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恋博物馆:用伤痛阐释爱情

2014-10-20 13:33李莉
新青年 2014年10期
关键词:博物馆爱情活动

李莉

留不下爱情,那就留下记忆吧!

“每幅画/跟足你/最喜欢方式挂好,你来到/照着你/老规矩折好,用镜架镶起你/还未曾完成砌图,定了格纪念那/十月十八号……”

2012年11月份的一天,朋友小平推荐给陈俭的一首 “失恋博物馆”一下触动了他久违的感触。不久以前,他刚刚结束了自己的初恋,回想起来,那段时光单纯而又美好,但在结束以后却没有留下任何的纪念。

重新回忆起来,陈俭只记得一些粗线条的轮廓:那年自己还在湖南南华大学上大三,在朋友介绍下和小颖第一次见面,因为双方彼此有些情意,就互留了联系方式。文艺男有打动女孩的方式,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两人在QQ上聊得很欢,陈俭把自己的诗歌发给小颖看,因为兴趣相投,两人的关系更近了一层。

陈俭和小颖做过最浪漫的一件事就是带小颖爬了自己家乡的一座山上。在山顶上欣赏自然的美景。“我们互相没有交流,却有彼此的心灵感应。没有谁跟谁表白,就这样自然而然的牵手了。半年后,却因为异地恋的原因分手了。”回忆起这段过往,陈俭觉得快乐而又有些模糊。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初恋的感觉总是单纯而又脆弱,一旦进入功利复杂的成人世界,简单纯粹的爱情便再也找不回来。一次聚会上,朋友小峰在喝醉时吐露真心:“真对不起我前女友,以前那种感觉再也找不回来了。”陈俭的一个高中的室友,失恋后,把两人曾经的信物全部销毁,包括给女友的短信、情书、礼物等。过了一段时间回头看看,以前很多事情想不起来了,也没有触发点了。”

没有爱情的纪念物,回忆起来可能一片空白。陈俭认为,经历了一场爱情,应该留下点什么实物。余文乐的这首“失恋博物馆”激发了他的一个想法——成立一个真正的失恋博物馆,通过互联网,他发现在克罗地亚早已有一家真实存在的博物馆,寄存着人们曾经相爱的物件,一个展品就可以勾起一段封存的记忆。

藏起伤痛,读懂爱情

2013年,陈俭联系到追梦网工作人员彭彭,追梦网是一个公开的筹款网站,在这里分享自己的梦想,就有可能得到更多人的资金支持,同时,追梦网也接收一些无需众筹的创意行动点子。彭彭主要负责追梦网外联事宜与项目跟踪。陈俭提出自己想将“失恋博物馆”这样一个创意行动的项目放在追梦网站上,让更多人了解。但是,因为没有建立实体的店面,无法进行众筹,只能在追梦网站上展示。网络上的“失恋博物馆”开始运行,线下的活动也开始筹办了。

陈俭拉了几个朋友一起谈论自己“失恋博物馆”的线下计划。这些人里有IT同行、学生、业务员等,共五人,年龄20岁到27岁之间,大家属于接受新事物较强的人,因为兴趣聚到了一起,建立了一个比较松散的组织。听到陈俭的计划,拍手叫道:“这个可以有。”

陈俭作为提出者,也是最热衷的一位。闲暇时,便在朋友圈、同学圈里发消息,又跟着大家视频群聊。讲述这个新奇的名词“失恋博物馆”。寄存爱的实物,让大家通过物品怀恋曾经的爱情。

2013年12月份,湖南的两个朋友去了南华大学与校社团进行沟通宣传。“我的朋友找到一些校社团,包括我以前参加过的卧虎山文学社等,反应还不错。”陈俭说。

在中山,陈俭开始策划自己第一次线下组织。在公司的一次晨会结束后,陈俭召来一些同事,开始信心满满的谈论自己的计划。同事听后反驳道:“这些是小孩子玩的东西,不现实。你还是在网上宣传吧。”陈俭当时并没有受挫感。相反,他想道:别人不理解很正常,本来大众对这块的认知度就不高。更需要自己去做一些什么了。

活动如常的选择醉浪漫KTV,去了八个人,活动也不是很完善。之前陈俭打过不少电话,群发过消息,得到了一些反馈。活动后,陈俭开始策划着怎样宣传力度才更加明显呢?

2014年3月,陈俭跟几个组员一起走进中山市沙溪体育广场。这次是有备而来,看见陌生人,年轻一点的,就主动上前,拿出“问卷调查表”,标题写道“您对失恋博物馆了解情况,有什么看法?”现场,陈俭挂上了一些情侣的老照片,展示给路人看,并向大家讲解着背后的一些爱情故事,问大家想不想珍藏,愿不愿意把物件托管。

25岁的小周,听陈俭这么介绍,吐露了自己的心事。她告诉陈俭,自己平时比较内向,不会处理个人情感。想听听别人的故事,知道别人的想法。陈俭很感动,因为这个活动的意义正在传递着。

“我们的场所不固定,像公园的草坪,广场,KTV,餐馆等。活动包括看电影,爬山,聚餐,玩游戏等。时间大致是每周一次,主题基本都围绕着‘‘爱情故事,反观爱情这样一个形式。”陈俭介绍道。

让陈俭印象深刻的是“富二代”李先生,之前对感情不认真,认为分手是很正常的事情。在活动中听到别人讲诉自己之前的恋情,因为不懂得珍惜而放手,现在很怀恋。李先生受到了触动,现场站了起来,对着一群聚会的人表达了自己的忏悔。希望自己以后懂得珍惜那个“她”,对以前那些随意分手的女朋友,也心存愧疚。

凌晨1点多钟,朋友小王兴奋的打来电话,告诉陈俭参加过活动的两位陌生人也擦出了爱的火花,现在已经在一起了,特此通知一下。

“我们想做失恋博物馆,但不局限于分享失恋故事。毕竟对逝去爱情的回忆是为了更好的爱。”陈俭说道。

“质疑中”的爱情观

“从2013年6月份开始,到现在大大小小四十场活动,一半带着质疑去做的。”陈俭说道。

陈俭回忆起去中山市金钟水库拉横幅的那一次,横幅上写着“分手的人不仅是因为爱情,更因为幸福”。现场有四十多人围观着,还有人掏出相机拍照。陈俭介绍了一下“失恋博物馆”这样一个理念,用一个对象怀恋逝去的爱情,懂得爱并更好的生活。一位五十多岁的中年男子有些“义愤填膺”地走上来,对着大家说道:“这些东西不能这样宣传,会影响现在的感情和我们一些人生态度,这不是在传递正能量。”

陈俭和组员们也在反思:“我们的宗旨是,向对的人宣传对的事,不认可的我们也不去影响。让所有人都改变想法很困难,那就让有这些想法的人一起沟通就好。”endprint

考虑到中国与外国的开放度不一样,大多数人不愿意分享自己的过去。另外,也有人有这样的误解,这会涉及别人的隐私权。有了自己的家庭的人更不会参与进来,这样会影响现在夫妻的感情。陈俭开始吸取经验:“我要先去宣传一种概念,让大家知道这些活动的意义是为了更好的传递爱,同时加大网络宣传。”

在网上,有网友愿意分享自己的爱情故事,就以邮件的形式发给陈俭,包括视频、录音和文字等。

2014年,陈俭收到过一件实物,寄来的是一套泡茶工具,男生是茶店顾客,女生是店员,邮件中写道两人的爱情就像泡茶一样,清淡悠远。即使现在分手了,也想留恋一下。希望陈俭能托管这个东西。陈俭很动容。

可是,需要给这些实物一个完整的寄存点。实体的“失恋博物馆”是陈俭的一个追求。

“目前,我已经小范围的进行了社会调查,发展了团队、馆员等。但由于资金的限制,需要一定时间筹集起来,给大家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场所。包含线上线下组织,实体与虚拟的结合。预计在2014年底,这样一个失恋博物馆就能建立了。”陈俭说道。

用感恩的心怀念爱情

陈俭的爱情观就是追求自由,不去过多承诺:“大学时,我对待爱情就是这样的态度,至今也没有太大的改观。遵从内心,追求幸福,我认为这是爱情不能脱离的核心吧。”陈俭说。

陈俭身边也有这样的情况,谈恋爱不是两个人的事情,而是两个家庭的事情了。这样双方结合势必会考虑很多事情,比如经济状况。女方小D追求男生有车有房,这样才同意结婚。爱情仿佛成了一个奢侈品。婚后,发现双方不合适,又选择去离婚。曾经的爱情也不在了。然后朋友小D开始感叹着这样一个事实:初恋才是最美丽的,因为纯粹。

25岁的年纪,陈俭很能体会朋友的婚姻观:“这样的价值观触及到了社会大部分人,我们的生活成本一直在上升,一些教育体系本身不完善。同时,父母又是深深期盼我们过上更好的生活。”

一个人静默的时候陈俭就会想,这些真的很重要吗?很多人结婚、离婚很频繁,到最后还只是想找一个适合自己的人陪伴一生。回到自己最初的心理感受了。“我们容易在物质里迷失,到最后一些回忆才能让心释然。我们需要纪念物去触动,怀着感恩的心去回顾爱情。”陈俭说。

陈俭也这样做了。

2014年2月24日,追梦网上挂出了一篇文章,希望通过失恋博物馆Shemuseum来征集失恋故事。发起人“从事it的文艺男”正是陈俭。他在追梦网上留下几行话:

一对热恋的情侣,在此可以读到爱情的变迁,从而珍惜。

一个失望的少妇,在此可以回味感情的苦楚,从而坚强。

一个幻想的少年,在此可以懂的爱恋的纷繁,从而理性。

“物品是一个寄托,反观自己的内心,才是对自己,对每一场爱情最好的交代。”陈俭最后补充道。endprint

猜你喜欢
博物馆爱情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甜蜜蜜》:触碰爱情的生存之歌
不谈爱情很幸福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博物馆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露天博物馆
解读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