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语文新课改中课程评价的认识

2014-10-21 03:03梁凤凤张永平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4年10期
关键词:语文课程新课改主体

梁凤凤张永平

(1.山东师范大学 文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2.云南民族大学 教育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对语文新课改中课程评价的认识

梁凤凤1张永平2

(1.山东师范大学 文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2.云南民族大学 教育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本文主要阐述了新课改中关于课程评价的部分之外,还对以前只注重评价中考试的甄别和选拔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教师和学生应做出的努力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新课改取得了许多突破性的进展,其对于以往落后的课堂的冲击是巨大的,完善评价制度和机制也显得迫在眉睫。

语文新课改;课程标准;课程评价;学生发展;教师

一、课程评价概述

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改善教师教学。其应准确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状况,全面落实语文课程目标。并且它具有检查、诊断、反馈、激励、甄别和选拔等多种功能,而现在的教学中,多数老师都是重视与考试内容相关的东西,这种光强调甄别和选拔功能的评价,严重制约着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也制约着教师的教学实践的完善。在新版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于课程评价的阐述,为语文教育评价机制带来了生机,它反映了一切为了学生的新理念,注重学生、教师的多元发展,为新课程改革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当前社会上应试教育的势力十分强大,给新一轮的课改造成巨大的压力。我们深知以考试成绩论英雄的做法的缺陷,却依旧重蹈覆辙着这样的悲剧,就是因为评价机制的不完善。当前教育领域的主要矛盾便是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尖锐对立。社会以考试定英雄的原因除了社会有其固有的思维习惯和思维的惰性以外,我们教育体制和机制也的确存在一些缺陷。

二、传统语文课程评价的弊端

1.评价目的片面。过分强调学生的学业成绩在评价中的作用,把学生的学业成绩作为衡量学习结果的唯一指标,把考试与评价等同起来。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

2.评价范围狭窄。把评价的范围局限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强调知识和技能取向。

3.评价手段单一。过分地强调定量化的评价手段,而忽视定性的研究。认为只有定量化研究、量化的数据才是科学的,才能得出客观可信的结论。

4.评价主体局限。只有教师是评价主体。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他们只能充当被评价的对象,而无法参与评价过程。

这种状况严重违背了以主体性培养为特征的现代教育思想,也不符合世界课程评价发展的大趋势。从国际课程评价的历史发展来看,课程评价的历史可划分为四个时期:测验和测量时期、描述时期、判断时期、建构时期。到第四阶段,学生(被评价者)也是评价的参与者、评价的主体;评价的基本方法是质性研究方法。“第四代评价也只是一种建构”,它本身并不完全排斥其他的评价模式,而应该视具体的评价任务,与其它的评价模式相互补充。综合以上两种,都可以看出我们的评价改革势在必行,否则将会落后于世界。

三、课程评价改革的建议及措施

1.评价目的。考察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改进师生的教与学、改善课程设计、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

2.评价取向。摒弃片面的评价观念、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全面反映课程的全貌、突出整体性和综合性。

3.评价手段。注重多样化和灵活性、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从这些规定性的要求就可以看出,目前我们制定课程评价的角度更多的是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思考的,学习的主体毕竟是学生,要使评价的最终结果是促进学生的发展才是真正好的评价。现如今流行的“成功是成功之母”也真实的反映了学生们真实的内心需求,往往在得到肯定之后才更有动力向前发展。

在课程标准中提出了课程评价的具体建议:一、关于识字写字的评价,重在考查学生认读和拼读的能力,以及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说普通话、纠正地方音的情况,评价要有利于激发学生识字、写字的兴趣,帮助学生养成写规范字的习惯,减少错别字。二、关于阅读的评价,包括阅读方法例如诵读、默读、精读、略读等的评价,包括文体例如现代文、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课外阅读等的评价,在对其感受、体验、理解评价的同时也要关注其阅读兴趣与价值取向、阅读方法与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三、关于写作的评价,对于写作的评价是分阶段进行的,从评价学生的写话兴趣到鼓励学生大胆习作再到促进学生具体明确、文从字顺的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方法,各部分呈现层层递进,逐步提升的关系,稳步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四、便是关于口语交际的评价,须注意提高学生对口语交际的认识和表达沟通的水平。从评价学生口语交际的态度与习惯,重在鼓励学生自信地表达到评价学生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再到通过多种评价方式,促进学生根据不同的对象和内容,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五、关于综合性学习的评价,着重考察的是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的能力、探究精神与合作态度。

新课改强调的发挥其多种功能也好,运用多种方式也罢,还是从教师的主体出发的,但是对于学生的作用也做出了重要的指示。倡导评价主体的多元就是从教师单一的评价模式中走出,加强学生之间的评价和学生的自我评价,有的时候教师未必真正了解学生,真正了解他们的只能是他们自己。另外,不同人眼中的同一个人也可能是不同的,让学生家长、社区、专业人员等适当参加评价活动在有的时候也显得尤为必要,可以更全方位的了解学生,争取社会对学生语文学习的更多关注和支持。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定[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G42

A

1005-5312(2014)29-0241-01

猜你喜欢
语文课程新课改主体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大学语文课程的“思化”品质认识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项目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
论多元主体的生成
语文课程改革深化中的学校担当
高中语文课程应该更加贴近生活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