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产业结构偏离程度的实证分析

2014-10-21 14:54田茂德
中国集体经济·下 2014年9期
关键词:偏离就业结构西藏

田茂德

摘要:西藏自治区(以下简称“西藏”)经过和平解放后的几十年的发展,其经济水平已经有了明显的进步。本文选取标准差的变型公式和泰尔指数对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偏离程度进行测算,其结果表明西藏产业结构整体趋势是趋于合理的。

关键词:西藏;产值结构;就业结构;偏离

一、引言

产业结构一般包括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两方面。在经济发展初期,经济发展主要是外生—粗放式的发展模式,其特征是生产效率低、技术含量低、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世界各国开始注重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其重点就在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而产业结构的演变与经济增长方式又有着密切的联系,产业结构问题成为了经济学者们研究的热点。其中,配第、克拉克、霍夫曼、钱纳里、刘易斯、赫希曼、里昂惕夫、赤松要等经济学者都对产业结构理论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由于产业结构的变迁对经济增长有积极促进作用,我国学者们也开始对产业结构理论进行深入研究。

目前,西藏产业产值结构为“三二一”的形态,就业结构为“一三二”的形态,由此可以看出西藏产值结构是趋于优化的,但是就业结构的演变滞后于产值结构的演变,二者呈现出不协调的状况。因此,本文运用标准差及泰尔指数对西藏产业结构的偏离程度进行测算,根据其结果提出促进西藏产业结构优化的建议。

二、西藏产业结构的现状

西藏经过和平解放后的几十年的发展,其经济水平已经有了明显的进步。2012年,西藏地区生产总值达701.03亿元,人均生产总值为22936元。其中,第一产业产值为80.38亿元,第二产业产值为242.85亿元,第三产业产值为377.80亿元;第一产业增加值80.41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241.65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378.98億元。在产业结构中,西藏的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都有明显的变化。

(一)西藏产业产值结构的变化

第一阶段是从西藏和平解放时到1997年,西藏产业产值结构中第一产业占主要地位且产值占比从97.7%下降到41.9%,第二、三产业则互有交替。其中,第一产业产值占比在1984年以前以及1990年至1991年期间是大于50%,整体呈下滑趋势;第二产业产值占比变动幅度比较大,但总体是在11%和25%之间浮动;第三产业产值占比从1951年的2.3%上升到1959年的13.8%,1965年至1983年在21%至23%之间浮动,1984年、1985年以及1990年至1995年期间是在32%和37%之间变动,1986年至1989年以及1996年是在40%偏上变动。第二阶段是从1997年至2003年,西藏产业产值结构为“三一二”的“J型”形态。在这一阶段中,第三产业产值占比超过第一产业,逐渐从40%上升至50%以上,占据主要地位。同时,第二产业产值占比呈上升趋势,逐渐缩小了与第一产业之间的差距。第三阶段是从2003年至今,西藏产业产值结构为“三二一”的“上坡型”形态。在这一阶段中,第三产业产值占比仍超过一半,第二产业产值占比超过第一产业且从25.7%上升到2012年的34.6%,第一产业则从22%下降到2012年的11.5%。

(二)西藏就业结构的变动

经过西藏和平解放后的几十年的发展,西藏总人口数从114.09万人增加到307.62万人,城镇人口增加到69.98万人,城镇人口比重增加至22.7%,城市化率逐渐提高,从业人数也从1978年的93.09万人增长到2012年的202.06万人,产业就业结构为“一三二”的结构形态,但是三次产业占比程度有明显变化。其中,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占比逐渐减小,从1978年的82%降低到2012年的46.3%;第二产业就业人数占比从2007年开始超过10%;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占比在1998年、2005年和2012年分别超过20%、30%和40%。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占比呈下降趋势,第二、三产业则呈上升趋势,且第一产业就业人数主要流向第三产业,流向第二产业的较少。

三、西藏产业结构偏离的测算

(一)测算的数据及公式选取

(二)测算结果及结论

从S的数值来看,其值处于上下波动的走势,但总体呈现下降的趋势,即产业结构是逐渐趋于合理的。

从TL的数值来看,其值也是处于上下波动的走势,其总体也呈现下降的趋势,说明产业结构是趋于合理的。

四、建议

西藏产业结构虽然逐渐向合理化方面发展,但是三次产业产值和我国平均水平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西藏应充分利用中央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系列措施落实的机遇,着力提升一产、壮大二产、做强三产,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农业方面,西藏可选择发展现代生态农业。通过在农业生产、加工等各环节中进行资源利用、循环再利用的方式,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打造绿色生态的农副产品。

工业方面,自治区政府应坚持“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发展模式,进一步扶持特色产业行业,使之成为西藏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进一步完善工业园区的建设,集聚优势资源,发挥区域优势,为西藏经济发展带来新活力;把清洁技术应用于工业生产过程,实现绿色低碳的发展模式。

旅游业方面,西藏可建立区域联盟,形成旅游景点的系列开发,从而到达留住游客、增加收益的目的;同时可与西藏文化相结合,使旅游业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注重旅游业在发展过程中的环保问题,走绿色旅游模式。

参考文献:

[1]毛阳海.西藏现行产业结构对经济的影响[J].中国统计,1996(12).

[2]狄方耀.西藏经济学导论[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10.

[3]牛治富.中国特色西藏特点发展路子探究[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12.

(作者单位:西藏民族学院财经学院)

猜你喜欢
偏离就业结构西藏
都是西藏的“错”
神奇瑰丽的西藏
一个人的西藏
解读《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陕西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性实证研究
西藏:存在与虚无
图里的文学文本和译本对比模型
欠发达地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性分析——基于新结构经济学的视角
贵州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同关系研究
英文诗歌中的偏离与连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