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如波
学校和家之间有许多条往返路线,可我最喜欢的和妈妈最不让走的就是顺着小堆河回家。因为小堆河两岸走的人少,不是有蜜蜂就是有蚕豆……一路走下来步步有惊喜、处处见乐趣,这给童年的我带来无尽的诱惑。那天放学后四顾无人,同村的小朋友都已先走了,估摸着不会被人看见而向妈妈告密了,所以一路蹦着顺小堆河回家。走到中段的时候,发现河边有气泡向外冒,立即停了下来趴在河边看,原来河边有一个洞,泡泡就是从洞里向外冒的,以我多年跟随爸爸和哥哥提壶篓的经验判断,洞里应该是一条长鱼(学名黄鳝)。当时就急了,回家喊人来不及了,不喊又可惜了。
情急之下用一根树枝乱撅一气,好不容易捉到半条蚯蚓,没有钩只能用青草条把蚯蚓系在树枝上,长鱼可能看我人小,瞧不起我,一口咬下去连钓(树枝)带饵全拉下水了,想想天快黑了,只有放弃,再不回妈妈又该发火了。可是长鱼却在此时把头蹿得老高,大有挑战的意味,于是顽性不改的我又折回来,坐在河边,准备徒手跟长鱼斗几个回合,我把小手伸到长鱼嘴边,它一张嘴我就把手缩回,它不张嘴我又把手伸过去撩它,一来一回,一回一来……完全忘记了时间的存在,不知过了多少个回合,突然长鱼一大口将我的手给咬住了,我竭力一甩把它给甩上了岸,上岸的长鱼飞快地想逃走,我拿起书包欲按住它,可是哪里按得住啊,于是手脚并用,用书包打,用脚踹,好容易把它弄得不动了,自己却成了一个小泥人,书包带也被拉断了,就势用它系着长鱼拖回家。
一个小姑娘穿着哥哥旧衣改小的蓝布衫,用书包带系着一条长鱼走过黄昏的薄暮,那样的时刻仿佛她是一位身怀绝技的屠龙高手,夕阳下的乡村是唯一的证人,炊烟笼罩下的河流是不可多得的好友。
我清楚地记得妈妈是在看到我后,才做出急着到处找树枝要揍我的样子,如果我再有半个小时不回,我想她一定是会哭的。爸爸一看我这个样子,就对妈妈摆手。“你怎么捉到的?”我不回答爸爸的问话,却把小手向后缩,爸爸拽过我的手一看,又红又肿,就什么也不问了,把他平常喝的白酒倒在我的手上消毒,那时没有什么消炎药,离诊所又远,爸爸把妈妈用来喂小鸡吃的土霉素也喂我一颗,对此我一直耿耿于怀,质问爸爸妈妈逢人就说如何如何娇惯我,可就让我吃那个!那可是小鸡吃的呀!爸爸妈妈却只笑从来并不争辩。
第二天醒来后我开始跟爸爸说:“关键是甩上岸后我弄不走它,长鱼太滑了。”爸爸笑着说“你可以把小蓝褂子脱下来兜着它啊”,“不行,它游得太快太快,脱褂子的时间刚好够它逃走。”妈妈听到我们父女俩的对话生气地对爸爸说:“你能不能教点别的?”爸爸并不理会她。多年后我终于明白,我从爸爸那里拿走的是生存的本领和取胜的技巧,而妈妈考虑的仅仅是她的孩子生命的安全和人生的平安。
(选自《雨花》)
一篇好的作品总是存在一个美妙的召唤结构,不断激起读者想象的涟漪,勾连读者曾经的情感体验。本文描述童年的一段徒手钓黄鳝经历,无论是情节叙述,还是人物形象、作品情感,其所产生的对读者的召唤力量,都令人难以拒绝。特别是情节的叙述方面,极富情趣。故事发生的环境,是有无尽诱惑的小堆河;原因是发现长鱼(黄鳝)不愿放弃,试捕不成反遭挑衅;于是作者顽性不改童心大发,忘掉妈妈的警告,也不在乎长鱼会咬人,用手指做道具与之玩起了游戏,玩得那么开心,那么自在,那么忘乎所以。与其说是钓鱼,不如说是玩鱼,是快乐的游戏,是沉浸于大自然的忘我的快乐。童年作者的形象跃然纸上,显得无比的生动。作品不仅浸透了作者的快乐,也渗透父母的情感。妈妈着急地寻树枝,爸爸喂我鸡吃的土霉素,以及传授抓鱼的技巧,都浸透了浓浓的亲情。结尾深沉而理趣横生,有点睛之妙。
——余永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