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俊川 战宇
摘 要:本文研究复合材料大开口壁板的稳定性能,应用商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该结构进行有限元建模,开展数值分析,选用Hashin准则,对界面选用Quards二次应力判据分别判断其失效,得到壁板的屈曲载荷和屈曲模态,然后对壁板进行后屈曲分析,进一步得到结构的破坏载荷和破坏方式。从分析结果表明该结构具有较强的后屈曲承载能力。
关键词:复合材料 壁板 后屈曲 稳定性 大开口
中图分类号:TB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8(a)-0067-01
复合材料结构的典型形式之一是复合材料加筋壁板,该结构主要由层合板和长桁组成,该结构大量应用在飞机上,由于装配、维修等原因,在这种典型结构上经常设置口盖,一般该结构在承受压缩、弯曲、扭转和剪切载荷作用下,容易发生失效即一般意义上的丧失稳定性,亦可称之为屈曲[1],结构在失稳之后,还能够继续承载,此时又涉及到了结构的后屈曲行为特性,为了研究飞机结构的稳定性要求,保证结构的使用安全,工程人员往往需要对结构做稳定性分析。[2]
2 有限元分析
2.1 边界及加载
复合材料大开孔壁板和长桁均采用SC8R连续体壳单元离散,同时在蒙皮和长桁之间预置一层粘接元,粘接元采用COH3D8单元模拟。
有限元模型及边界条件图1,右端施加20 mm均匀压缩位移载荷,左端固支,夹持端采用约束Y方向上的位移来模拟,同时在两侧边限制X和Y方向上的位移,以及绕X轴和Y轴的转角来模拟侧边夹具的支持。
2.2 屈曲分析
计算结构的屈曲模态时,压缩位移载荷设为1 mm。经过前屈曲分析得到结构的前三阶屈曲模态,对应的特征值分别为2.58,2.68和3.97。
2.3 后屈曲分析
在屈曲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后屈曲分析时,在结构中引入的初始扰动为前屈曲的一阶模态。结构的载荷位移曲线见图2,曲线存在很长的线性段,且突然发生掉载,说明破坏是突然发生的。载荷位移曲线掉载时,位移载荷为6.86 mm,结构的支反力为755.76 kN,结构应变水平约为3000微应变。
结构在复合材料出现损伤之前,蒙皮和长桁之间的界面首先发生脱粘,模型中以粘接元的损伤来体现,粘接元起始位置为中间长桁的被打断处,支持端附近粘接元的损伤紧随其后,随着载荷的继续增加,复合材料开始出现损伤,损伤模式为基体压缩损伤,损伤出现在两侧长桁中部,紧接着出现的损伤模式为复合材料纤维压缩损伤,损伤位置和基体压缩损伤位置相同。当复合纤维损伤达到一定面积之后,结构达到承载能力最大值,此时加载端位移为6.86 mm,支反力为755.76 kN。
3 结论
(1)长桁和蒙皮之间首先发生脱粘,之后两侧长桁发生屈曲,进而导致复合材料基体和纤维发生压缩破坏;当复合材料纤维损伤达到一定面积之后,结构达到承载能力的极限,载荷位移曲线掉载,结构的极限承载能力为755.76 kN;(2)由屈曲分析得到结构的一阶屈曲特征值为2.58,在此位移下,结构的载荷位移曲线的斜率并未出现明显的变化,这从侧面说明,结构的局部屈曲对结构整体的刚度影响不大;(3)试件破坏载荷远大于屈曲载荷,说明本文研究的结构具有较强的后屈曲承载能力,在工程应用中应充分发挥该种结构的效能。
参考文献
[1] 中国航空研究院.复合材料结构稳定性指南[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2002.
[2] Zimmermann R,Klein H,Kling A. Buckling and post-buckling of stringer stiffened fiber composite curved panels-Tests and computations. Composite Structures,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