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艳艳 崔丽
摘 要:90后大学生思想独立,易冲动,法律意识淡薄。思政课对大学生思想道德与法律教育的提升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思政课法制教育在实际中存在着课程设置不尽合理、师资队伍参差不齐、过于注重理论教学、忽视法律教育等因素,严重影响思政课法律教育实效性的发挥。着重从90后大学生的思想特点、高校思政法律教育的现状以及如何完善提高高校思政课法律教育的功能等几个角度思考,尝试能找到恰当的办法破解这一困境。
关键词:90后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法律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27-0213-02
一、90后大学生的思想特点
随着90后大学生进入高校深造,并逐渐成为高校的主力军,日益引起社会的关注。尤其是在科技信息飞速发展的今天,从改革开放转型期背景下成长起来的90后们性格鲜明,思想开放,自立自信,自我意识强;人际交往开阔,注重个人隐私的保护,崇尚民主平等,积极维护自身权益等都使他们呈现出越来越不同于其他年代的时代特征。他们既有积极、阳光的一面,也有过于自我、自私、冷漠、不计后果的消极一面。在大环境的影响下,90后普遍道德与法律意识淡漠也是不争的事实。在强调依法治国的今天,很多大学生树立法律意识、提升法律素养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亟需深入探讨的问题。
二、我国思政课法律教育的现状
(一)缺乏深入学习法律知识的平台
进入21世纪,依法治国理念深入人心,法律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很多90后大学生认为学法、懂法是必备的能力之一,无论从提高自身素质,抑或是就业、创业的需要出发,学法懂法确有必要,特别是非法律专业的学生兴趣更浓厚一些。但是有相当多的学生单纯依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中概括性的内容,再加上有限的课时,使得他们的学习仅仅停留在大致了解法条的层面上,而对法律的法理及其深层次的建构无法系统地掌握,难以达到他们的心理预期。
(二)在实际中运用法律能力差
很多学生在意识中有法律救济的想法,但一具体到实际环境中,在相关操作层面学生会变得无所适从。大部分学生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识,但是由于对程序法知识储备不足,使得实体法与程序法不能有机结合,从而呈现一种不能操作法律、使法律作用发挥为零的现象。
(三)当前我国思政课法律教育的现状
合格的人才应具备社会性,因为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而法律是调节社会关系的主要手段,因此法律素养成为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当前学生们难以在高校思政课的课堂上学到心理预期的法律知识,也折射出当前我国思政课法律教育存在一定的问题,阻碍了思政课法律教学的开展。
1.课程设置不尽合理。自2006年课改后,法律基础课与思想道德修养课合并成为一门课程,极大地压缩了原本有限的法律基础课学时。2010年国家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进行了修订,全书包括绪论在内共九章,涉及法律基础知识是第七章、第八章,其他章节涉及具体单行法。2013年国家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重新进行了修订,将法律基础知识部分调整为第五章、第六章,内容进行了增删,删除了实体法律部分,增加了法律法理部分的讲解。这就意味着法律基础更多的是法理理论知识,理论性大大加强。失去了切合学生实际的、具体的法律条文,就更难让学生有兴趣、有精力学懂、读透。同时运用有限的课时量让学生了解我国的法律体系,知晓并且精通有关法律知识是不可能的,更何况让学生形成社会主义法治意识,培养法律思维,这些目标在目前高校法律教育课堂上实现似乎是遥不可及[1]。
2.法律教育师资参差不齐。除了综合院校、重点院校、开设法律专业的专门院校等高校能够保证法律基础教学配备专业的法律教师以外,还有很大一部分高校尤其是很多民办高校大多都是由没有接受过系统法律专业培训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讲解法律基础知识,他们在上法律课的时候往往会力不从心,即使学生有学习法律的兴趣,也会因为课堂教学枯燥乏味,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法律教育师资的参差不齐,导致思政课的法律教育难以发挥有效的作用。尤其是在新修订了教材以后,法律部分更多的是讲解法理内容,如何将枯燥难懂的法理知识转变为通俗易懂的内容确实考验着教师们的能力。
3.理论教学占主导,学生法律实践不足。不少高校既无专业的法律教师又无充足的课时保证,因此法律教育完全依赖课堂授课,尽管在课堂上学习了很多具体的法律知识,但当用来解决实际法律纠纷时,又无法解决,不能及时采取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传统的教育理念忽视法律教育,德育并非万能钥匙,学生道德的淡漠需要法律来填充。近些年大学生中出现的药家鑫案、李启铭“我爸是李刚”等刑事案件。这都显示出高校更应以法律教育与道德教育并重。
三、提升90后大学生学习法律实效性的举措
(一)加强专业法律教师的培养、考核
一个富有个人魅力的教师无疑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对课堂的认可度,因此提升教学专业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对于讲解这门课的教师,如果没有法律方面的功底,可以定期组织参加专门的法律知识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讲授这门课程。除了精湛的业务水平以外,谦逊的教学态度也很重要。认真听取领导、同事、学生们的评议意见,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谦逊的态度,更能彰显师者的亲和力与胸怀,比以权威自居的态度,更受学生欢迎。同时教师要及时对反馈的信息进行回应。尤其是学生对教师课程质量所提出的意见与建议,能够帮助任课老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提升自我,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2]。
(二)改革教学模式,增加法律实践教学的比重
国家非常重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效果,2005年中宣部与教育部明确指出,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都要加强实践环节,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2012年,教育部与中宣部等七部委又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化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学生获取、掌握知识的重要途径[3]。想让学生有更切身的体会,就必须增加法律实践教学的比例。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法庭、监狱或者安排学生们去法院旁听,亲身感受法庭的公正性、严肃性、权威性。
当前我国废除了劳教制度,更多需要劳教的人员转为社区矫正。我们可以与社区合作,让学生们参与监督、管理需要行为矫正的人员。相对来讲,90后的动手实践能力更强。一方面缓解社区人力不足,另一方面使学生们站在一个引导者的角度审视他们的行为,给他们更深的警示和思索。
(三)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培育校园法律文化
转变传统的观念,实行道德与法律并重,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而培育学生的法律意识,维护法律的权威,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还要延伸至第二课堂、延伸至整个校园的文化当中。比如举办“基本道德规范与法律基础”的竞赛,无形中传播、宣传了法律知识。同时学校也要依法办学、依法办事,整个校园要形成依法做事的氛围,以身作则,鼓励学生们从法律的角度看待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们形成合理运用法律保护自己、维护社会正义的思维习惯。
(四)设立法律教育基金,保障法律教育教学
如果不设立专项法制教育资金,一些法律实践教学就难以开展。比如参加法院旁听、辅助社区矫正、举行法治竞赛等等这些都需要资金的支持。再有教学设备上多媒体乃至网络是最好的设备,可以增强法制教育的震撼力。唯有灵魂受到震动,方可有深刻的记忆。而且90后们更习惯运用先进的网络技术接收最新的资讯。然而有些学校本身条件受限,也有条件相对宽松的学校把多媒体教室让与专业课尤其是重点专业课程使用,这就会消抵一部分法律教育效果。
面对时而成熟、时而幼稚、思维更加活跃、个性更加张扬的90后,对他们的法律教育就要结合其发展特点有针对性的展开。既要在道德方面引导,更要在法律方面言传身教,创造依法办事的氛围,帮助他们确立法律至上的观念。十八届三中全会多次强调依法治国的重要性,期望90后们成为加快推进法治进程的生力军,而不是绊脚石。
参考文献:
[1]许玉琴.大学生法律教育若干问题的思考——以完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法律教育为视角[J].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3(3).
[2]陈颖.提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堂魅力的思考[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
[3]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EB/OL].(2012-02-03)[2014-05-16].http://www.tech.net.cn/web/articleview.aspx?id=20120221231547016&cata_
id=N231.
[4]刘换霞.需要理论视角下的大学生思政教育实效性研究[D].太原:太原科技大学,2013.
[5]刘晓晨.“90后”大学生的精神需求及其引导策略[J].学理论,2013(17).
[6]李璐娇.大学生法制教育功能新论——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教育”课的法制教育为例[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4).
[7]栾雁雁,冯德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法律素养培养新探.[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