是值得付出许多牺牲和代价的。

意脉与文理俱清,则题景命名之事方可行。具体方法为逐景分析,先提出教参旧名,评点优劣,后再提出新名,以期抛砖引玉。

题景命名之事,表面技术为“提炼”,实则关涉深厚,联络众多。此处仍引《红楼梦》第十七回贾宝玉题拟大观园的“景名”来说明。

行至未题名的怡红院时,大家称赞院中所植之芭蕉、海棠,贾政让大家题名。

贾政因道:“想几个什么新鲜字来题?”一客道:“‘蕉鹤二字妙。”又一个道:“‘崇光泛彩方妙。”贾政与众人都道:“好个‘崇光泛彩!”宝玉也道:“妙。”又说:“只是可惜了。”众人问:“如何可惜?”宝玉道:“此处蕉、棠两植,其意暗蓄‘红‘绿二字在内;若说一样,遗漏一样,便不足取。”贾政道:“依你如何?”宝玉道:“依我,题‘红香绿玉四字,方两全其美。”⑥

宝玉的题名艺术值得学习。“崇光泛彩”让人喝彩是因为它暗用了苏轼的《海棠》诗“东风袅袅泛崇光”的诗意在其中,但是宝玉却说“可惜”,因为此名只扣合了海棠,“遗漏一样,便不足取”。他提出“暗蓄”的观点,用有神韵的“红香绿玉”来题名。概说起来,便有三点:概括照应要全面,用意要蕴蓄有致,选字要取其神韵。

据此,则在为五种景况题名时,作为全文的意脉的“秋”字也须或明或暗地反映在景名中,这是题名前的一大關要。以下逐景分析。文段均引自人教版现行《高中语文必修二》教材。

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此段教参旧题“清晨静观”。“静”字选得准确,因为它正是此段意境的关键词。其余则大可商榷。

若是独立来看,此题名中“秋”意全无。既无法体现与文题的呼吸感应、对意脉的深涵体味,也将无法与下面四种景名之间建立序列性的有机联系。“清晨”并不能反映“秋”,除了“时间”的信息外别无余绪。而“静观”一词,原文作“静对”,此二词一字之别,意绪语境可谓迥别。

“静观”比之“静对”,更闹热也更外在:“观”字的动作性与温度均强于“对”,故“闹热”;“观”侧重于感官,“对”侧重于心灵,故“观”停留于外感,物我两隔,“对”则直接怀抱,物我俱寂。而且,由“静观”到“静对”,正好勾勒出作者心灵之走向。

据此,窃以为,拈选“秋院静对”风味更佳。“秋院”中以“秋”应脉,而“院”字则更有涵括力与周照性:它既可以较好地涵照院中的景物,而且提供给作者心灵写意的空间。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极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此段教参旧题“落蕊轻扫”。“轻扫”最为残破粗恶。不仅存有作者“轻扫”的误解可能,更不堪的是,原文是“扫后”,是完成后的冷寂状态,而“轻扫”将它变成进行状态,哪怕再“轻”,于此冷寂之中依然声喧尘扬,极破坏意境。试梳理一下文意来加深理解:上段中作者坐在空寂的秋院,静观高碧天色,听泠泠冷颤的鸽声,心境逐渐寂默。到“细数”冷光,品评色调,其心冷寂可见。到此段联想满是哀感的“落蕊”,其似花非花有如苏轼之“杨花”,无声无味又有如寂灭。作者行笔,从“有我”之境而入“无我”之境,由实境而入虚境,怎能容许有一丝“轻扫”?

据此,愚意拈出“秋蕊丝纹”或“落蕊秋纹”以为题名。因为“落蕊”与“丝纹”是此段的主体意象,很能反映出心境与诗意。

秋蝉的衰竭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这嘶叫的秋蝉,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的家虫。

此段教参旧题“秋蝉残鸣”。“鸣”字太闹热,不如原文中的“残声”。至于后文之“啼唱”与“嘶叫”都是叙解其物之多之寻常,不能解释为动作。正是“多”与“寻常”,故其“残声”之哀感写意也更为丰腴。

还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

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了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地下起雨来了。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天又晴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穿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咬着烟管,在雨后的斜桥影里,上桥头树底去一立,遇见熟人,便会用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互答着说:

“唉,天可真凉了——”

“可不是吗?一层秋雨一层凉啦!”

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北方人念“阵”字,总老像是层字,平平仄仄起来,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

此段教参旧题“都市闲人”。直接全部拈自原文,最为诚实也最为坐实,有迂滞木讷之象。“出身”的纯正不能掩饰其粗懒的面貌。

“都市闲人”虽然是画面的人物,但不是表现的重点,重点应是“声调”与“歧韵”。这段写景重在写“韵”,其于表现“故都”的文化韵味,有摄神之感。此外,孤拈出的“都市闲人”在文义、文气以及文情上,均无法与其他四种景名协调,有突兀孤立之感。再有,“都市闲人”也无法涵照联络画面中的其他意象。

而“秋雨”的意象是无法忽视的。因为文段就以“秋雨”为背景为底蕴。文段的重点其实是写“秋雨”的“像样”的“奇”“味”,“都市闲人”的缓慢悠闲的寒暄的声调与歧韵是用来形象化“秋雨”的奇味的。文义的主宾是很分明的。

本段中富有韵味的文辞散布。比如“雨后的斜桥

影”,还有一个极具神光的词“立”字值得一提:此字极富画意、闲韵与风味。它们的审美趣味醇厚但又如盐在水,北方人说“唱戏的腔,厨师的汤”,就是这种味道。

不揣简陋,拈出几个以就正于方家:秋雨歧韵、秋雨幽韵、斜影歧韵、斜影秋韵。

北方的秋果,到秋来,也是一种奇景。第一是枣子树;屋角,墙头,茅房边上,灶房门口,它都会一株株的长大起来。像橄榄又像鸽蛋似的这枣子颗儿,在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的时候,正是秋的全盛时期,等枣树叶落,枣子红完,西北风就要起来了,北方便是尘沙灰土的世界,只有这枣子,柿子,葡萄,成熟到八九分的七八月之交,是北国的清秋的佳日,是一年之中最好也没有的Golden Days。

此段教参旧题“胜日秋果”。从语意上看,此段是联络前段写“奇”味。它奇在寻常,奇在成熟于秋盛也是秋终的佳日。所谓,似应以“秋果”为前景为准确。故私拟为“秋果佳日”。

最后结篇之时,仍回到《红楼梦》第十七回中宝玉题拟“沁芳亭”的片断:

话说众人穿洞上桥,桥上有亭,贾政命众人对亭题称:有人就亭而不就景而题称之“翼然”;贾政说:“此亭压水而成,还须偏于水题为称。”因此,贾政就水而题称之为“泻玉”;宝玉以为“泻玉”的题称不对景、不依制、不新雅,故也就水而题,拈出更富蕴藉含蓄之意的“沁芳”二字。并在随后应命而作一副七言对,“绕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脉香”。{7}

细品此段,可令人感思良多。一亭之名,题称不同,乃因众人眼中之景不同,心中丘壑气象不同。红学家周汝昌先生称“沁芳”是“大观园的命脉”,是“大象征”。⑧“沁芳溪”是大观园的大关脉,然最初众人眼中只有亭而没有水,不知关脉所在,故题称失当;贾政眼中有水,可谓知脉,然所题称失雅;宝玉眼中有水,更有水之润,水之香,故题称蕴藉。

由此而想,一篇文章的解读需要知其关脉所在,方能得其趣味;阅读经典文学作品,亦需要不断沉涵熟复,会然于心,这也是教学者提高自己水平的关脉所在;而教材编写者组织编写出具有更高水平的教学用书,这也是提高文学审美教育的关脉所在。关脉既在,那么自然有宝玉所说的那样,“堤柳借翠,岸花分香”。

①⑤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教师教学用书》(必修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6月版,第16页,

第16页。

②{6}{7} (清)曹雪芹,裴效维校注:《程乙本红楼梦》(上),作家出版社2006年5月版,第133页,第141页,第135页。

③ 李娜:《〈湖山胜概〉与晚明文人艺术趣味研究》,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3年3月版,第23页。

④ 转引自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6月版,第56—57页。

⑧ 周汝昌:《周汝昌评说四大名著》,中华书局2008年6月版,第96页。

作 者:苏宁峰,在职教育硕士,福建省厦门一中高中语文组高级教师,厦门市专家型教师,福建省语文学科带头人,曾任福建省高考语文学科首任秘书。

编 辑:水 涓 E-mail:shuijuanby@sina.com

猜你喜欢
故都的秋意趣文理
层叠意趣
神韵秀逸 意趣妙生
文理生的battle
略述《篱园秋实》的壶中意趣
汉字的水墨意趣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Literary Anthropology in China
让人痴迷的瑰丽世界
由《故都的秋》谈高中散文教学思路
以《故都的秋》为例谈谈如何指导学生有效学习
从《故都的秋》教学中看六步点拨教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