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诗珣
摘 要:对《诗经》的婚恋诗的婚俗文化的研究,使我们更加全面深刻的了解了《诗经》时代的人们的风土人情和生活百态。本文就是从《诗经》中的婚恋诗入手,着眼于其中的婚俗,并根据人们的生活方式,心理特点和历史时代状况,分析《诗经》婚恋诗所体现的婚俗文化。
关键词: 《诗经》;婚恋诗;婚俗;文化
作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的《诗经》,无论是其文学性、艺术性、还是其思想性,都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作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的《诗经》具有多种诗歌类型,在《诗经》的305首诗歌中,婚恋诗在其中占据大量篇幅,共计八十余首,其中蕴藏着丰富的感人力量,反映了当时先民们的关于恋爱婚姻的观念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为我们绘制了一幅幅丰富多彩的生活画卷并向我们展现了悠久古老的婚俗文化。
一、婚龄
俗话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不仅仅是我们现代人关于婚姻的观念,其实这个观念由来已久,在古代也是深入人心,人们尤为重视并形成了相应的婚姻规范。《礼记·内则》之中记载,男子“二十而冠,始学礼”,“三十而有家室。始理男事”,女子“十有五年而笄,二十而嫁,有故二十三而嫁” [1]。可以认为男子应该在二十到三十岁之间结婚,女子应在十五至二十岁之间就需要寻得一个好人家,结合当时生产力低下和当时统治者的相关政策可以推测,《诗经》时代的人们对于适婚年龄大大早于理论上的年龄,更早于当今社会人们的结婚年龄,但没有一个具体的年龄规定,那时的人们为了当时社会发展和劳动力的需要,只有不断的繁衍后代才能更好维持生计。《诗经·召南·摽有梅》里说: “摽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表达了一位适龄女子对求得一位如意郎君尤为急切,迫切的把自己嫁出去的愿望。《邺风·匏有苦叶》中“士如归妻,迨冰未泮”,诉说了一位待婚女子热切期望未婚夫迎娶她,不要等到了冰封溶解的时候,希望尽早成婚的愿望。
二、婚期
古代的婚礼的举行都要符合农业耕作的顺序,符合广大人民的耕作时间的习惯。婚礼作为人生一项特别重大的事件,充分受到人民的重视,并结合农业文明的特点来安排婚姻大事,因此人们多在春季和秋季举行婚礼。《诗经》对于春季结婚的的事例的描写也有很多,如《诗经·召南·鹊巢》“维鹊有巢,维鸠居之。之子于归,百两御之”中描写了男女之间成婚的过程,其中筑鹊巢发生在春季,春季就成了那是成婚的季节。《卫风·氓》中“将子无怒,秋以为期”确切的说明秋天是个迎亲的好时候。
三、婚时
人们在选择了具体的婚期之后就要确定具体的日子,涉及到日期之后,对时辰的选择更是小心谨慎,千万要挑选个良辰吉日为新人举行婚礼,良辰吉日也是这一家人幸福生活的开始,为家人和亲属都图个吉利。《释名·释亲属》记载“妇之父曰婚,言婿亲迎用昏,又恒以昏夜成礼也”[2]。《唐风·绸缪》中“绸缪束薪,三星在天”记载了新婚夫妇成婚时间三星正挂在中天,可见这对夫妻成婚之时是在晚上。《陈风·东门之杨》“昏以为期,明星煌煌”描写了一对新婚夫妻把婚时定在了黄昏之时,这同样也印证了《诗经》时期的人们多把婚时定于黄昏的观点。
四、婚姻禁忌
1、门第观念
唐诗有云:“人各有耦,瑟类须同”意思是有钱有势的家族间“门当户对,结为姻眷”[3]门第观念向来贯穿于中国古代的婚姻观念中,《卫风·硕人》中在介绍庄姜的时候,就着重介绍了她的身份地位,“齐侯之子,卫侯之妻,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谭公维私”,从这我们就可以看出庄姜的身份非同一般,有着显赫的身份和高人的地位,与她所嫁的卫侯身份地位相当,双方门当户对,相得益彰。又如《王风·大车》中“大车槛槛,毳衣如菼。岂不尔思,畏子不敢”讲述了一对相爱的男女因男子是个赶大车的而遭到女方家里的阻碍,而男子相约女子一起私奔同生共死。
2、归宁不易
“归宁”也叫“回门”,女子在婚后三天由丈夫陪同一起回娘家看望父母。女子远嫁他乡后,入住夫家,人身自由也受到严重限制,如果没有公婆和丈夫的批准就不准随便回娘家,特别是女子父母去世后就基本失去了回娘家省亲的机会,在《诗经》时代的女子的悲惨人生可见一斑,思乡之情无人体谅。《卫风·河广》记述了宋襄公的母亲思归不得之情,所以作诗吟咏出心中的无奈,所以才有“谁谓河广,一苇杭之。谁谓宋远,跂予望之。”的感叹,体现了已婚女子对娘家的思念之情,远嫁他乡,感慨颇多。这种情况的出现因为此时的社会已不再是母系氏族社会,而是进入了以男性为主导的父系社会,女性已逐渐成为男性和家庭的附属品,失去了独立的人格。
总而言之,《诗经》作为中国古代时期的一部百科全书,向我们展现了一幅五彩斑斓的婚恋画卷,《诗经》中所展现的各种婚俗文化,全面反映了《诗经》时代的人们的生活百态。
注释:
[1] 阮元:《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471页。
[2]王先谦:《释名书补正》,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163页。
[3]李鉴踪:《中国民间婚恋习俗》,四川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6页。
参考文献:
[1]阮元.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79.
[2]杨任之.诗经今译今注.天津古籍出版社.1986.
[3]宋兆麟.中国风俗通史.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
[4] 王先谦.释名书补正.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5] 顾建龙、王世伟.尔雅导读.巴蜀书社.1990.
[6]李鉴踪.中国民间婚恋习俗.四川人民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