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端巧合的人物设置,深入人心的吝啬形象

2014-10-20 05:03边丽君
文教资料 2014年17期
关键词:偶然性

边丽君

摘 要: 莫里哀的剧作《悭吝人》为读者和观众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守财奴形象——阿巴公,这个人物形象几乎成为吝啬人物的代表。作者之所以能将他刻画得如此深入观众和读者的内心,其中一个原因是作者将极端化手法成功地运用到人物塑造中、将偶然性因素成功地运用到人物关系的设置中。

关键词: 《悭吝人》 极端性 偶然性 主人公性格 人物设置

《悭吝人》是法国古典主义喜剧大师莫里哀的著作之一,在这部作品中作者成功地塑造了守财奴——阿巴公这一人物形象。阿巴公这一人物的性格比较简单,但这并没有使作品有所逊色,反而使这一人物成为深入人心的吝啬典型,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莫里哀在塑造这一人物时巧妙地将人物性格的极端化和人物关系的巧合性成功地运用到作品当中。

一、极端手法的运用

极端化手法指的是为了突出作品中人物的形象,作者将某一类的性格特征集中表现在一个人物身上,并使之达到顶端的一种艺术手法。用这种方法塑造的形象,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能够给人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极端化的手法强化了人物的性格特征,使人物形象更鲜明,个性更突出,给人留下的印象就更深刻。

在《悭吝人》中,作者对阿巴公形象的塑造就是运用了极端化手法。整部剧作向读者传达的主题就是阿巴公的吝啬,在外貌上,“像一只扎了口的钱袋的嘴”、“疑神疑鬼的眼睛”、“一件磨得发亮的铁灰色上衣”、“腰上束着的一根小细绳”等一系列夸张的外貌描写将这一形象客观而真实地展现给读者。故事情节方面,由于在阿巴公眼里“钱”才是最重要的,它压倒一切,决定一切,因此,为了金钱,阿巴公无视自己儿女的幸福;为了金钱,他可以放弃爱情、可以偷吃喂马的荞麦、可以终日让自己和仆人们衣着拮据、可以自制日历,将吃斋的日子延长……可以说,无论是处在亲情、爱情还是主仆等各种社会关系中,阿巴公突出的个性特征都是吝啬,作者将这一性格特征在他身上充分地、极端地表现出来。

有些评论者认为,这种极端化的运用会使人物形象变得绝对化,从而丧失艺术魅力。而事实上,极端化并不等同于绝对化。运用极度的夸张是要尽量抓事物的要点,做到不违反事理,符合生活的真实逻辑,也就是说并不要求现实生活中确有其人,但必须是按照生活发展的逻辑安排人物和情节,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夸而有节,饰而不诬”,才能塑造出更鲜明更富于艺术魅力的人物形象,从而使读者产生心理共鸣。莫里哀将阿巴公吝啬、爱财的个性加以夸大,通过放高利贷、安排订婚筵席和丢失钱匣等一些合理、有逻辑的故事情节将其表现出来,特别是第四幕丢失钱匣后阿巴公的那一大段独白,更是深刻揭示了这个吝啬鬼的爱财本性和丑恶灵魂,简单而独特的个性就在这种夸张、极端手法的运用下更加鲜活而有生命力地长存于文学领域。

二、巧合性因素的体现

偶然性(巧合性)的因素使得作品具有浓厚的喜剧性和观赏性,而必然性的内涵则是作者所赋予作品的灵魂性实质。偶然性作为戏剧结构布局、安排情节的技巧手法,首先用来刻画、凸显人物性格特征,在某些程度上起到了影响人物性格发展的微妙作用。正如黑格尔所说的那样,有时人物性格本无喜剧性,但在特定的情况下,人物却可能产生喜剧性。造成这种喜剧性情势,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偶然性(如误会、巧合等)。莫里哀之所以这样构思,其用意正是衬托阿巴公的吝啬与自私。

在《悭吝人》中,人物关系到处充斥偶然性(或者说是巧合性),例如,莫里哀设置了阿巴公与克莱昂特的“父与子”关系,并巧妙地把金钱和爱情的矛盾扭结在这种关系上;阿巴公准备娶的姑娘碰巧是儿子的意中人,他逼迫女儿非嫁不可的那个老年“贤婿”恰恰正是女儿情人与儿子情人的父亲……上述这些都纯属是某种巧合的、偶然性的关系,正是这种关系使得阿巴公身上的喜剧性和独具特色的个性表露无遗,更重要的是这些偶然性的背后则是一些令读者和观众深思的必然性的内容。

1.父子关系

作为债主的阿巴公和作为借债人的克莱昂特父子之间的这一特殊的借贷关系,造就了绝妙的喜剧情境,更烘托出了阿巴公的性格特点。在第二幕第二场中,阿巴公和克莱昂特在西蒙老板无意中把借放债的真相披露后,阿巴公父子都大吃一惊,克莱昂特对阿巴公毫无掩藏的揭露使其吝啬守财的本质更深入人心:

阿尔巴贡 怎么,死鬼?不务正业,走短命路的,原来是你啊?

克莱昂特 怎么,爸爸?伤天害理,干欺心事的,原来是您啊?

阿尔巴贡 死活不管,胡乱借钱的,原来是你啊?

克莱昂特 放印子钱,非法致富的,原来是您啊?

……

阿尔巴贡 你倒说,你这样胡作非为,拿钱乱花,把父母流血流汗为你攒下的家业败光了,害不害臊?

克莱昂特 您做这种生意,辱没您的身份,一个钱又一个钱往里抠,没有知足的一天,丢尽了体面,坏尽了名声,就连自来名声最狼藉的放高利贷的,他们丧心病狂,想出种种花样,和您重利盘剥的手段一比,也不如您苛细;您倒是羞也不羞?

父子二人各置其理,由此我们明显可以看出儿子的理由更确切。正是由于阿巴公的吝啬本性促使他全然不顾儿女的幸福,逼得克莱昂特为了爱情作出了私奔的决定,并走上以盼望自己的父亲早早归天为理由而能借得高利贷的绝路。这种巧合手法的运用,使作品既谴责了金钱贪欲破坏天伦关系的罪恶,又使贪欲者受到了应有的惩罚。“伤天害理”、“丢尽了体面,坏尽了名声”、“重利盘剥”这些对于阿巴公的评价竟出自做儿子的克莱昂特之口,可见阿巴公已经吝啬到了极点,这种亲情关系的设置将其冷酷、残忍的本质暴露出来。

随着剧情的发展,复杂微妙的父子关系除了借贷关系之外,又添加了一层情敌关系。莫里哀通过这层关系将二者对待爱情的态度表露出来。阿巴公的自私与克莱昂特的慷慨,阿巴公的吝啬与克莱昂特的挥霍都形成对比。克莱昂特弄到钱都打扮在身上;阿巴公有了钱就拿来放债,要不就藏起来。克莱昂特对自己的意中人热情周到,倾其所有,阿巴公对心上人却一毛不拔。当客观情势迫使他不得不在金钱和美女之间选择其一的时候,这吝啬鬼毫不犹豫地选取了金钱,放弃了美人。可见,令人无法“自制”的爱情没能改变阿巴公爱财的本性,加之与儿子性格的对比,他的自私、吝啬、无情的本质更是令人结舌。

2.其他社会关系

除了围绕阿巴公的亲情关系外,作品中又巧合性地安排了另外一些个人物烘托主人公性格。其中一个是与阿巴公是主仆关系的雅克大师傅,他为人很老实、耿直,真心地忠实于他的主人,他出于关心阿巴公的名声,老实地转述了人们对阿巴公的议论,读者和观众则能够从这些议论中了解到阿巴公的一贯为人。另一个仆人拉弗赉史是忍受不了阿巴公的虐待,恨透了这个吝啬鬼,他对阿巴公的评语一针见血,指出阿巴公爱钱如命的本性。通过这层主仆关系,更深入一层地表现了阿巴公的吝啬性格。这样一对性格相异的仆人的设置分别从正面和侧面反映了主人公的贪婪、无情、冷酷的本质。除了对仆人巧妙的安排外,作者又安排了同样爱财如命的媒婆福劳辛娜的出场,这个人物的塑造对阿巴公的形象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在第二幕第五场中,这两个爱财老手进行了一场精彩的较量。媒婆的花言巧语逗得阿巴公心花怒放,但她一提到钱,阿巴公立即换了一副嘴脸。如此反复三次,费尽心机的媒婆仍然一无所获,惨败在阿巴公手下,可见阿巴公的吝啬可谓攻不可破。

抛开偶然性因素,单从他的生活圈子来看,我们看到了那个社会人们之间从金钱利益出发的互相为敌、互相欺骗、互相利用的关系。周围的环境刺激阿巴公,造成了他吝啬的性格,他的吝啬性格又反过来影响、危害着周围的人。这正是作品中偶然性因素内部所提示的令人深省的必然的真谛。

总之,极端的人物个性塑造和独具匠心的人物关系设置,构成了《悭吝人》的喜剧情境,通过对阿巴公个性的夸张塑造和同剧中人物的微妙复杂、偶然巧合的关系,多层次、由表及里地展示了阿巴公的吝啬性格和丑恶灵魂,更将金钱社会的本质淋漓尽致地暴露在观众面前,引起观众们的深思。

参考文献:

[1]麻文琦.“莫里哀式喜剧”辨析.戏剧文学,2007(7).

[2]胡健生.东西辉映各有千秋——《看钱奴》与《悭吝人》两剧中“吝啬鬼”形象比较.固原师专学报,2001,7.

[3]陈淳.“高度悲剧性”的喜剧——读莫里哀的《悭吝人》.

[4]张玉雁.金钱扭曲下的亲情关系——《悭吝人》与《看钱奴》中父子关系的异同原因探.焦作大学学报,2008(2).

[5]李健.论莫里哀名著《悭吝人》.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外国语言文学专辑),2000.

猜你喜欢
偶然性
马克思博士论文的潜在内涵
于历史外整饬生命的脉络
西方哲学史上的争辩体现了历史的必然性与偶然性
偶然中的必然——夏娃偷食禁果原因的哲学性分析
Unit 15—16易混词语辨析