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钰纯
摘 要:《世说新语》主要记述了东汉末年到晋代之间士大夫清高的言谈逸事。《<世说新语>两则》表现了诚信的主题。“信”是立世之本,《期行》一文告诉我们:做人要明礼诚信。《乘船》告诉我们:一个人要对自己的话负责,不能轻诺寡信。
关键词:《世说新语》;《期行》;《乘船》;诚信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27-0132-02
一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陈太丘与友期》,即《期行》)
陈太丘即陈,字仲弓,河南颍川人,生活在汉朝桓灵时代,从小就有志于学,县令邓邵惊异于他的学识,推荐他到首都洛阳的太学深造。学成后,陈太丘回家乡当了亭长,干得特别好,不久后就被提拔到山西闻喜做官,后又调回河南,任太丘这个地方的长官“太丘长”。从此,被人敬称为陈太丘。为官期间,以德服人,廉洁清明,深受百姓爱戴,被推为一代楷模。
历史上的陈以道德高尚著称。“梁上君子”这个著名的故事就是发生在陈太丘的身上。当时饥荒盛行,百姓生活艰难,有小偷夜入陈宅躲在梁上准备半夜动手,陈太丘发现了,就把全体子孙叫进来训话:“人不可以不自勉自强,不善的人未必本来就恶,习惯形成个性,就这么一步步滑下去了,梁上君子就事这么个人啊。”小偷大惊,赶紧下地磕头认罪,陈太丘说:“看你的相貌,不像恶人啊。你要好好反省,不过你这样可能由于太穷困了。”赠送了他两匹绢,从此一县再也没有发生过偷盗的事。
《世说新语·德行》还记载了一次著名的饭局,陈太丘去拜访曾任朗陵侯相的荀淑,由于太穷,没有仆人可供驱使,就叫大儿子元方赶车,小儿子季方手拿节杖车后跟随,孙子和爷爷坐在车中去赴宴。荀淑,也是颍川人,人称荀朗陵,也以德行著称于世。他有八个孩子,因教子有方,个个都很有出息,人称“八龙”。
陈太丘带着子孙来到荀宅门口,荀朗陵的三儿子已在门口等候多时。席间,荀家的六儿子斟酒,另外六个儿子依次上菜,孙子荀还小,坐在爷爷膝头。这个孙子可不得了,长大后成了曹操的第一谋士!当然,陈太丘膝头的孙子陈群也不含糊,虽在曹操孟德时代不如荀出色,但到了曹丕时代就厉害了,被任命为领中护军,录尚书事,相当于今天的内阁首相。当时,太史官夜观天象,上奏灵帝:“道德高尚的德星往东出行了!”说的就是陈。
陈太丘有六个儿子,其中最贤能的是陈纪、陈谌。即陈元方、陈季方。父子三人同有高名,时人称为三君。
陈元方,也以德行醇厚出名,兄弟孝敬互爱,后进之士都十分仰慕其家风。陈太丘去世时,元方每次哭丧都呕血绝气,以至于枯瘦的不成人形。被朝廷作为学习的榜样,广泛张贴其肖像,以激励民风。
《陈太丘与友期》的主角就是这位陈元方,当时他年仅七岁。陈和朋友约好一同外出,约定中午出发,过了中午,朋友还没有来,陈不管他,自己走了,走了以后,那位朋友才到。元方才七岁,正在门外玩耍。来客问元方:“令尊在家吗?”元方回答说:“家父等了您很久,见您不来,已经走了。”那位朋友便生起气来,说道:“怎么这样做人,和别人约好一起走,却扔下别人不管,自己走了!”元方说:“您是跟家父约定中午走的。到了中午还不来。这就是不守信用;对着人家的儿子骂人家的父亲,这是不讲礼貌。”那位朋友听了很惭愧,就下车来招呼他。元方掉头回家去,再也不回看一眼。真是个性十足。
陈元方十一岁时,还干了另外一件事。有一次他去问候袁公。袁公问他:“令尊在太丘县任职时,远近的人都称颂他,他是怎么治理的呢?”元方说:“老父在太丘时,对强者就用恩德来安抚他,对弱者就用仁爱来抚慰他,放手让他们安居乐业,时间久了,就更加受到敬重。”袁公说:“我过去曾经做过邺县县令,正是用的这种办法。不知道是你父亲效法我呢,还是我效法你父亲?”元方说:“周公、孔子生在两个不同的时代,他们的礼仪举止,虽然相隔很远也如出一辙;周公没有效法孔子,孔子也没有效法周公。”多么绝妙的回答。
《世说新语·夙惠》还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有位客人到太丘长陈家过夜,陈就叫儿子元方和季方做饭待客,客人和陈在一起清谈,元方兄弟两人在烧火,结果一同放下手头的事,都去偷听。做饭时忘了放上箅子,要蒸的饭都落到了锅里。陈问他们:“饭为什么不蒸呢?”元方和季方直挺挺地跪着说:“大人和客人清谈,我们两人就一起去偷听,蒸饭时忘了放上箅子,现在饭煮成了粥。”陈问:“你们可记住一点了吗?”兄弟两人回答说:“似乎还能记住那些话。”于是兄弟俩一起说,互相穿插补正,一句话也没有漏掉。陈说:“既然这样,只吃粥也行,何必一定要干饭呢!”
夙惠,同于夙慧,指从小就聪明过人,即早慧。编纂者的用意在于说明一般的少年儿童达不到这一水平,而小时候的聪颖预示长大后能成为杰出人物。又是一个早慧的神童,难怪会生出陈群这样的儿子。
二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乘船》)
华歆,字子鱼,山东高唐人,汉末灵帝时,和当时的名人邴原、管宁为好友,时号三人为一龙:华歆为龙头,管宁为龙腹,邴原为龙尾。
早年董卓暴乱,华歆曾游说袁术讨董,后从孙策、孙权,再归曹操,曹操的第一谋士荀死后,出任尚书令。曹操死后,他成为曹丕眼前的红人,先后任御史大夫、相国。曹丕即皇帝位后,华歆被封为司徒。
在魏明帝准备讨伐蜀国时,华歆上表劝谏制止,这就是中国历史上和诸葛亮的《出师表》齐名的《止战疏》。华歆认为:“战争是在不得已时才发动的,不可以轻启战端,要等待时机的成熟。”《止战疏》中,华歆认识到三国鼎立已成定局,极力主张积蓄国力,以周成王、周康王作为榜样,先治理好曹操、曹丕留下的基业,成就一个太平盛世。《止战疏》强烈地反映了华歆民本思想和止戈为武的战争观。
华歆为官公正廉明,办事效率非常高,深受百姓爱戴。而且,在教育孩子上,华歆也很严格。“虽闲室之内,严若朝典。”即使在家无事闲处,也要肃穆庄严,如同参加朝廷的典礼。虽刻板有余,但我们多少也能从中知晓华家的家风。
王朗,汉末为会稽太守,入魏后官至司徒,也是当时一位杰出人物。但和华歆相比,似乎差一截。
华歆、王朗一同乘船避难,有一个人想搭他们的船,华歆马上对这一要求表示为难。王朗说:“好在船还宽,为什么不行呢?”后来强盗追来了,王朗就想甩掉那个搭船人。华歆说:“我当初犹豫,就是为的这一点呀。已经答应了他的请求,怎么可以因为情况紧迫就抛弃他呢!”便仍旧带着并帮助他。世人凭这件事来判定华歆和王朗的优劣。
《三国志》中还记载了一个故事,华歆同郡人陶丘洪也很出名,始终认为聪明识见超过华歆。当时王芬谋划废掉汉灵帝,暗中招华、陶商议,陶丘洪打算去,华歆阻止他说:“王芬性情粗疏而不勇武,这事必不成功,灾祸将要连累你,你不要去。”后来果然王芬失败了,陶丘洪从此服了华歆。
史书上的华歆形象,可谓完美,可是,管宁的出现,却让华歆的形象几乎完全毁了。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这是著名的管宁割席的故事,同样出自于《世说新语·德行》。管宁是谁呢?他是山东北海人,据说是齐相管仲的后代。二人在菜园子里锄地,地上有片金子,管宁理也不理,继续挥锄;华歆则把那金子那起来端详了一下才扔掉。两人曾同席读书,门外有人乘着轿子喧闹而过,这时候管宁依旧埋头读书;华歆把书合上,到外面转悠了一圈儿。再进门,没想到管宁就把席子割成两半了,很严肃地说:“你不是我的朋友。”
世人多以这则故事来比较管华的优劣。和管宁相比,华歆显得爱财、意志不坚定。后人批评华歆,说他之所以拿起金子后又把它扔了,是因为怕受到管宁的耻笑。其实这是一桩冤案。事情的真相是:华歆本来就不爱财,在确认那是金子后,依然把它扔掉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后来的大量的事实,证明华歆不是个财迷。《晋书》记载,当年他从江东北上许昌,人们闻讯后都送上赠别的礼物,足有上千人之多。但华歆把这些礼物都做了记号,等到送别的那天,一一退还诸人。华歆为官几十年,清正廉洁,俸禄和赏赐都用来救济亲戚朋友,家里没有一石粮食的储蓄,皇帝赐给的奴婢都被他放出去嫁了人,以至于魏文帝曹丕深受感动,亲自下诏表扬并赐给他全家御衣。第二件事,就更不是什么大事。读书读累了,出去调节一下,有什么不好呢?当然,故事中的管宁,确实也值得赞美。历史上的管宁,以品行高洁著称,终生无意做官:黄初四年(公元223年)和黄初七年(公元226年),华歆两次推荐管宁效力国家,皇帝曹丕亲自征他入朝,管宁都拒绝了。黄初到青龙年间,朝廷还多次征召管宁,都被拒绝。管宁直到去世都不曾出仕,始终保持着高尚的节操,《三国志》高度评价他,称他:“德行卓绝,海内无偶”。
参考文献:
[1]徐震.世说新语校笺[M].北京:中华书局,1984.
[2]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3.
[3]宗白华.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M]//宗白华全集:第2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
[4]宁稼雨.魏晋士人人格精神———《世说新语》的士人精神史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5]骆玉明.世说新语精读[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