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羌族民间舞课堂教学的训练性

2014-10-21 03:03谭悦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4年10期
关键词:民间舞羌族民族性

谭悦

(四川大学 艺术学院,四川 成都 610000)

论羌族民间舞课堂教学的训练性

谭悦

(四川大学 艺术学院,四川 成都 610000)

中国民族民间舞羌族课堂教学的训练性在于,教师利用羌族舞教材,通过课堂讲授、指导学生练习,来帮助学生在舞动中把握羌族民间舞特殊的地域性、民族性和自娱性特征。

羌族舞蹈;课堂教学;训练性

一、羌族民间舞课堂教学训练中强调地域性

(一)民族民间舞的地域性

中国民族民间舞的形成受地域、自然环境的影响,是在各民族的社会结构、经济生活以及风俗习惯等条件下形成的,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特点和地域文化色彩。这一特性是区别各民族民间舞文化异同的主要条件之一。因此,民族民间舞的地域性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训练中应放在动作开法时进行重点讲解的部分。

(二)羌族舞蹈训练中强调地域性

由于羌民族常年生活在特定的高原环境,人们为了适应山地环境所进行的劳动方式和行动往来中的体态,逐渐升华为羌族民间舞蹈的风格特点,并形成“胴体的轴向后转动的韵律和上身倾斜转动的拧倾韵律”。这种别致的动态和动律,即羌族特有的“一顺边”之美。

二、羌族民间舞课堂教学训练中突出民族性、自娱性

(一)民族民间舞的民族性、自娱性

民族性和自娱性是中国民族民间舞的本体,舞蹈教师不能忽视。例如,在羌族教学中,民族民间舞教师可通过强调羌族民风朴实,羌族人性格开朗、豁达等,塑造出时而美丽大方,时而可爱灵动的“尔玛姑娘”,并将这些外化的性格特点通过动作训练、心理感受逐渐在学生身上内衍为羌族人的民族心理和民族性格,逐渐形成风格点。

(二)在羌族舞课堂训练中培养民族性、自娱性

(1)第一,对舞蹈服装的规定。统一富有民族代表性的服装,是民间舞课堂整体性和民族性的标志。在羌族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让学生们戴上肩铃,去感受快速绕肩时肩部做划圆运动时的路线,感受绕肩对肩铃的控制。此方法不仅可加深学生对羌族舞蹈动作规格的掌握,还能在舞蹈运动中对肌肉进行记忆训练,形成动力定型,以保证学生在综合表演中能更自如。

(2)第二,氛围模拟法。在羌族舞课堂训练中,教师可以使用一些简单的辅助手段,将课堂气氛模拟成羌族特有的民俗氛围。如,在学生舞蹈最尽兴时,教学生喊一喊,像羌族舞中“朵萨”,“哟喂”。这种方式能够提神提劲,有助于感情的抒发,把情绪推向高潮。

(3)第三,利用多元化(多媒体)教学。通过影像材料,学生可以直观的感受到羌族原生态环境的特定氛围,使学生更准确地把握所羌族舞的民族心理和民族情绪。

三、明确羌族舞蹈教材每个组合的训练重点,并在课堂训练中逐一对组合的重、难点进行分析

1、民间舞教师在编排羌族教材时应突出该组合的重点已达到课堂训练的目的民族民间舞教师在分析教材,制定教学计划,编写教材时一定要清晰地制定每一个组合的重点。民间舞教师要做的便是在众多的民间舞素材中归纳出最具有该民族地域性、民族性的动作语汇并将它们逐一归类,编排成课堂教材。并且每个组合都有自己的重要训练点,即组合训练重点。

在羌族舞蹈组合训练中的重点,如,划腿组合——民间舞教师仍然需要首先介绍组合中的最主要的动作元素:划腿——单腿直立,另一条大腿抬起位于身前九十度,小腿呈自然下垂状态。在划腿过程中,绷脚背,由脚尖带动小腿由内向外(也可由外向内)快速划小圈。越是在快节奏中动作,越要强调出小腿、再划腿的两个步骤。在划腿组合中虽然也存在手臂以及肩的动作,但腿部的动作明显比较多,小腿灵活敏捷的划圆仍被放在重点训练的位置。

2、民间舞课堂中教师对训练重点、难点进行精准的口头描述。以羌族轴转绕圆、提腰训练组合和顺摆组合为例,教师应针对该组合的主体动作或动律对学生进行简要而精准的介绍。如,轴转绕圆、提腰训练组合中的轴转,是强调以人的身体,突出腰胯以上至肩部做轴向的横向转动。在此基础上,加上肩部由前向后做划圆运动,同时左右两边腰部不停的交替做“提起”“下压”动作,营造出一种“一顺边”的拧倾感。

3、民间舞教师在课堂讲解中应针对该组合的训练重点进行着重讲解和示范。教师的示范应目的明确,动作要求准确、熟练、优美,使学生一开始学习新动作就建立一个正确的完整的动作形象,通过反复训练以达到该组合的训练目的。例如,在所有轴转组合中,要强调腰部主动发力,无论是做横向的轴转运动,或是做提、压旁腰做绕圆动律,而身体其他部位仅仅随动,如肩。教师可面对学生进行正面示范,同时说明动作训练的难点。通过示范和讲解做辅助,学生能直观的感受到教师所要传达和强调的内容。

综上所述,通过教师在民间舞课堂训练中主要针对羌族舞蹈特有的地域性、民族性和自娱性对学生进行反复训练,与教师对羌族民间舞教材中风格性突出的动律、动作的剖析、提取、组织并编排,以及课堂上针对组合重点、难点向学生做准确的语言表述和身体示范,在学生身体上才可能反映为肌肉的收放自如,节奏的准确把控,情态的生动贴合,从而使整体上呈现出一种鲜明的羌族舞蹈的风格体现,这才算达到了民间舞课堂教学训练性的目的。

[1]张曦,黄成龙著.中国羌族.宁夏人民出版社.

[2]罗雄岩著.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教程.上海音乐出版社.

J722

A

1005-5312(2014)29-0136-01

猜你喜欢
民间舞羌族民族性
论高等音乐教育中民族性的彰显
论民间舞课堂教学的继承与发展——以“东北秧歌典型人物精品课”为例
中国民族民间舞表演“外松内紧”的内涵与实践
理县蒲溪村羌族释比戏文化初探
芭蕾基训对民间舞教学的影响
舞蹈系成功召开“天津民间舞项目研究
——教材内容”展示与研讨会
56 个民族56 枝花羌族
羌族释比文化略述及其保护思考:以震后汶川、北川等羌族地区为例
论工笔重彩画的民族性
羌族人物线描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